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骏730尺寸长高宽:24节气确定的具体朝代或时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10:06:23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一、二十四节气的制订
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并不相同。
人们在地上竖立一根竹竿,根据全年观测的结果发现,夏季时其阴影似乎较短,冬季时则较长,显然随著季节的变化,竹竿受阳光照射造成的阴影,其长短会跟著变化。
因此取中午时竿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至就是到顶的意思〉,又称日北至或日长至,取竿影最长的那天为冬至,又称日南至或日短至。

大约殷商时人们已知道立竿测影来定季节,另外在春秋两季里发现,各有一天昼夜时间相等,便定这两天为春分和秋分。
据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已经提到在二分二至时做观测,有了二分二至以后,虽有利於农业生产的安排,但一年中气候变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间相隔时间很长,必然无法满足农民生产上的实际需要,因此陆续又制订了一些节气,
按推测一定是先增加四季的开始,即是合称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与二分二至称为 「分至启闭」,亦称为八节。
随著农业的发展,指导农事所需的节气数目越来越多,到了秦代在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已经载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等节气名称。
到了两汉时期,由於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书中的天文训篇里,二十四节气已齐备且和现在的名称完全相同,由此可断定在两汉时二十四节气就已完备了。

二、节气的意义与命名
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著运行,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因此以地球上某一个地区而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各个不同位置,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因直射或斜射而多寡不同,阳光直射时,该地区接受到的光和热就较多,气候就会热,阳光斜射时,该地区接受到的光和热就较少,气候就会冷。
二十四节气简单的说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点,好比公转轨道上的里程标志,到了甚麼节气,就会有甚麼气候,以反映一年中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寒暑变化。
由於秦汉时代的领域大都在中原附近,亦即大抵位於黄河流域,因此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除了四立与分至合称的八节,表示季节变换及划分四季外,都是反映该地区的气候寒暑变化及耕耘播种之农时等来命名,相当具有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了便於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顺序,人们将每个节气名称取一或二个字按次序组成歌诀。

又因为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变动不大,故亦有人将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编有「上半年逢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前后不过一、二天。」的口诀,例如民国八十八年立春在二月四日,夏至在六月二十二日,立秋在八月八日,冬至在十二月二十二日,记得上述歌诀和口诀,就能知道各节气的名称和在阳历的大概日期。

二十四节气按它们的含义可分成四类。
表示寒暑变迁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徵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雨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标示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因著地球运行快慢不均,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行较快、远日点附近运行较慢等因素,造成日期常有前后一、二天的差异。

三、二十四节气的推算
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间长度等分,其分点称为节气,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俗名统称二十四节气。
此种将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节气称为平节气,但由於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并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归年时间所得平节气的日期,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真正的位置。
因此从清初的时宪历〈西元一六四五年〉起,节气时刻的推算由平节气改为定节气。所谓定节气是由春分开始,将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节气,以此方法推算出来的节气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

四、二十四节气个别代表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皆是反映季节的更替、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及农作物生长情形等,因此均具有其个别的意义,条述如下:

立春: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谷雨: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
立夏: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
小满: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
芒种: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
夏至: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
小暑: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於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於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
大暑: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
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
处暑: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於暑夏,可视为夏的回光返照。
白露: 天气已经转凉,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於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我们就称它为白露。
秋分: 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 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感觉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将枯萎。
霜降: 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於其上。
立冬: 冬季开始,冬是终了,作物已收割贮藏,农事完成。
小雪: 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成结晶状的固体由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 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
冬至: 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
小寒: 天气相当寒冷,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
大寒: 天气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代订定时,是反映黄河流域之气候变化及气候与农作物的关系,但历经各朝各代的经营,现今我国幅员广阔,南北相距约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气候差异甚大,而且各地农作物种类、生态及进行农事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个节气字面的含意并不是各地皆适用。
不过由於每个地方整年气候变化几乎是固定的,各地农民依长期经验的累积,知道到了甚麼节气,该地就会出现何种气候,因此沿用节气名称,但不拘限於节气字面上的意义,归纳出不同节气到来时气候将产生的变化,以调整生活起居,且适时进行农事,故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常为一般农民所应用。
回答者:雄视天下 - 秀才 二级 11-16 14:11

