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和个人资产: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3:40:32

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是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据80年代初国家民委编写的出版物,珞巴族数量已超过30万,根据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实际控制区内仅有2300余人。

扩展资料: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狩猎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至今还在沿袭 。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传统。

珞渝地区很早以来就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从远古时代起,珞巴族先民就生活在这一带,与藏族先民和门巴族先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远古文明。早期珞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没有关于本民族历史的文献记载,在藏、汉文献中,也鲜有关于珞巴族族源和历史的记载。

珞巴族和藏族的先民彼此之间的交往见诸文献记载者,始自吐蕃王朝时期。明末清初,格鲁派在逐渐掌握西藏地方政权之后,也进一步加强了对珞渝地区的管理。

19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政府曾一度把珞渝地区划归波密土王管辖。19世纪末,由于英国侵略者肆意破坏珞巴人对阿萨姆边缘地区的收税旧制并武力入侵珞渝地区,导致了珞巴族人民的大规模武装反抗斗争。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的严重关注。清朝边务大臣赵尔丰派程凤翔领兵开入察隅,加强边防,阻止英国人的进一步入侵。

1959年新中国在珞巴族聚居区,先后成立了民族自治乡和民族自治村,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目前,珞巴族的民族服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珞巴族

根据官方现在使用的人口数据,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该族 口普查数据人口绝对数:2965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0.0002%。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

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

扩展资料:

珞渝地区很早以来就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从远古时代起,珞巴族先民就生活在这一带,与藏族先民和门巴族先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喜马拉雅山区的远古文明。

珞巴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没有关于本民族历史的文献记载,在藏、汉文献中,也鲜有关于珞巴族族源和历史的记载。

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一批考古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获得了一批珍贵的考古发现,但它们尚不足以勾画出珞巴族先民活动的连续的历史轨迹。

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珞巴族大概是青藏高原东南部一带的古老群体中的一支或数支繁衍而来”,“在历史上珞巴族曾有一个从北向南迁徙的历史过程。 ”

根据民族神话传说、藏族古代有关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现分析,可以初步认为珞巴族是珞渝地区古老的土著群体与西藏高原东部数支古老的群体融合繁衍而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珞巴族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有2312人。

据80年代初国家民委编写的出版物,珞巴族数量已超过30万,根据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总人口约60万。其中处于中国实际控制区内仅有2300余人,其余处在印占区无法详细统计,故也有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说法 。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珞巴语。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其语支的归属,尚待进一进调查研究后确定。

珞巴语是由许多方言组成的。诸如:嘎尔话、邦波话、愽日话、凌波话、巴达姆话、崩尼话、市瑞话、民荣话等。

文字

珞巴族没有本民族创制的文定。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民间的记文、记事、停留在刻木(或刻竹刻)、结绳阶段、民主改革后,一部分入学的青少年,开始学习和使用藏、汉语言文字。现在藏文、汉文是流行在珞巴族地区最普遍的文字。

扩展资料:

2010年第六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普查:

1、壮族16926381

2、回族10586087

3、满族10387958

4、维吾尔族10069346

5、苗族9426007

6、彝族8714393

7、土家族8353912

8、藏族6282187

9、蒙古族5981840

10、侗族2879974

11、布依族2870034

12、瑶族2796003

13、白族1933510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的洛渝地区,少数聚居于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一带。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

扩展资料:

珞巴族的住宅一般建在河流两岸的半山坡上,方向面向山坡,以避免潮湿的天气和山洪。建筑以两层干栏式房屋为主。珞巴族各部落的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布瑞部落一般居住在竹木结构的简易房屋。

珞渝地区和墨脱南部的珞巴族的住宅以家长制或氏族家庭风格的长屋为主。达木地区部落居住在小栋房。珞巴族传统房屋中心有火塘,族人围绕火塘居住,不同的位置对居住人有严格的划分。

珞巴族主食以谷物为主,喜辣食,好饮酒。米类以干食为主,制作方式以蒸和焖等方式。面食制作方式为烙与烤,以饼食为主,便于携带和保存。肉类用熏烤和炖煮制作,蔬菜常清煮或生食。

珞巴族善于酿酒,酒类以稻米、玉米、鸡爪谷、木糌粑、棕心粉、蜜蜡和水果酿成。珞巴族一般不喝茶,款待客人时以酒代茶。在菜肴方面,珞巴族喜食牛肉、猪肉、野牛肉、香獐肉、鱼肉、鼠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珞巴族

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塔塔尔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数仅为3556人。

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  ,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

塔塔尔族族称为自称“tatar” 一词的音译,在汉文史籍中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体位于中国境外,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在国内共有3556人,是中国境内人口最少的民族。

在中国,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人数较多,比较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昌吉等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是中国唯一的以塔塔尔族为主体的民族乡 。

资料扩展: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伊犁、塔城、阿勒泰、迪化、奇台等地区的城镇和农牧区已有塔塔尔族居民。

据新疆省警察厅调查,1921年迪化(今乌鲁木齐)贸易圈内共有俄籍正户101户,附户500余户,其中正户指俄罗斯族 ,附户则指塔塔尔、乌孜别克等民族。

1944年,新疆警备司令部调查,新疆塔塔尔族总人口为5610人,占新疆省总人口的0.14%;1947年,新疆省警务处调查,新疆塔塔尔族总人口为 5519 人,占新疆省总人口的 0.13%。

1949年,塔塔尔族总人口为5900人,到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到6900人,5年中净增1000人,增长了17%;平均每年增长200人,年均增长率为3.39%。

1954-1977年新疆塔塔尔族总人口出现了快速下降,1954年新疆塔塔尔族人口为6300人,到1977年新疆塔塔尔族人口下降为2900人,主要原因为迁回苏联、受到极“左”路线的冲击、改称维吾尔族或哈萨克族。

1998年,塔塔尔族人口增加到4700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4890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又减少到了3556人 。

塔塔尔族和其他突厥语民族一样,在接受伊斯兰教之前,曾经历过一个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的时期。塔塔尔先民曾把苍狼作为民族的图腾,相信其具有非凡的超自然力。在流传至今的《古丽奇要克》等塔塔尔民间传说和民俗中,仍可窥见到一些遗迹。至今,塔塔尔民间还保留着佩戴狼牙饰物,珍藏狼的后脚踝骨等习惯,相信它们具有避邪的非凡超自然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塔塔尔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