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国购广场最新消息:"十三行"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2 18:16:50

十三行是清朝在广州允许与外国商人贸易洋行的集合。在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经济上广州垄断外洋贸易的优势丧失,政治上外国人可以直接通过总理衙门或由领事直接找巡抚交涉,无须再通过行商“代禀”,逐渐衰落,终于一把大火,烧掉了十三行,行商们也不再辉煌。部分人如潘家、伍家散落香港与外国发展,大部分行商家族都衰落了。影响这方面研究的是梁嘉彬先生的《广东十三行考》,收集这方面资料比较全的是广东十三行档案馆,(http://www.lwa.com.cn/lwad/shisanhang/)继承梁先生研究传统的是中山大学(大陆广州)的章文钦教授(他有一些独家的十三行资料及原始档案),从文化上研究十三行贡献颇多的是已故中大中文系冼玉清教授(可翻阅《冼玉清全集》)。

你还可以在网上搜索,许多资料在广东省立图书馆古籍部(广州文明路那里)可以查到。

在香港和澳门还有不定期的研究会。

  十三行

  •     法帖名

  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   中国商业历史名词

  十三行是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

  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 3.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13 家。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广州16 家洋行于1720 年12 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国商人反对。次年被两广总督废止。1760 年(乾隆二十五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粤海关请求成立公行,该行具有亦官亦商的职能。1770 年公行裁撤,众商皆分行各办。

  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后确立下来。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自1820 年(嘉庆二十五年)伶丁洋面鸦片及各项商货走私贸易兴起之后,多数行家营业亏损,资金欠缺,负债很多,常有倒歇。《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口通商,废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从此,十三行遂日趋没落。

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时对外开放的唯一通商口岸,现在在广州还存有遗址啊

十三行和十四行一样,是外国诗歌的写作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