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投能源(600674)股吧:中国有哪些文化产业方面的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4:06:22

近日,在深圳闭幕的第一次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有一则消息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0%,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从就业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已经超过批发和零售业;从经济总量而言,文化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与房地产业大体相当。

  聚焦:文化产业的“金饭碗”

  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出口最多的已经不是它的工业和农业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产品。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已更多地从制造业向信息产业、服务业、媒体和娱乐业等这些听上去不那么“硬”的行业转移,甚至是大规模进军。人的发展也逐渐回到对人本身的关注,在时间和金钱的支出上,也从衣食住行流向文化娱乐。过去,娱乐是短暂的“放松、加油和充电”,文化艺术则是衣食无忧的知识精英们的精神活动,而现在,它成了人回归自身的一种途径,是人在文化层次上的一种精神生活。文化产业在新经济的环境下得到蓬勃发展,有人称之为“文化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自发萌动、上世纪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纪的培育发展三个阶段。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据介绍,目前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比较完整的行业门类。截至2003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文化部门主管的文化娱乐业、音像分销业、演出经纪与代理业、艺术品经营等门类的产业单位共有34.9万个,从业人员166.97万人,创增加值近307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参与,为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全国文化产业各个行业门类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从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看,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就业人数占2/3,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专家:发展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艺术系主任叶朗教授指出,文化产业将是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这些在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比较优势,别人无法重复和模仿,是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有利条件。

  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钱光培认为,中国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的一个新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它跟世界文化产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整个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就国内来看,我们的文化产业的行业当中,比较引人瞩目的传媒业,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包括网上媒体。另外,从地域来看,发展极不平衡,比较集中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最有效的整合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资源包括过去所谈的文化资源,如文化遗产、文化人才、文化设施。另外,除了文化资源这一块,还有资本要素、经营要素,应当说中国目前的现状,就是在文化资源这一块,是极为丰富的。但是,要把文化资源转为文化产业资源还需要资本的要素、技术的要素、管理的要素。就目前来看最有效的整合,是把这几个要素很好地调动起来,把潜在文化资源开发出来。 文化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而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面临五大挑战。

  一是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广大群众日益增强的消费需求和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消费特点。二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不能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三是文化产业的管理手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四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许多跨国文化企业陆续进入我国的文化市场,而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能完全应对这种激烈竞争。五是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带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传播领域创新的重大革命,我国的文化产业还缺乏适应性和主动性。

  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难题,文化部门要从促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入手,培育和重塑国有文化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文化产业领域的开放水平,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中华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努力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另外,还要推进高新技术成果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提示:别让文化被过多的“铜臭”俘虏

  《文汇报》一篇文章指出,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中,文化与经济发展的不一致、不平衡曾得到明确的阐述。高增长的经济速度未必能促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腾飞。如果让文化的建设完全受控于市场规律,使追求商业利润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导目标,让经济因素支配了文化从创造到传播、从政策的制定到生态和区域的规划全过程,就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在目前已初露端倪,主要表现为:

  ——把实利作为文化生产的唯一追求。现在的文化市场现状是,大众文化过度膨胀,而高雅文化、民间文化日趋萎缩,文化的多样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公益文化无法繁荣。消遣娱乐性文化活动压倒、代替了修养提高性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把文化的兴趣活动都以投资行为来认同,文化教育仅仅以有用的为依据,这样,对实用性的、工具性的如计算机等级考、外语等级考相当重视,而对文化积累性的修养、知识缺乏兴趣,成为爱好文化的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

  ——把速度作为唯一的价值观认同。最大限度地追求功利必然要挤缩时间成本,“时间就是生命”的口号一变而为“时间就是金钱”。高速度直接导致都市人心态的普遍浮躁,精神过于紧张,文化生活变得表面化,文化建设变得肤浅化,失去了文化发展的持续后进和深度挖掘的可能,也失去了文化享受的闲暇情趣。立竿见影式的目标追求,把文化的熏染陶冶过程中的种种乐趣一概摒弃了。恰如王安忆在《忙碌的休闲》一文里说的,现在连休闲的日子也变得很忙碌、很繁重,失去了生活本该有的那一份安宁与愉悦。在所有的文化生活方式都在市场经济中一起躁动时,东方式的安宁与静穆的生活大概已经很难寻觅。

  在龙应台的一篇题为《百年大计,请从文化始》中,提到了衡量文化的另一套标准,以为“文化和这些工程逻辑正好是相反的:它不比速度;它比安静,比深沉,比细致,比温柔绵密,比——慢。也许五十年是一个测量标准。”此种说法恰当与否且不去评说,却至少给人一点启发。 (人民网 王丹 )

端午节都被韩国申请做他家的世界文化遗产了,中国目前的文化产业还有什么作为?一部还珠格格风迷东南亚,但都被上面的这个国家禁播。
文化部长干什么吃的?!
中国内地这些年比较偏重经济发展,太忽略文化产业和文化侵略的重要性。
所以中国目前在文化产业方面没有什么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