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lol键盘鼠标推荐:谁知道鸦片战争时的叶名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9 01:58:24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任两广总督。时有民谣称叶“不战不和不守,不降不死不走。二十四史翻完,千载奇人未有。”最后还是被英人所俘,不食英粟,客死在印度。

我知道啊

叶名琛是另一位办理夷务的钦差大员。他是鸦片战争后期(1852~1858年)主持清政府对西方外交的五口通商大臣。其任内因执行鸵鸟式的外交政策,在1858年1月广州城破后被英国掳至印度的加尔各答。英国之所以把叶总督关押在遥远的印度,是把叶名琛当作了东方的拿破仑。在1814年首次俘获了拿破仑之后,英军曾把拿破仑关押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但在1815年3月,拿破仑没费多大功夫就逃离了该岛。当伟大的拿破仑重登法国国土,一路便应者如云,不到几天几十万大军就集结于欧陆昔日的主人拿破仑皇帝的麾下。在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之战中,胜利之神没有惠顾这位伟大的将军。在拿破仑兵败再次被俘后,英军吸取上次教训,把拿破仑关押在了遥远的大西洋中的一个荒芜人迹的小岛——圣赫勒那岛。这次拿破仑丧失了毗邻欧陆的优势,其支持者不仅难以到达,而且拿破仑显然也不可能自己泅渡大西洋回到欧洲东山再起。英国人最终消除了这一心腹之患。正是这一对待元帅级俘虏的案例,使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英军没有把叶名琛囚禁在中国,甚或离中国大陆较近的新加坡或者东南亚的某处殖民地。英军认为,叶名琛在广东经营十多年,旧部无数,影响深远,如果把叶囚禁于大陆附近,不仅广东地方有可能派出营救小队,而且东南亚的华侨和华人也可作为内应从旁协助。1858年1月,额尔金在写给葛罗的信中,谈到了这种顾虑:“不少人……对我谈及一个不能掉以轻心的问题……他们都说,叶留在广州会使人心不稳,给重新回复秩序和信心带来困难。”“显然,把他送到海峡殖民地去是不行的,因为这些地区大多数居民都是中国人。”14其实,英国人在此已经犯了萨义德所称的“东方主义”的毛病,以欧洲人的“小人之心”度清政府的“君子之腹”。实际上,咸丰帝在得知叶名琛被俘之后,不仅没有任何营救或者通过实行交换战俘来搭救叶名琛的行为,反而因为害怕英法联军把叶名琛作为要挟清朝政府的人质而随后罢免了叶的一切职务,并让广东当局通知英方说叶名琛现在已为一介草民和罪人,其生死无关乎清政府的任何利益。“叶名琛办事乖谬,罪无可辞,惟该夷拉赴夷船,意图挟制,必将肆其要求。该将军署督等可声言:叶名琛业经革职,无足轻重。使该夷无可要挟,自知留之无益。”15同时命令清军不要因顾及叶名琛而延误收复失地的行动:“著即传谕各绅民,纠集团练数万人,讨其背约攻城之罪,将该夷逐出省城。倘该夷敢于抗拒,我兵勇即可痛加剿洗,勿因叶名琛在彼,致存投鼠忌器之心。该督已辱国殃民,生不如死,无足顾惜。”16叶名琛变成了无人拣拾的一堆垃圾。专制王朝帝王的薄情寡义、流氓无赖和视人臣为刍狗的做法可见一斑。最后,叶名琛搭上了开往加尔各答的军舰,上船前命仆人从家中自带干粮。途中虽因海晕呕吐不止,但他仍然正襟危坐,坚持不哼一声。从上船一直到抵达印度后,叶名琛一直自命为“海上苏武”,以明不忘祖国之志。叶名琛在印度一年多的日子里,常常通过翻译从印度报纸中获取有关中英战争的信息。每当有不利于清朝的战况时,击节叹息;若有中国获胜的信息,则喜形于色。在食完从家中携带的食物之后,于1859年因不吃异乡粟米绝食而亡。英方在叶名琛的木棺外裹以铁皮之后,将之运回广东。

