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天下父母心01:谁知道重骑摩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07:51:16

中国骑兵发展简史

骑兵——骑在马上的兵。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啧啧,这个问题现在回答起来一般都比较笼统,因为实在是太久远了。反正最早骑在马上去打仗的肯定不是汉人。按常理分析,能想到利用马作为工具人们,首先其生活地域一定也适宜大量马的生存——山地草原、水草条件较好的戈壁或荒漠等。其次必须经常和它打交道,以至最终能慢慢驯化它们。鉴于以上两点,中西亚的游牧民族的可能性最大。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远远重要于农耕文化的中原。相应的马文化领先于中原也是正常的。早在周穆王时代(前976—922)就有西王母给穆王送马的记载。可见在当时马已经被认为是重要资源了。
往后翻几页,在300多年后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破屠何而骑寇始服”的文字记载,通过这几个字,我们了解到当时屠何等寇已经是骑寇了。就是说当时北方游牧部落对齐等诸侯国的骚扰已经是骑着马来的了。 “屠何”何许人?就是东胡。也可以算蒙古人的祖先之一罢?鲜卑还是蒙古?这好象是一笔糊涂帐。后来隋唐时期很显赫的“独孤氏”,就是“屠各氏”的后裔。现在,返过头看看,农耕的中原文化这个时候骑兵的发展如何?我们从几乎同时期的秦穆公以“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辅重耳入之于晋,立为晋君”的记载来看,中原这个时候也有骑着马的兵了。考虑到“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作用类似于今天的仪仗队或护卫队。称之为骑兵不为过。——此时是否用于实战尚不得之,用于实战的例证还要再过近300年。不过按当时所崇尚的礼制来看,交战还是以双方约定时间找块场地,列阵车战为主,一般一天半天就结束了。所以估计即便有骑兵,作用也不大。况且由于交战要使用大量战车,自然所选育的马匹也主要是挽具型的,以力量见长。不适宜用于骑战。不过由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骑兵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之初,是北方领先于南方。这和游牧部落有很大关系。人家北狄也好,屠何也好,来了就打,赢了便抢——打不过就跑。【可笑中原这帮迂人还振振有辞,连呼蛮夷!】而以秦、晋、齐为代表的北方诸侯国在频繁应付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中,慢慢体会到了骑兵的机动是战车的笨重所无法企及的。于是着手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不过迟至战国早期,从出土的骑马俑是裸骑这点上看,当时马具还没有出现。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一时期骑兵的作用不大——连坐稳都成问题,何谈骑射?而游牧族有所不同,马背上长大的,“儿能骑羊,引弓射鼠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较之农耕为业的汉人自然要娴熟许多。
再往后翻几页,进入战国时期,这里出现了一位对中原骑兵发展贡献甚大的人物——没错,就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前325—229)。赵国在赵武灵王时的疆域大至上包括今陕西的东北部,山西北部和太行山的东南山麓。向东有齐强邻逼境,西则有秦虎视眈眈,北有东胡、林胡、楼烦屡屡骚扰,趁火打劫。可谓四面受敌。“是亡社稷,奈何?”赵武灵王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着手进行军事改革,一方面训练水兵以解“无舟楫之用”之窘境以御秦,另一方面就是在北部边疆地区广募善骑射之民组建骑兵部队以解“无骑射之备”用以抗胡。鉴于同三胡之间多年交战的体会。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7年颁布胡服令,改汉族传统宽袍大袖的衣服为胡人式的紧身服装,以方便于进行骑射。号令国人学习胡人骑兵的训练方法和装备。【再一次证实胡人在骑兵发展史上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引进了胡马来改良中原农业区因长期耕作而退化的马匹品种。【我发现凡是和西域交往较密切的朝代其骑兵均较为彪悍。取得的胜迹也较多,和马匹改良不无关系】 同时改良了骑兵的武器,学习胡人配备弓矢和短剑(非刀)。