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工业区招聘信息:简答题: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历史背景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5:22:48
这是高党学习后考试中的简论题,哪位大侠知道的话请告诉我,还有一周多就要考试了.谢谢!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
(一)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1.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开展的具体背景如下:①人口过剩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②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手段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社会动员作用。③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④封建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2.中国近代化面临着两大任务和出路:①任务: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两者要同时并举,1949年前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1949年后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为主。②出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只有将反帝、反封建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近代化的成功。
3.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动力群体:地主官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
(二)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①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②政治领域: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治;③思想领域: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④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⑤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十一五”规划为中国的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把脉定调,谋划了宏伟的蓝图,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清醒认识“十一五”规划面临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总体环境

毛泽东同志指出: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以及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的特殊背景

四个第一个:

1、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既是“十五”良好开局的延续,又必须为今后的10年打下坚实基础,它将扮演着承上启下,既延续又奠基的角色。

2、是我们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规划是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最新执政理念的载体和成果,“拥有全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命题、新的发展视野”,这是“十一五”规划不同于以往五年计划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是我国全面加入WTO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从今年起,我国驶入入世的“后过渡期”,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出现一次“井喷”,政府、党委、企业以及相关部门都将直面一场动直格的“大考试”。

我国重点行业开放进度:

2005年中国关税总水平将降至10.1%;所有非关税措施都将取消;银行、证券、保险等所享受的过渡期将逐步结束。

农业:2005年农产品关税水平降至15.35%,目前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为62%,中国已与发达国家相近。

汽车:2005年汽车关税降到30%,零部件关税降到13%。

银行:2005年已向外资银行开放昆明、北京、厦门等城市的人民币业务。2006年取消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投资形式等的限制。

保险:2005年后,中国将取消对保险业务的地域限制,允许外国保险公司提供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服务,允许设立独资的保险经纪公司。

电信:2007年,中国将取消基础电信的地域限制,合资企业中外资股份将允许达到49%。

4、是新一届中央领导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十六大揭开了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新的一页,以胡锦湖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任。“十一五”规划是在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主持下完成的发展规划,它体现了新的执政理念、执政风格、执政战略。

(二)“十一五”规划面临的总体环境

“十一五”规划面临的总体环境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也是总体上有利于发展,但不利于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具体可概括为“一个双重影响”,“四个时期”。

所谓“一个双重影响”,是指“十五”计划执行结果对“十一五”规划的双重影响;

所谓“四个时期”,是指“十一五”规划正面临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期、经济结构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

1、面临“十五”计划执行结果的双重影响。

中国“十五”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为“十一五”规划提供了起飞的平台。

一是经济增长平稳较快,宏观调控能力日益增强。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1万亿美元,2004年为1.65万亿美元,人均突破1000美元,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12.5亿美元和人均9400元的目标。中国经济总量相对于美国经济总量已从2000年的55%上升为2004年的62%;中国综合力相对于美国的差距,也从1990年的3.9倍缩小到2003年的2.2倍。

二是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走出低谷。在对外开放中我们从容应对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变化,学会了更多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斗而不破”的对外开放的策略和艺术,展示了和平崛起的大国风采。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三是人民生活稳步改善,社会保障可圈可点。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政通人和、安居乐业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

“十五”计划的执行也留下了遗憾和难题

一是产业结构失衡趋重。2004年我国二、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3%和31.8%,而“十五”的调控目标是51%和36%。

二是高增长低就业突出。

三是能源供需矛盾尖锐。

四是环境污染严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黑色”发展模式。

在胡鞍钢所作的“十五”评估报告中,将“十五”计划中可以量化的26个指标逐一作了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已提前实现的指标有4个:①国内生产总值;②初中阶段毛入学率;③森林覆盖率;④城镇人均住宅面积。

不能按期完成的指标有6个:①产业结构优化;②就来结构优化;③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控制;④高中阶段毛入学率;⑤主要污染物排入量;⑥有线电视入户率。

预期能够完成的指标有16个。

也就是说,能够按时完成的指标超过3/4,不能按时完成的不到1/4。

2、面临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战略机遇期。

理由之一,因为我国经济已处于工业化中期。

理由之二,因为中国已进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

理由之三,因为我国已确立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理由之四,因为中国全方位融入经济全球化。

3、面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期。

“十一五”规划要实现市场经济从有到优的跨跃。我们将面临着巨大的体制性障碍,面临着一系列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和机制创新的繁重任务,也面临着党驾驶社会主义经济能力的重大考验。这种能力考验实际上是一种结合的能力考验,它可能有三种结合:

优化的结合——即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力求达到的结果;

夹生的结合——即不伦不类的结合,弄得计划不像计划、市场不像市场,漏洞百出、矛盾重重;

失败的结合——即把计划经济体制的缺点与市场经济的缺点结合起来,非但不能解决老问题,反而冒出新问题。

4、面临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期。

在今后的五年中,我国的经济进入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转型时期。至少集中在三个转变: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进入集约型经济时代。

