天威宽带安装:柴达木盆地为什么生产这么多岩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6 08:34:17

格尔木被誉为柴达木盆地的一颗明珠,在概述格尔木情况之前,先要介绍一下柴达木盆地。“柴达木”是蒙古语译音,意为“盐泽”。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四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的青藏高原上,东西长85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约为450公里,面积约25.6万平方公里,周围有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山脉环绕。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米,边缘平均海拔3350米,昆仑山峰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柴达木盆地在地理上属于环形结构,四周高山环绕,从边缘到中心,依次为高山、荒漠戈壁、风蚀丘陵、平原草滩,平原最低部分因流水积潴,形成许多盐湖和沼泽,整个盆地自西北向东南微缓倾斜。盆地的主要地貌特征之一是洪积倾斜平原与湖积平原呈环带状分布,自盆地边缘向中心递变,但其环带地貌并不呈圆形,且不止一个中心。

柴达木盆地高寒缺氧,少雨多风,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年平均气温5.1—5.9℃,最高气温33℃,最低气温-40℃。年均降雨量为100—300毫米,西部地区一般只有十几毫米,年蒸发量为1000-3000毫米,山区无绝对无霜期,平原无霜期在70—215天之间。

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60多条,比较大的河有柴达木河、巴音郭勒河、察汉乌苏河、格尔木河、那棱郭勒河、诺木洪河等,这些河流哺育着盆地肥美的草原和农田,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气候。盆地四周高原上长年不化的冰川雪层是这些河流的重要水源。河流具有内陆性,一般比较短小,呈向心式分布,绝大部分河流注入盆地内的湖泊或渗入地下。盆地中大小湖泊90多个,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较大的湖有察尔汗湖、达布逊湖、尕斯库勒湖、苏干湖、托素湖等。这些湖大多是咸水湖,但从外表上看却各有特色。有的湖平整如镜,湖的四周是绿茸茸的草地,草地的外边又是各色砾石镶成的花边;有的湖静卧在草原的中间,湖边紧套着一圈银白色的盐质地带,就象戴上了一个美丽的项圈;有的湖清澈见底,湖底生长着白、蓝、红等各色结晶盐块,这些盐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构成一个瑰丽的水晶世界;有的湖上看不到水,湖面上是沙尘和盐凝结成的厚厚的盐盖,这种盐盖坚硬平实,和陆地一样,汽车火车可以在上面行驶,飞机也可以在上面起落。

盆地内山区和滩地有连绵的草场,草场面积约有1.4亿多亩,其中可利用草场约有1.3亿多亩。饲养的家畜种类有牦牛、绵羊、山羊、骆驼、马、驴、骡等。盆地内分布着绿洲农业区,这里绿树掩映,渠水潺潺,现有耕地面积约50多万亩。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白豌豆、蚕豆等,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籽。

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之称,辽阔的荒漠半荒漠地带,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尤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1万亿元以上,占全省已探明矿产资源价值的84%以上,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40多种,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湖盐、芒硝、硼砂、钾、镁、锂、石棉、铁、铜、铅、锌、石灰石等,其中湖盐、氯化钾、氯化镁、锂、溴、碘、石棉、自然硫、硅石和化工石灰岩10种矿藏储量居全国之首。

柴达木盆地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区。20世纪50年代初全海西没有一座像样的城镇,千里瀚海,人烟稀少。50年代中期,国家为了开发柴达木盆地,投入了大量资金、物资,派进并组建了建设队伍,为盆地建设开发拉开了序幕。经过40多年的发展,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处处厂矿机器轰鸣,石油钻塔凌空矗立,铁道公路网络交织。1999年,全州有二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三县(乌兰、都兰、天峻),三行委(茫崖、冷湖、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全州共有汉、蒙、藏、回、维吾尔、苗、壮、土、撒拉等30多个民族,31.23万人,1999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40.89亿元,是50年代初的1000多倍。工业门类有:石油开采及冶炼、石棉开采、煤炭、化工、采盐及盐加工、水泥、建材、有色金属采掘、汽车修理、粮油加工、电力、皮革制品等60多种。粮食产量为7.93万吨,比1950年增加43倍。牲畜头数为220万头(只),比1949年增加3.6倍。商业、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事业也有了迅速发展。

因为那里以前是海,海水蒸发完后剩下的就是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