--------------------------------------------------------------------------------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所创制和实行的《太初历》中所附记的《二十四节气》,《太初历》中完整地规定了《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为十五天左右,实际上是一种《二十四节气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中真正有实用价值,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指导,并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一、二十四节气的制订
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并不相同。
人们在地上竖立一根竹竿,根据全年观测的结果发现,夏季时其阴影似乎较短,冬季时则较长,显然随著季节的变化,竹竿受阳光照射造成的阴影,其长短会跟著变化。
因此取中午时竿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至就是到顶的意思〉,又称日北至或日长至,取竿影最长的那天为冬至,又称日南至或日短至。

大约殷商时人们已知道立竿测影来定季节,另外在春秋两季里发现,各有一天昼夜时间相等,便定这两天为春分和秋分。
据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已经提到在二分二至时做观测,有了二分二至以后,虽有利於农业生产的安排,但一年中气候变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间相隔时间很长,必然无法满足农民生产上的实际需要,因此陆续又制订了一些节气,
按推测一定是先增加四季的开始,即是合称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与二分二至称为 「分至启闭」,亦称为八节。
随著农业的发展,指导农事所需的节气数目越来越多,到了秦代在吕不韦的吕氏春秋中已经载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等节气名称。
到了两汉时期,由於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书中的天文训篇里,二十四节气已齐备且和现在的名称完全相同,由此可断定在两汉时二十四节气就已完备了。

二、节气的意义与命名
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是倾斜著运行,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面有二十三‧五度的交角。
因此以地球上某一个地区而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各个不同位置,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因直射或斜射而多寡不同,阳光直射时,该地区接受到的光和热就较多,气候就会热,阳光斜射时,该地区接受到的光和热就较少,气候就会冷。
二十四节气简单的说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二十四个点,好比公转轨道上的里程标志,到了甚麼节气,就会有甚麼气候,以反映一年中各个不同时期的气候寒暑变化。
由於秦汉时代的领域大都在中原附近,亦即大抵位於黄河流域,因此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除了四立与分至合称的八节,表示季节变换及划分四季外,都是反映该地区的气候寒暑变化及耕耘播种之农时等来命名,相当具有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特点。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了便於记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顺序,人们将每个节气名称取一或二个字按次序组成歌诀。

又因为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变动不大,故亦有人将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编有「上半年逢六、二十一,下半年逢八、二十三,前后不过一、二天。」的口诀,例如民国八十八年立春在二月四日,夏至在六月二十二日,立秋在八月八日,冬至在十二月二十二日,记得上述歌诀和口诀,就能知道各节气的名称和在阳历的大概日期。

二十四节气按它们的含义可分成四类。
表示寒暑变迁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徵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雨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标示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因著地球运行快慢不均,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行较快、远日点附近运行较慢等因素,造成日期常有前后一、二天的差异。

三、二十四节气的推算
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间长度等分,其分点称为节气,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俗名统称二十四节气。
此种将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节气称为平节气,但由於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并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归年时间所得平节气的日期,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真正的位置。
因此从清初的时宪历〈西元一六四五年〉起,节气时刻的推算由平节气改为定节气。所谓定节气是由春分开始,将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节气,以此方法推算出来的节气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

四、二十四节气个别代表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皆是反映季节的更替、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及农作物生长情形等,因此均具有其个别的意义,条述如下:

立春: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谷雨: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
立夏: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
小满: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
芒种: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
夏至: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
小暑: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於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於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
大暑: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
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
处暑: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於暑夏,可视为夏的回光返照。
白露: 天气已经转凉,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於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我们就称它为白露。
秋分: 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 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感觉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将枯萎。
霜降: 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於其上。
立冬: 冬季开始,冬是终了,作物已收割贮藏,农事完成。
小雪: 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成结晶状的固体由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 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
冬至: 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
小寒: 天气相当寒冷,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
大寒: 天气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代订定时,是反映黄河流域之气候变化及气候与农作物的关系,但历经各朝各代的经营,现今我国幅员广阔,南北相距约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气候差异甚大,而且各地农作物种类、生态及进行农事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个节气字面的含意并不是各地皆适用。
不过由於每个地方整年气候变化几乎是固定的,各地农民依长期经验的累积,知道到了甚麼节气,该地就会出现何种气候,因此沿用节气名称,但不拘限於节气字面上的意义,归纳出不同节气到来时气候将产生的变化,以调整生活起居,且适时进行农事,故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常为一般农民所应用。

二十四节气(The 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所创制和实行的《太初历》中所附记的《二十四节气》,《太初历》中完整地规定了《二十四节气》,每一节气为十五天左右,实际上是一种《二十四节气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中真正有实用价值,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指导,并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