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沃尔沃 金港:诗歌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1:20:59

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
——参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的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

诗歌自身特点
1、形象性
诗歌固然也重理趣之妙,但它—般不以严密的判断、推理服人,而是注重以形象感人。雪花大,可以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诗);胡马快,可以说“竹批双耳峻,风人四蹄轻”(杜甫诗);说凄凉,就是“孤灯照寒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诗);话理想,就是“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词)。这样,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或突出事物特点,使读者获得具体可感的艺术享受。
2、典型性
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并不是生活现实的实录,有的虽然是实录,却也经过了作者的选择、加工、提炼,这样的形象就能代表更深、更广的生活内容,就成为典型形象,成为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动作、典型话语、典型场面等。典型的东西是概括出来的,因而是有代表性的,所谓“半瓣花”可说人情,“一滴水”可映光辉,“一鳞半爪”可知全貌。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中的“闻”和“逢”两个动词连接了几十年的人事与沧桑。两位老人的再次相遇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沦落正说明了盛世的兴衰。这样的作品就很有典型性。
3、情感性
“情动于中而发于外”,这显然是指诗歌创作。作者喷涌的情思当然不能用理性化的观点进行分析。杜牧有一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人认为千里莺啼,千里绿映红,无—人得见,“千”当作“十”。后有人反驳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他解释说,“题云《江南舂》,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这反驳自然在理,诗人情之所至,脱口而出,是不能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的。前文所说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如此。如果忽视了诗歌的情感性的特点,非要去迫问“燕山雪花怎么会大如席”这样的问题,恐怕会贻笑大方的。
在诗歌中,情感的抒发在不少时候是间接的。有时使用间接抒情议论的方法,有时用典,有时跳脱(跳脱,指文意的跳跃与省略)。理解了其间接表现的手法,明白了诗中所用的典故,体味出其中被省略的显得非常含蓄的部分,理解其思想内容才有可能。

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内在特点是抒发感情。不管是绘景、咏物,还是写人、叙事,
无不是为了抒情。抒情是诗歌的生命、灵魂,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弄清诗人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歌咏的是什么样的物,叙述的是什么样的事,刻画的是什么样的人,进而看看借此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
诗歌的外在特点是讲求韵律。特别是古典诗歌讲求合辙押韵、对仗,为此有时要倒置语序,“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倒装,只有把它变成顺装,才能准确理解。阅读时还要读出声来,诗歌的
韵律美只有读出声来才能更好到体会出来,即使在考试答题时,最好也要在心里读出声来。
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结晶,是诗人通过想象及拟人、状物、象征、夸张、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将意与象融合所创造出来的单一的或片断的、可感可触的具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作家为了传达某种朦胧模糊、隐曲微妙、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思意绪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符号。因此,阅读、鉴赏诗歌时就应该从意象的角度入手,充分了解意象的种种内涵和审美意味,这是真正读懂一篇作品的关键。
首先要仔细品味意象本身蕴涵的丰富独特的情感信息。如“白日”当然是太阳,但又不仅仅是“太阳”,作为意象,“白日”有一种灿烂辉煌、光芒万丈的气象。其次要充分了解意象所凝聚的文化内涵。特定的意象上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如“长亭”“折柳”“故人”“孤帆”等常见意象,
往往和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现成符号。看到这些意象,就应该马上想到相应的思想感情。第三,要从意象的组合中感悟言外之意。
“从星星的弹孔中/流出血红的黎明”,“星星”“弹孔”“血”“黎明”这几个词经过诗人的组合,已不同于通常的物象了,它们的叠加产生全新的艺术效果。阅读时,要善于从意象组合的整体中理解其“增殖意”。例如辛笛的《风景》: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1948年夏

在沪杭道上

诗人看到的车窗外“比邻而居的茅屋和田野间的坟”,这一景象是十分写实的,在四十年代的农村随处可见,但此处突出地将茅屋和坟这两个意象同时组合在一个画面中,并用连词“和”来联接,诗的蕴意也就从写实上升为哲理的思考:生与死的距离近得出奇,中国人竟是如此浑浑噩噩地了结一生。

诗歌的语言形象、生动。除此外,还有精练、跳跃的特点,这与其他文体更是不同。“语不接而意接”,读者可通过联想、想象能理解的内容往往都略去了,阅读时自然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补出来。例如李白的《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孩提时代,只写了两个小孩一起玩耍的情景(给人印象极深,乃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成了成语),其他则一概略去。接着一下子跳到了“为君妇”的阶段,以细腻的笔触写初婚时的情景,和夫妇间婚后发展起来的爱恋。接着又一下子跳到了丈夫远行经商后对他的思念之情。这是重点写的。诗人巧妙地将一些生活片断连缀成完整的艺术整体。由此可见诗歌“语不接而意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