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款长城腾翼c30:马克思的“劳动”和“实践”的关系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08:52:37
最好有资料佐证。
我要的是马克思的并且仅仅是马克思的观点。

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社会成员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旺与发展的程度。将学生之所学用于生产实践中,“这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也“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怎样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这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劳动教育不能丢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劳动教育不能丢的观点。

首先,学生参加劳动“是必须”的,它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小平同志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把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要途径,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其次,“劳动是政治思想课”,是学校两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和协作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通过使学生接触自然,认识和了解自然,磨炼意志,陶冶和塑造完善的人格,激发和增强爱国热情,进而“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学校要把劳动定在课程中”,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的两课教育,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进而提高教育成效。

第三,“不能把劳动搞成社会职业”。学生参加的劳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注意和社会职业区分开来,“不要以赚钱为目的”,否则学生“就容易计较个人利益”,使得劳动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二、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时期,也是其品格形成的重要内化时期,对其进行劳动习惯和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从青少年起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有好处”。

首先,“要从小学开始,培养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切实摒弃只重视书本知识传授,而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模式。其次“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以实践促进教学,以教学改善实践,两者紧密结合,使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能。“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及社会服务活动”。高等学校采取从中学“直接招生的办法,并不是不要劳动”,“到了大学以后,重点是结合学习搞对口劳动”,“到农村劳动也可以搞一点,但不能太多”,要适度,不能冲击或削弱正常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要统筹兼顾。

三、劳动教育应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劳动教育作为学校对学生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进行,以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同层次学校或不同年级的学生应当有不同的劳动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和评价手段,“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配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学校一方面要依据教育制度安排学生参加各类劳动和生产实践,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创造情景教育的条件,为学生切实提供日常锻炼的机会,如积极拓宽渠道开展勤工助学,便是新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一般来讲,“普通中学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搞一些小农场、小作坊,学生轮流参加生产,或者到农村参加义务劳动”。高等学校则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基本建设的有关活动,或深入工厂、企业参与实际操作,或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而获得实践经验,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一套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总体评价机制之中。通过严格管理与有效激励相结合,努力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增强劳动技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能经受实践检验的后备人才队伍。

四、全社会都应认同、关心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不仅事关各级各类学校,同时还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同和支持。首先,深刻理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人才在新时期的重要作用。!"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将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与争夺上。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阵地,我们“要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青少年一代既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这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强弱,都直接关系到我国参与!"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力,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同志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应予以理解和支持;各级党政领导要责无旁贷地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采用各种方式来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积极为劳动教育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劳动教育一定要大力宣传和支持,全面组织,严格实施,科学考核,确保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顺利开展,形成风气。

参考文献:《邓小平文选》一、二、三卷。《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选编》,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作者单位重庆师专成教职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