二是城乡关系从“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向以工促农、以城乡转变,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

三是发展模式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进入生态经济发展时代。

5、面临着社会矛盾凸显期。

矛盾集中表现为:一是社会阶层的分化加速;二是弱势群体比重增大;三是群体性事件频繁爆发。

“十一五”面临着五大挑战:①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挑战;②盲目投资的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性根源日益明显的挑战;③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挑战;④区域不平衡发展的挑战;(这是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⑤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强的挑战。

要过“三道关”即:①改革关;②发展关;③社会关。

二、全面把握“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并将它具体化为“六个必须”的原则,必须坚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方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6句话,即:统领——目标——核心——动力——目的,也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平衡快速增长为目标;以自主创新为支撑;以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以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的和谐社会为目的。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是“十一五”的规划的灵魂,是主心骨,是贯穿规划始终的一根红线、一根主线、一根生命线。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论最新的成果。

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贡献,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贡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的贡献。科学发展观是执政理论的新飞跃,是深化规律认识的新升华,是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新总结。它追求的是发展的规律性和目的性有机的完美的结合。

2、科学发展观已由宏大的命题进入全面实践的新阶段。

(二)以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为目标

五中全会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十一五”时期,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同时,提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未降低20%左右”,速度至少要保持在8%左右。2010年GDP要超过21.5万亿人民币,折合美金2.6万多亿,人均约达到1900美元左右,与目前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相当;到2020年GDP超过43万亿人民币,折合美金5万多亿,人均3500美元,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

所谓平稳快速增长,也就是一种平衡、均衡的增长。包括解决城乡的不均衡、区域的不均衡、产业的不均衡等。

城乡的不均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涉及25个省份1000户农民的调查显示,83%的农民在生病时不选择住院治疗,超过40%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因病致贫”。我国有79.1%农业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地区的不均衡:在31个省份中,人均GDP最高与最低之差高达12倍。东部的省市有的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富裕程度几乎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当,而西部尚有千万人口未能脱贫。

收入分配不均衡:按照欧希玛指数即五等分法。中国1/5最富裕的人的收入占全国居民收入达到50.03%,而1/5最穷的人的收入只占全国居民收入的4.27%。基尼系数2004年已上升为4.6%。

产业不均衡:200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6.4:50.2:31.38,计划调整为13:51:36,到2004年实际为15.2:53:31.8。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大大超过规划值。

所谓平稳快速增长,也就是一种安全的增长。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元,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

(三)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

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

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

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1、要强化转变危机感和紧迫感。目前,我国的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排序都非常靠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在55位以后,45种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在80位以后,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和9.7%。“人多地少”,“人多油少”。可我们每万元GDP的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7倍,我们每生产一吨水泥就比发达国家高邮60%的耗电量。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把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归结为6句话: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能源基金会副主席杨富绅博士认为,我国资源对于“粗放型”经济发展的能力的承受力,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

2、要探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深化体制改革,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制。

(四)以自主创新为支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这“四个支撑”的概括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十五”期间,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几乎所有药物专利均为发达国家拥有;DVD行业,大批企业交不起国际专利费纷纷倒闭;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车仅占10%。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情况恰恰相反。

今后五年,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建设创新型的国家,要有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一是体现了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政策导向,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重大瓶颈难题的战略性考虑。二是体现了国家实现自主发展的政治意愿,是破解产业技术水平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的战略安排。三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选择,要从跟踪模仿为主转向自我创新上来。

(五)以深化体制改革和开放为动力

全会公报认为,“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发展”。但从现实来看,一是有些改革进展不快,处于滞后状态。二是有些改革仍留在表层次,缺乏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具体部署: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在所有的改革中,重心是政府自身的体制改革;在所有的政府职能改革中,重心是把“经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强化四方面的服务:民生性服务,事业性服务,基础性服务,主体性服务。

(六)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

全会公报认为,“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2、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

3、完善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社会水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4、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6、要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7、要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8、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督。

9、要加强社会安全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历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三、深刻理解五中全会的理论创新与突破

(一)第一次将“计划”改为“规划”

1、“规划”取代“计划”,表明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2、“规划”取代“计划”,表明政府已淡化过多细量化指标,更加注重的是宏观把握和调控。

3、“规划”取代“计划”,表明政府决心较变职能,克服“越位”和“缺位”现象。

(二)第一次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六个必须”

“较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六个必须”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三)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主要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农业丰,基础稳;农民富,天下强;农村稳,天下安。

(四)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个重要支撑”

“三个能力”即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六)第一次提出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七)第一次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具体阶段的新认识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

1、从快速增长进入均衡增长的阶段;

2、从部分人先富进入共享成果阶段;

3、从注重经济增长进入经济社会同时进步阶段;

4、从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

5、从农业化、工业化进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阶段;

(八)第一次明确提出“不利因素可能增长”的判断

(九)第一次大幅度提升社会发展在五年规划中的地位

(十)第一次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五年规划编制的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