叶名琛生前叱咤风云,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变乱纷起的环境中,多少总督、巡抚因不能应付时局而落马,但偏偏叶名琛深得咸丰帝宠信,稳坐广东巡抚、两广总督位置八九年。这当然与叶名琛深谙做官之道以及在镇压广东地区各种叛乱、起义时干脆利落和心黑手辣有关。在广东红兵变乱的高峰期,叶名琛亲自勾决犯人,一天中有时竟然屠杀义军俘虏近千人,而平常则“每天有八百名被捕的叛乱者在刑场被斩首”。“如果一天只有三百到四百人被处决,就认为是很少了”17。刚从美国归国的容闳就目睹了广州城尸气冲天的那些场景:“天啊!这是一种什么景象!血流遍地,街道两旁,无首的尸身堆积如山,等待掩埋,但却并没有任何准备清除的迹象。……土地已完全被血水渗透,散发出污秽恶臭的气味,以致周围两千码左右,都被笼罩在这种传播瘟疫的浊气之下”。1855年的六、七、八三个月中就有七万五千人被杀18。正是这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们的鲜血铸稳了叶名琛的宝座。叶名琛据此不断地向咸丰帝邀功请赏,而咸丰帝也毫不吝惜地给叶总督加官进爵。咸丰元年,赏加太子少保衔;咸丰二年,叶名琛更是连升三级:先加恩赏给总督衔,再署理两广总督,最后正式升任两广总督;咸丰五年,先是被加封为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后又被封为体仁阁大学士。叶名琛是这一时期中惟一长期担任督抚而又不断被加封的地方大吏。“叶相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勋绩,膺封拜,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19叶名琛深深明白其中的奥妙和诀窍,正是暴乱者的鲜血使其官运亨通。没有不断的“平暴”业绩,其官位的基础就是悬空的。专注于平暴事业,就等于事业发达。叶名琛几乎将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他的国内事务上。这是叶名琛最理智的选择。至于钦差大臣专办夷务一职,费力而无功。在两广总督和钦差大臣之间,叶名琛显然更偏重于总督一职。即使在1856年10月以来广州城不断被英法联军攻击的情况下,叶名琛向咸丰帝奏报的仍然是一份份“剿匪”战报。在叶名琛看来,这一连串剿灭土匪的数字,都是化解其仕途危机的法宝。没有了这些“数字”,叶名琛就是一个将被撤职查办的总督。专事剿匪,不仅是叶名琛的功名利禄之所在,而且也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利益。“默念与洋人角力,必不敌,既恐挫衄以损威,或以首坏和局膺严谴,不如听彼所为,善藏吾短。又私揣洋人重通商,恋粤繁富,而未尝不惮粤民之悍,彼欲与粤民相安,或不敢纵其力之所至以自绝也,其始终意计殆如此。”20按照以往的经验,英法攻城仅仅是虚张声势而已,就像大多数中西冲突的危机事件,只要假以时日,危机会自然烟消云散。在英法联军的几次攻城中,叶名琛都坚信:“……必无事,日暮自走尔!”同时他还使用“空城计”,尽量在英法联军面前示以镇定,使其不知底细,企图以之吓跑英法联军:“高谈尊攘,矫托镇静,自处于不刚不柔,不竞不绣之间。”21但英法联军既不是一触即溃的小股土匪,也不是司马懿,叶名琛最后只落得城破身俘、客死他乡。

当时的咸丰皇帝和其他官员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耻辱而将战争失败的责任一咕脑地都推给了叶名琛,并把叶名琛讥为“不战、不和、不守、不走、不降、不死”的“六不”总督,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全在叶名琛的主观失误。但这种说法真的那么有说服力吗?22真正找到了战争失败的原因了吗?

在各种指责叶名琛的罪状中,叶名琛对外寇不作抵抗是最关键的一条。但叶名琛在剿匪和驭夷两者之间,早把重心放在了剿匪一边。人民起义是要革清政府的命,而夷人最多只是寻求通商而已。叶名琛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选择,而且是客观形势使然。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叶名琛把广东的兵力几乎大都用于征剿广东境内的匪乱和防堵太平天国南下进入广东。有学者认为,洪秀全之所以绕开广东从广西直接进入湖南,与叶名琛重兵集结广东边界有关23。事实上,太平天国纵横南方多个富裕省份,但惟独广东省没有进入太平军主力的征略范围。除此之外,广东素有中外通商都会之名,是邻省羡慕的殷实之乡,也是皇室勒索巨额财富的重要地区。多年的内战,几乎消耗掉了广东省的多数财富,但叶名琛主持下的广东政府,还源源不断地把已经紧缺的广东库银作为协饷输往北方各个战场充作军费24。1851年7月,清廷一次即令广东统筹一百万两银拨解广西25。“时广东盗贼蜂起,四年,广州群匪扰及省城,遣将分路进剿,连战皆捷。近省之佛山、龙门、从化、东莞、阳山、河源、增城、封川,韶州之海丰、开建,潮州之惠来,肇庆府城及德庆并陷,先后克复。邻省军务方亟,粮饷器械多赖广东接济,名琛筹供无缺,益得时誉。”26“他在广州十年的真正功绩却是维护住了清帝国对那里的军事控制。”27如从这一角度考虑,叶名琛对清政府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叶名琛在抵御英法联军的入侵时,难以从国内战场上分兵抵抗,也难有充足的财力去组织新军来补充兵力。