远距离冲杀时引弓射敌,近距离格斗则采用短剑。但限于马具的制约,格斗战可能还很少。类似“大战若干回合”那样的话还要等很多年后才可以说。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的骑兵逐渐强大,同时使掌握骑射技术的军队由原来的游牧民族逐步扩大到中原各国。骑兵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地位逐步得以提高,成为当时中原军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成功运用骑兵配合步兵、车兵作战的成功战例。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骑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40万军民皆降于秦。秦将白起认为“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复,非尽杀之,恐为乱”而一举坑杀40余万降兵。公元前244年,赵将李牧用1.3万骑兵配合步车兵20余万,采用诱敌深入,两翼包抄战法,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一举定边十余载。可惜一代名将后来非战死沙场,而毙命于自家人手。
骑兵这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只独立兵种,主要武器装备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马匹身上有了专用的防护马甲(皮甲),装备了简单的鞍鞯。并且从遴选骑手到考核战马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和标准,比如战马要求身高不低于1.33米等。但从秦兵马俑坑的发掘中我们得知,骑兵和战车相比暂时还屈于从属地位。因为其一,作为一个新兴兵种,骑兵此时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其二、战车本身,包括阵法也是在变革求新,与时俱进中。不过在其后的发展历程中骑兵将笨重的战车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进入两汉时代,是中原骑兵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里,又是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起到了关键诱因。匈奴是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汉初已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打败了东胡,臣服了丁零,赶走了大月氏之后势力日渐强盛。而在南面,则经常以骑兵袭扰汉朝边境,“虽乌合兽聚,猝发而不能制”,严重威胁着汉朝统治政权。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0年亲率32万大军攻打匈奴,结果反被匈奴40万军队围困在白登山达7日之久。后刘邦为腾出精力对付内部割据势力,对匈奴采取了“和亲”策略。以后的几代皇帝,在对付匈奴也都没有什么好办法,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权尚不巩固,国力亟待恢复。直至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后,此时汉朝刘氏统治地位已经得到进一步巩固,国力也有所恢复。同时和西域的交往也愈加密切,大量诸如大苑汉血等骏马良睼被交换到内地。战马的品种得以改良,看看出土的两汉雕塑,就知道这时马的神骏已非先秦之肥壮所可比。最主要的是,汉朝已经确立了一整套“官马”制度,鼓励养马的政策加上马政机构的普及使的长距离大规模的运动作战在后勤上得以保证。因此对匈奴等游牧民族作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元朔六年 (前123),霍去病随大将军卫青参加漠南之战,以票姚校尉率800轻骑远离大军数百里寻歼匈奴,斩获2000余人。元狩四年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五万骑从襄郡和代郡出击,深入匈奴腹地,辗转两千余里,大破敌军计10万余。充分展示了汉骑兵高度机动的战斗能力。然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各骑兵部队之间基本是独立作战的。从公元前133至前119年,汉军通过数十年对匈奴的作战,骑兵得到迅速壮大,从而成为军队作战的关键力量。
