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专业:谁有关于海运仓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06:38:52
我想要关于海运仓的资料,最好有图片。给我网址就行
我想要关于海运仓小区的资料

海运仓属老北京内城部分。过去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社会,北方贫瘠,南方富庶,北方长期靠南方的粮食接济。至元代时,东直门一带还是运粮河道。那时南粮北运,是从海运至天津直沽海口,再经白河、通惠河至大都。以迄明代,到明英宗时,在此兴建粮仓,《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五月,以在京居贤、崇教二坊草厂筑仓收粮”。因是接储海运而来的漕粮,故命名为海运仓。

  漕运的漕,本身就是以舟运谷的意思。南粮北运,长期主要靠河运,先是黄河,后是运河。而运河又有多少次的变迁治理,直到清康熙年间开“中河”,才使运河的畅通真正大功告成。因此明清两代南粮北运,主要经由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曾是中国历代南北最主要的货运途径。

  漕运关乎国运,在明清两代表现得最明显,所以专设有漕运总督官职和衙门,驻节江苏淮安。明代制定漕河禁例17条,至清初又增加5条,使漕运管理日趋完善。漕船都属官船,实行军事化组织,分驻运河各地,一地称为一帮,形成历史上极有名的漕帮,也成为游侠组织“青帮”之帮的出典。明代漕船定额11770只,行运官军12万人,除运粮而外还运贡品,如苏杭的丝织品、南方的稀有木材,以及金属、药材、盐等。到京后,漕粮入海运仓,其他物品入西什库。到清代漕船主要运粮,至嘉庆年间漕船还有6000多只。实际上漕船来回都夹带货物,从南方运到北京的黄酒,被京中官宦富商人家称为南酒,是极受欢迎的东西。漕船南归并不放空,又把北方的皮货、药材等捎回南方。所以漕帮虽是乡野民间的组织,却具有不小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政治势力,相传乾隆皇帝都曾入帮呢。只是由于各地富庶、贫瘠的不同,漕帮境遇也迥然有异,故有“旺帮”、“疲帮”的区别。

  明英宗时兴建了海运仓,清代又在其北兴建了北新仓,两仓连为一体,规模更大,实际成了一仓,南门仍称海运仓,北门却称北新仓。所以要在京城建设如此大量的粮仓,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有精辟的论述:“皇皇帝都,倘不有此数百万之存储,万分之一,道途有梗,南米不以时至,北方杂粮决不敷用,是安坐而待困也。是以仓储之法,自三代至今,未之有改。”可见这是维系京城政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所在。

  据史料记载,仓以廒为储藏单位,每五间一廒,前后出檐,廒顶开气楼一座,可使粮食中的水汽由此蒸发。为防止鸟雀由此飞入仓中,还用竹蓖编成隔孔,固定于气窗之上。廒底砌砖,上铺木板,板下留出一尺空隙,作为出气筒,以保粮食干燥。廒的墙体用大城砖垒砌,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1米,收分很大,可使仓内保持恒温,粮食不易霉烂。海运仓和北新仓内除廒座外,主要建筑还有官厅、大堂、太仓殿、仓神庙、土地祠、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更房、警钟楼、巡警驻扎所等。由此可见,当时储粮方法相当科学,而海运仓自成体系,确为京城中一个极紧要的地方。

  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入大清河,阻断了运河的航运畅通,漕运被迫又试行海运,效果非常不错,不仅运输成本降低,而且米粮耗损减少。所以南方几省专设海运局,操办漕粮海运。接着轮船、火车继兴,河运漕粮再无意义。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以后,南方各省交运漕米改为折抵银两,漕运遂成为历史。入于民国,这片规模很大的海运仓无米可储,终于改作它用,逐步变成居民区了。(

你可以亲自来海运仓呀.百闻不如一见嘛!
海运仓小区西南面紧邻东内小街及平安大街,小区内有一个极有特色的花园,喧嚣中透着宁静、和谐.在这个花园中不仅能知道海运仓的由来及历史,还能见到为保留海运仓的旧貌特地建盖的水车、石船、走廊......
海运仓小区可乘以下交通工具:
24/713/42在海运仓下车往南50米即到.
115/113/118/823小街下车往东100米即到
地铁东四十条下车从西北角出站往西500米也到
要是开车更方便-东四十条桥往西平安大街上第一个红绿灯往北就是.(在平安大街上北侧即可见到此小区---青灰色的八层板楼)