至于对叶名琛没有组织民众去防御和抵抗入侵者的指责,基本符合事实。因为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基本上已放弃了“以民制夷”的策略。“以民制夷”策略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对团练、团勇的使用。但“叶名琛于团练之实在未尝复保,于水陆兵勇未尝整饬”28。叶名琛之所以没有大规模使用团练,一是缺乏经费,“如谁要添兵募勇,令其自行捐办,不准开销”,以至于“嗣因惜赏,各街团练壮勇不愿出力”29。二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与起义军作战的叶名琛,深知这些义军成员原来的身份,因而吸取了“以民制夷”的教训,害怕“勇”变“匪”的这种转化。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用兵之际还把原来的陆路壮勇一万多人裁撤了十分之八。其三,在他看来,在中西冲突一触即发之时,动员民众起来虚张声势,反会加速冲突的到来;在冲突爆发之后,利用民众恐怖主义式和“鸡蛋撞石头”的袭击不仅徒劳,而且更会引起侵略者大规模的报复。

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没有使用“以民制夷”的政策,而且即使想充分使用“人民”,但人民也难以同一个不断拿起屠刀砍自己脖子的政府合作抵抗外侮了。屡经兵燹之祸的“广东三合会匪倡乱,总督叶名琛,以为‘治乱国,用重典’,不多杀,无以示儆,于是各府州县地方,曾经倡乱治者,许绅民擅捉擅杀。于是民间假公报私,杀气四起,计前后共怨斩十余万人”30。一些广东人已失去了反抗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气,已逐渐失掉了原先那种为国慷慨赴死之精神。从1848至1858年十年间,广东境内大小战争不断,很多地方满地瓦砾,遍地白骨。义军、官军和团勇所到之处,“美恶皆收”,“瓮缶净洗”,“匪过如梳,兵过如篦”31。曾到过义军占领区考察的外国人也有类似的记述:“许多村庄都付之一炬”,“荒凉的废墟使人触目惊心”32。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一直被看作与盗匪、海盗等破坏秩序的势力是一路货色。可是现在红巾军摧毁了地方政府,广州人开始把夷人看作是一种稳定社会的力量了。经过了长久变乱的广东人,生命朝不保夕,人心涣散,一部分广东人还哪有什么超然于自己生命之外的国家概念。在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之时,仍有众多小贩摇船前往联军军舰旁出售水果给舰上士兵;1860年的第三次大沽口战役中,英法联军除了正规军外,还包括了从香港和广东征召的苦力运输队伍两千五百人,史载“英人既败于天津,复自粤东募潮勇数千人”33。这些华人竟然“助敌攻击祖国”34。如果不是被欺侮过甚或者为生计所迫,很难想象这种汉奸式的行为。那些在鸦片战争时期以及整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曾以爱国士绅身份领导或参加过反英侵略斗争的人士,在起义的红巾军冲击下,从观念到行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不仅不再把英国人作为应该全部消灭的“丑类”,而且派人去香港和澳门求取火船、巨舰,以“扫清妖氛”。珠江三角洲各县的地主、豪绅纷纷逃往原来被视为奇耻大辱的外国在华殖民地香港和澳门。时人描写这种情景是“处处移家到海隅,洋楼翻作避兵符”35。整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因广东移民而使香港人口猛增。据统计,1853年岛上华人总数有三万九千零一十九人,1854年为五万五千七百五十人,1855年为七万二千六百零七人。在1858年12月31日,香港的中国人口数量为七万四千零四十一人36。到1860年,香港人口已达九万四千九百一十七人,比1851年净增六万一千九百三十四人,年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二点四六37。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香港移民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香港移民在身份上有所不同,他们多为富商、地主等殷实之家38。英国海军军官呤唎在1859年夏来华后就曾发表评论说:“香港深得中国人的欢心。他们为了逃脱清朝统治者的暴虐和掠夺,于是抑制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成群结队地移居到香港来。那些宁要英国的管辖而不忍受自己国家现状的人,多半是正派人,但自然也有卑鄙下流的一伙。”39“自从香港殖民地建立以来,本地人跟外国人有了往来,熟悉了所谓‘外夷’的优越的法律、政体等等,这使他们更不满意自己的国家制度。”40广东另外一个受外国统治的城市澳门,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人口也猛增。