此时的汉军骑兵,分轻骑和重骑。轻骑无甲,弓射,以机动见长;重骑被甲,持刀剑戟戈近战。【西楚霸王的兵刃便是戟,马是乌骓】不过随着西汉炼铁技术的提高,更适于劈砍的环首刀逐渐替代了短剑等穿刺兵刃而作为骑兵武器得以普及,刀和马的结合使其作为一种武器的地位不断提高。除少量仍为青铜制造外,绝大多数均为铁制。相应地,甲具也在进化,这时的骑士所穿护身甲已由皮甲演化到铁制铠甲片,防护范围在原来仅保护胸、背的基础上增加了保护肩臂的“披膊”和保护腰胯的“垂缘”。甲片也变小变密了。马的护甲还是以革为主,后汉书卷二十九载“(鲍)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这里的“当匈”就是指去毛加工成的兽皮制成的护甲。马的鞍具,原先是前后不起桥的低桥鞍,至东汉时期演化成高桥鞍。解放了骑士的双手,更便于士兵在马背上动作。另外,随着骑术的高超,诸如回头望月等高难射箭动作也见诸于画像之上。但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马镫。【很重要的东东哦!有人专门写过文章呢】
历史翻到三国、两晋时代。由于这一时期的战乱频繁,特别是其后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大批的涌入中原。动辄四五十万的大规模骑兵战,使骑兵的运用达到了又一个高峰。例如公元383年8月,符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攻晋,经淝水一战而大败,唯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乱世出豪杰,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后世称颂的名将。诸如关羽张飞吕布还有后来的韦睿杨大眼等。
马镫在这个时期闪亮登场了!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马镫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302)墓葬中陶骑俑上马鞍左侧的三角形马镫。仅单侧有一只,因此有专家推断是为上马所用。最早的实用马镫据考证为前燕时期(337—370)。“…马镫作为一种辅助骑士上下马和驾驭马的工具,在鞍鞯和驰驱所提供的前后两方的支撑之外,又加上了侧面的支撑,有效地把马和骑者溶合成为的一个单独的战斗单位。从而使马上白刃战成为可能…”。
频繁的战乱和武器的进步也促使了马上重甲的发展。同时经过两汉的发展,冶炼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因此战马除四蹄外,全身开始披挂铁制的铠甲护具【护具一般铁制为铠,皮制曰甲】。曹操在《军策令》中说“袁本初铠万领,吾大铠二十领;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可为一证。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历史上所谓“甲骑具装”的重甲骑兵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骑兵一般身着“两当铠”,与战马披的“具装铠”配合使用,防护力很好。对步兵有极大的冲击力。北魏以后,“明光铠”日益盛行,成为铠甲中最重要的类型【嘿嘿,就是有护心镜的那个】。此时骑兵的武器除了传统的弓箭外,长兵器大量使用穿透力更好的长矛即“槊”,也叫“矟”,《释兵》云“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燕眼飞哥用的就是丈八蛇矛。汉尺丈八,约合现在四米多,恐怕无法使用。就现在发现的古物研究,估计应在二点五到三米左右】。而原先流行的戟逐渐退化成仪仗用具。短兵器中刀成为骑兵的常用武器,与前代的环首刀相比,这一时期的刀,取消了环首增加了横挡。刀体加宽用以承受巨大的冲击应力,更适于实战劈甲断骨。
尔后的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原骑兵由颠峰往下坡走的过渡时期。唐初由于征战未息,加之开国两位皇帝均靠武功起家,因此对于骑兵还是十分重视的。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在虎牢(今荥阳西北)率精兵步骑3500人迎击窦建德。就充分运用了骑兵的快速突袭特点,攻敌于措不及防。歼敌3000俘万余,并乘胜降洛阳王世充。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战例。贞观四年(630),李靖破颉利可汗于阴山,东突厥灭亡。使唐的实际控制区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贞观十四年灭高昌,政区扩大到今新疆东部。太宗李世民本人就有胡人血统,识马爱马,其“昭陵六骏”的美名流传至今。武后则天虽为女流,却也是驯马好手。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唐代的骑兵在装备战术上没有更新的发展,反而由于过份依靠诸如高仙芝、安禄山、哥舒翰等藩镇胡将,在骑兵作战上只讲究长途奔袭、一战定乾坤的游牧战法。