海运仓属老北京内城部分。过去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社会,北方贫瘠,南方富庶,北方长期靠南方的粮食接济。至元代时,东直门一带还是运粮河道。那时南粮北运,是从海运至天津直沽海口,再经白河、通惠河至大都。以迄明代,到明英宗时,在此兴建粮仓,《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五月,以在京居贤、崇教二坊草厂筑仓收粮”。因是接储海运而来的漕粮,故命名为海运仓。

漕运的漕,本身就是以舟运谷的意思。南粮北运,长期主要靠河运,先是黄河,后是运河。而运河又有多少次的变迁治理,直到清康熙年间开“中河”,才使运河的畅通真正大功告成。因此明清两代南粮北运,主要经由京杭大运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曾是中国历代南北最主要的货运途径。

漕运关乎国运,在明清两代表现得最明显,所以专设有漕运总督官职和衙门,驻节江苏淮安。明代制定漕河禁例17条,至清初又增加5条,使漕运管理日趋完善。漕船都属官船,实行军事化组织,分驻运河各地,一地称为一帮,形成历史上极有名的漕帮,也成为游侠组织“青帮”之帮的出典。明代漕船定额11770只,行运官军12万人,除运粮而外还运贡品,如苏杭的丝织品、南方的稀有木材,以及金属、药材、盐等。到京后,漕粮入海运仓,其他物品入西什库。到清代漕船主要运粮,至嘉庆年间漕船还有6000多只。实际上漕船来回都夹带货物,从南方运到北京的黄酒,被京中官宦富商人家称为南酒,是极受欢迎的东西。漕船南归并不放空,又把北方的皮货、药材等捎回南方。所以漕帮虽是乡野民间的组织,却具有不小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政治势力,相传乾隆皇帝都曾入帮呢。只是由于各地富庶、贫瘠的不同,漕帮境遇也迥然有异,故有“旺帮”、“疲帮”的区别。

明英宗时兴建了海运仓,清代又在其北兴建了北新仓,两仓连为一体,规模更大,实际成了一仓,南门仍称海运仓,北门却称北新仓。所以要在京城建设如此大量的粮仓,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有精辟的论述:“皇皇帝都,倘不有此数百万之存储,万分之一,道途有梗,南米不以时至,北方杂粮决不敷用,是安坐而待困也。是以仓储之法,自三代至今,未之有改。”可见这是维系京城政治、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所在。

据史料记载,仓以廒为储藏单位,每五间一廒,前后出檐,廒顶开气楼一座,可使粮食中的水汽由此蒸发。为防止鸟雀由此飞入仓中,还用竹蓖编成隔孔,固定于气窗之上。廒底砌砖,上铺木板,板下留出一尺空隙,作为出气筒,以保粮食干燥。廒的墙体用大城砖垒砌,底部厚约1.5米,顶部约1米,收分很大,可使仓内保持恒温,粮食不易霉烂。海运仓和北新仓内除廒座外,主要建筑还有官厅、大堂、太仓殿、仓神庙、土地祠、监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更房、警钟楼、巡警驻扎所等。由此可见,当时储粮方法相当科学,而海运仓自成体系,确为京城中一个极紧要的地方。

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徙,入大清河,阻断了运河的航运畅通,漕运被迫又试行海运,效果非常不错,不仅运输成本降低,而且米粮耗损减少。所以南方几省专设海运局,操办漕粮海运。接着轮船、火车继兴,河运漕粮再无意义。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以后,南方各省交运漕米改为折抵银两,漕运遂成为历史。入于民国,这片规模很大的海运仓无米可储,终于改作它用,逐步变成居民区了。(

哈哈,我就住在那里,你想了解什么?
海运仓原来叫做南门仓,是存放粮食的仓库。
解放之后变成居民区,但是有点贫民窟的感觉,住房大多低矮简陋,2001年进行危旧房改造。

对,还是去网站看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