仅在1857年5月到6月,就有六十艘载运避难者的船只驶入澳门的港湾。这些内地居民的到来,使澳门的内地人口激增到了五万人左右。在广东出现的、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精英的社会阶层具有的这种向外移民趋势,已经表明了清朝统治下中国社会出现的深深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的反外国入侵斗争从规模和激烈程度也远逊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反英斗争。1849年反入城斗争时期的乡村“社学”和城市“街约”团勇“旬日间”几乎达到十万41。但在1858年广州被占领之后,有官方背景的花县团练总局成立之后,虽大力招募壮勇,但总数“不满七八千”42。连咸丰帝都在感叹:“从前英夷欲入省城,因粤民公愤禁止”,“今省城失守,而粤民并不纠众援救”43。民心之向背,可见一斑。广东恐怕是最早感觉到清朝不足恃、“官”不如“夷”的省份了。那些在整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排外之情最烈的广州绅士们,在1859年竟然主动张贴告示晓谕广州市民:“我们只有依靠和信托于现在占领着广州的联军,以指望匪徒不敢找我们的麻烦。”44广州出现了一方面对清政府日益疏远,一方面又对英人效忠的迹象。从1858至1861年,百万之众的广州人民在五千英军的统治下,虽有零星反抗,但基本上是服服帖帖地做了三年英国臣民,这是自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间中国惟一如此长久地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一个省会城市。近代的广东,不仅因花县洪秀全、南海康长素和香山孙逸仙而独领晚清农民起义、改良和革命三种优良风气之先,而且也因香港被割、广州被占而领“被殖民”的恶劣风气之先。在此种环境中,当英法联军几次进攻广州时,叶名琛已经无法筹集到大批军饷来组织鸦片战争初期那种大规模的“人民武装”了。而正规军八旗、绿营也无兵可调。“叶名琛以渊默镇静为主,惟日事扶鸾降乩,冀得神佑。”45但叶名琛除了扶乩以图自慰和大摆“空城计”外,又有何法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呢。

即使叶名琛就如时人所期望的那样,进行了抵抗,就可避免广州被攻破的命运吗?按照当时中国和西方之间军事力量的对比,英法联军可以攻破任何一座严密设防的中国城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西间军事实力的差距更远甚于1840年之际的中西差距46。这种差距正如时人所比喻的那样:“犹枵腹秀才遇典制题,殊非虚掉笔墨所能完卷。”47鸦片战争后的近二十年,中国的军事技术和装备主体依然采用“前装滑膛”式的土制火炮以及鸟枪、抬枪、弓箭和刀矛。而在这二十年间,英法军队采用的技术和武器装备又进一步升级换代:蒸汽铁舰逐步代替了木制帆舰,线膛炮更替了滑膛炮,新式的米涅式步枪和恩菲耳德式步枪也装备到了军队48。中西之间军事实力的差距其实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乍浦和福建的战事中得到说明。《南京条约》签订后,被任命为两江总督的耆英,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中西军事力量差距有着深刻的认识:“不能取胜,并非战之不力,亦非防之不严。不独吴淞一口为然,即闽广浙江等省之失利,亦无不皆然。臣以所见,证诸所闻,愤恨之余,不禁为阵亡殉节诸臣及被难居民痛哭也。”49鸦片战争初期,英军绕过广东和福建,并不是因为林则徐和邓廷桢在两地的严密设防,而是英军当时没有进攻两地的作战计划。英国的战略是明确的,即绕过广州向北行进,占领舟山,然后驶向天津的白河口,递送巴麦尊致中国皇帝的照会。这一战略可由帕麦斯顿给义律的训令为证明50。从道德上讲,林则徐公正、无私、严明,这都毋庸置疑。但正如蒋廷黼分析的那样,如果林不被琦善代替,英军后来攻打虎门炮台、占领广州城北部高地,林则徐同样会束手无策;“林不去,则必战,战则必败。败则他的声名或将与叶名琛相等”51。如果被重新启用的林则徐能继续得到道光信任,不被“革去四品衔,(与邓廷桢)均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52的话,林则徐1841年6月到达定海之后并由他来主持收复浙江失地的抗英军事行动,奕经失败的命运会很快落到林则徐身上;如果林则徐在1850年10月被任命为镇压广西农民起义的钦差大臣后,不在赴任途中病逝于广东潮州普宁,林则徐很快会蹈其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李星沅、赛尚阿的失败覆辙。林则徐在当世和后世的一般人心目中成了一位空怀爱国抱负和拥有治敌良策但无施展机会的跨越时代的英雄。琦善、奕山、杨芳、奕经、伊里布、裕谦、牛鉴和颜伯焘这些林则徐的同僚都被认为缺乏林则徐的道德、勇气和智慧,以致有人认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的成败与否仅系于林则徐是否被任用上53。