使得重甲骑兵逐渐没落。况历经盛世的熏陶之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仅停留在诗人的幻想中罢了。天宝十四年(755)东都之战时封常清所率皆为不事训练的新兵。刚列好阵势就被安军铁骑冲垮,大败西逃。而后再败于洛阳城东葵园,收兵再战于上东门,败!退而率残部与安战于都亭驿,再败。退守宣阳门,又败。最后只好破墙西走。疲弱的大唐,最后竟要依靠外族力量复国。宝应元年(762)收复洛阳之战,区区四千余众回鹘骑兵“直出其后,贼众大败…斩首十余万,伏尸三十里”。不过请人的代价也很惨重——“及收东京,回纥遂入府库收财帛,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广平王又赍之以锦罽宝贝”。 僖宗中和二年(882)为平黄巢复长安,求助于后唐太祖李克用(西域沙陀后裔)。结果李克用率三万鞑靼骑兵在各地勤王军面前大大风光了一回:先是大败黄巢大将尚让的15万军队,接着在零口再挫黄巢援军,逼迫黄巢退出长安。
这一时期的骑兵装备,马具装通常由4件配置而成。据《武经总要》所述护,护马脖子的叫“鸡颈”,挂在前胸的是“挡胸”,系在马身前半及中部的叫“身甲”,鞍后马臀上的叫“搭后”,此外还有护于马脸的“面帘”。而骑士则穿“锁子甲”,一种将铁锻制成小片用铁链子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状护甲。长兵器中枪开始普及,善枪者甚众。一般骑兵所用曰“漆枪”,较短些。骑兵用弓叫“角弓”。弓射装备中还有一种暗发弩“硝弩”很有意思。装置在马蹬上,用脚控制,射敌人马。这一时期各式各样杂门兵器亦屡见不鲜,诸如使铜锤的,使节鞭或铁锏的。【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此类兵器主要靠重力打击敌人,使用者须是力大过人。另外,我估计马蹄铁也是这一时期发明的,你想,该武装的地方都武装了,就剩它了。同时,较重的负荷也确实需要有这么个东西来保护战马。为什么将马蹄铁排在马镫后面?呵呵,因为我们总是首先想到让自己舒服后才会回过头去关心坐骑。
宋辽时期,则是中原骑兵的没落阶段,以北方少数民族骑兵大力发展为代表的阶段。宋从未在真正意义上统一过中国,究其原因,一方面和宋制定的国策有关。赵匡胤开国之初,为避免前代将帅拥兵自重、割据分裂重演,着手进行军制改革。将兵权集中于皇帝,同时施行抑制将权,以文治武等改革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但其后继者却奉此为基本国策,遵从不变,最后导致战力积弱,国运日衰。另一方面和失却西北牧马基地亦有很大关系。宋朝的战马主要从西北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购买,其次内监牧饲养。及至南宋时,又因丧失陕西,造成军马缺编尤甚。《宋史·兵志》云“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相比起来,北方的各游牧政权就好过多了。辽、金皆拥有强大的骑兵和充足的后备马匹,且高度机动,长于野战。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赵光义率军攻辽。辽军发挥骑兵优势,依托坚固城防,消耗疲惫宋军,并适时以骑兵增援,挫败了宋军攻势。雍熙三年(986)宋又举兵三路攻辽。结果主力在岐沟关被辽骑兵击败,致全线被辽军各个击破,“岐沟之蹶,终宋不振”。北宋屡次克辽无功,原因就在于宋太宗未能建立一支拥有众多骑兵的强大军队。只想凭侥幸取胜,以步兵对抗骑兵,其结果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当然,历史上以步兵胜骑兵的战例也不是没有。南宋绍兴十年(1140),金兀术率四路大军伐宋。至郾城于岳飞相遇。金兵以重甲骑兵“铁浮图”正面进攻。两翼配备所谓“拐子马”的轻骑兵1.5万余做机动突击。结果被岳家军勇士用麻扎刀和大斧近战斩足而败。关于“铁浮图”,有说是因为正面冲锋形如墙壁而得名“皆重销,贯以韦索…堵墙而进不能当”,然清乾隆御批曰“北人使马,唯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当,遂从而妄加之名目耳”不管对错如何,乾隆爷的话是说到骑战的要害上了,不枉其先祖一番栽培。类似的装甲骑兵还有西夏的“铁鹞子”。西夏军队主要为骑兵,尤以重甲铁骑“铁鹞子”最具战斗力。《宋史·兵志》载“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但“铁浮图”也好“铁鹞子” 也好,具是昙花一现尔。
在骑兵武器装备上除了上述二铁外,短兵器沿袭旧制,一色传统单刀,刀形笨重,铁刃也宽。长兵器中枪则得到广泛使用。形制也演变成很多种,捣马突枪、双钩枪、单钩枪等等,还有就是金兵的狼牙棒。“…它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可见宋军民对此物之惧。
进入蒙元时代的游牧民族骑兵似乎一发而不可挡。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指挥下,代表着古代骑兵战术运用的颠峰。蒙古铁骑所踏之处,一切都在瑟瑟发抖。
在成吉思汗看来“人类最大的幸福在胜利之中,征服你的敌人,追逐他们,夺取他们的财产,使他们的爱人流泪,骑他们的马,拥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因此这个天才的征服者必然不会满足于蜗居在蒙古高原的。他拥有天生的优良骑兵,日常生活就是军事训练。护甲腐烂在身上也不解下来,能在极少休息、吃饭的情况下骑马连续行军几天几夜。他们的马常年在空旷的牧区牧放,适应严冬的酷寒和没有干草作补充饲科的生活。这使得它们体格不很高大,但结实粗壮,8小时可走120里左右路程。而且生命力顽强。速度上的缺陷则通过战时备有大批新马,按需要连续不断地换骑来弥补。他们的战术机动灵活,善于大规模战略包围和诈败诱敌。而且通过对西夏,金等国家的侵略,得到了那些知道如何围攻城市的外国人的帮助。他们的装备威力强大。蒙古骑士头戴钢盔、身着轻便兽皮盔甲、腰悬马刀、手拿单钩枪、狼牙棒或巨斧,蒙古强弓采用木料和骨头混合制成,其穿甲箭能在600呎内杀死敌人,而且骑手射术高超,能在策马飞奔时准确射中目标。他们野蛮残忍,遇到敌人不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低,一概不予饶恕。他们……他们最终征服了中亚、西亚直至欧洲。
然而如同他们征服世界的速度一般,蒙元帝国的衰落也迅速到来。即便从铁木真称成吉思汗算起,至1368年徐达克大都为止也不过162年。歪嘴和尚朱元璋依靠徐达常遇春等义军能向北将蒙古铁骑打回漠北,向南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最终坐上龙椅,说明其手下军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例如明朝前叶宣宗朱瞻基就善骑射,一次亲统明军与蒙古骑兵部队遭遇,朱瞻基亲自率兵迎敌,并一马当先,连发数箭,射杀敌先锋数人,敌即溃散,一战而胜。到后来燕王朱棣南下打败惠帝,以及历次亲征打退鞑靼、瓦剌两部蒙古骑兵。则证实当时明朝北方骑兵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尽管有不少蒙古兵)。可惜由于统治阶级安于守成不思拓取【长城数他们修的最勤了】指挥思想围绕“依城而战”,其次明朝军事制度本身就有弊病,例如权兵分离、兵农合一的世兵制、文官统军等,加之长期的吏治腐败。待到英宗“土木之变”时,太监王振指挥的50万京营竟全军覆没,可见军队训练荒废,战斗力下降到何等地步!《明史·兵志》载“武宗即位,十二营锐卒仅六万五百余人,稍弱者二万五千而已”。倭寇的猖獗从另一侧面衬托了明军的无能。此外,明朝的马政也是积弊难返“按明世马政,法久弊丛。其始盛终衰之故,大率由草场兴废……侵淫至神宗时,弊坏极矣。……盖明自宣德以后,祖制渐废,军旅特甚,而马政其一云”。因此即便后期有袁崇焕、祖大寿的关宁铁骑,明军后最后还是被一只用原始武器武装起来的少数民族骑兵,打的落花流水,从山海关一路打倒南海之滨。当然,造成这样结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内陆农民起义军的牵制、明军自己内部的派系争斗等等。
这个时期虽然火器已经发明并得到一定运用,但由于太过笨重,不宜野战,因此火炮恐怕尚未进入骑兵序列。值得一体的是太刀的流行。结合了厚脊刀的强韧和弧曲刀的流畅灵活。日本的太刀令明军胆寒,其实早在北宋就有人歌颂倭刀了——“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戚继光则在《纪效新书》中云“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于是在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的积极推行下,日式长刀、腰刀成为明军的主要装备之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
清代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八旗兵开始确实很犀利,但多半是对手太面所致。况且后来一直坐在祖先功劳簿上,成了“纨绔”的代名词。清朝在对待火器发展的问题上和明朝一样,没有给予充分重视。而西方列强们早已屏弃了弓弩开始普及火枪了。其结果是那些骑马跨刀的清骑兵,最终都成了列强火炮下的靶子。
火药的使用使历史迈入热兵器时代,技术的进步注定了骑兵被淘汰的命运,尽管在后来的战争中它还残喘了一阵,但毕竟无法与装甲机械化部队相比。这个曾在冷兵器时代创造了无数神话的兵种。现在,伴着战马的嘶鸣,它慢慢隐身于历史的帷幕后面,留下的只是记忆中曾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