与上述看法相关,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人,对中国军队的失败从心理上也并没有完全服气。众多的绅士和官员仍然认为,鸦片战争之败,一是因为忠勇爱国的林则徐被革,“林文忠倘获始终其事,必能令桀骜之夷叩关悔罪,由我操纵,畏若神明”54;二是英军取胜只是靠了船坚炮利之力在沿海城市获胜。魏源就认为:“英夷所长在海,待诸内河,待诸陆岸,则失其所长。”55咸丰末年的户科给事中薛书堂也同样认为:“夷人所恃者炮,而炮所恃者船。若陆地相角,万不能挡我东省劲骑。”56胜保在咸丰九年正月的奏折中也认为:“英、米等国,在外洋固船坚炮利,然深入内江及登陆驰骋,皆其所短。”57如果有一位林总督那样的统帅,或者诱敌于内陆,英军难免会遭到八旗精兵的毁灭性打击。

但上述观点不久之后便被事实击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咸丰帝视为清帝国最精锐之师的,是由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的、拱卫京师的蒙满八旗军队。僧格林沁的忠诚、爱国、勇气与林则徐在伯仲间,陆战指挥才能应该在林则徐之上,其统帅的军队无论从士兵的作战素质、军队装备和士气方面都优于南方的军队。正如直隶总督谭廷襄所言:“天津内河狭窄,与广东迥然不同,北路劲兵,更较南方强壮,咸丰三四年间,剿办粤逆,即是明证。”58在1858年天津失陷之后,以这支部队为主的清军还做了两年紧锣密鼓的备战。1860年8月23日英法联军再次占领天津,并发起了为占领北京进行的一系列战役。在京津之间辽阔的地域内,僧格林沁的军队使用赖以成名的草原骑兵和马队与英法联军展开鏖战,但草原民族的勇气和剽悍难以抵御西人的近代火器和近代军事战术。“近世火器日精,临阵者以俯伏猱进为避击之术,骑兵人马相依,占地愈多且高,遂为众枪之的,然后知枪炮既兴,骑兵难以必胜。”59僧军在9月18日先败于张家湾之役,后败于八里桥。在9月21日的八里桥之战中,清军增援部队的统帅,那位认为英人“登陆驰骋,皆其所短”的胜保,驰骋于八里桥头,“红顶黄褂,骋而督战”,是何等威武气概;但不久之后,就因“洋兵丛枪注击,伤颊坠马”60,这又显得多么虎头蛇尾。可以预料,几日之内,清军便溃决不堪,通往北京的大门已向联军敞开,咸丰帝奔逃热河避暑山庄。10月13日,西方军队首次占领中国首都。几千年来,北部草原民族从大漠倏进倏出,周期性地攻略地处北温带的农业文明。他们兴起时就像海洋中骤起的飓风,扫荡和卷挟所过之处的所有物品;他们消退时又像幽灵般的顿失踪影。快速、机动和力量成为了草原军队的特点。但就是这些无数伟大帝国创立者的后代们,随着清军在北京城外的军事溃退而永久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洒落在八里桥边的清军战士们的鲜血变成了草原民族煌煌战绩的最后一抹容光。这是一个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以雷霆万钧之势吞灭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的时代。帝国首都的陷落是一个时代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