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装机必备:谁能奉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评课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18:28:33

教材分析
课文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作者童年(七八岁)时写下了第一首诗,却从父母双方得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第二部分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的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第三部分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是非常幸运的。
段意
第一段(1—14自然段)主要讲述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
第二段(15—16自然段)主要讲了几年后正是由于妈妈的鼓励,我一直在写作。由于爸爸的批评使我学会了修改。在他们的教育下我才成为了一个作家。我为自己有这样慈祥的母亲,严厉的父亲而感到幸运。
第三段(17自然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声音一直鞭策着我不断前进。

(1)“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诗确实是我写的。”
“腼腆”是由于“我”第一次写诗,不知好坏,有些不好意思。“得意洋洋”是一个孩子听到对自己夸奖和肯定所表现出的骄傲。
(2)“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和“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上了一圈花边。”
“我”“迫不及待”是因为听到母亲的赞扬后便自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想马上把这首诗给父亲看,也想得到父亲的夸奖。)
(3)“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我觉得他读了很长时间。”
这里将“诗只有十行”与感觉“读诗读了很长时间”做了对比,一方面说明爸爸对“我”的严肃态度,他并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通过认真读诗再下定论,可以看出爸爸对“我”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另一方面体现了“我”此时复杂的心理,既想听到父亲的赞扬,又害怕听到父亲的批评。
(4)“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和“我再也受不了了,……扑到床上痛器起来。”
爸爸的批评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爸爸会这么严肃地批评“我”的作品,一点儿也不留情面。
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对我有什么作用呢?请读第二段。
1.“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
2.“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母亲的表扬是对“我”的鼓励,是她给“我”带来了写作的力量,成为“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批评是在提醒“我”不要骄傲,自满,不断发现问题加以改正。这两者的结合,成就了“我”,使我成为一名作家。
读课文最后一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一股风指的是批评声。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赞扬声而迷失方向,没有因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沉浸于赞扬声中而不再去努力;也没有被批评声而吓倒,丧失信心,一蹶而不振。
2.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赞扬声,批评声都代表着两种表现形式的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一种是宽容的爱。这两种爱都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关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严厉,都是出于爱,都是作者取得成功的动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4.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及“得意洋洋”、“一如既往”、“灵感”、“源泉”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为什么面对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却是完全相反的。

教法建议

通过问题悬念导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针对重点段落,教师进行“学路指导”。最后“引导自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评议,在学生总结评议的过程中,理清思路,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你完成一份自认为不错的手工作品或是取得优异成绩时,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七岁时作了一首诗,他的妈妈给他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吧!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合作中自学。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2.教师教学、检查、重点指导。

(3)理解词义

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

糟糕:指事物、情况坏得很。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的事。

引入歧途:歧途,指歧路,比喻错误的道路。

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顶点。

教学目的:

1.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自对我的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体会深意。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文说说“这两种声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精彩极了”这样的赞扬声和“糟糕透了”这样的批评声。)

2.这两种声音对作者有着怎样的意义呢?通过学习课文,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标画语句,找出听到妈妈的表扬和爸爸的批评后,我的表现和心理活动。

2.在小组间交流。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给同伴听一听,再谈出自己的体会。

3.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随机进行点拨和指导。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先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显然,这时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再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最后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

  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这些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第一部分里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选编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②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2)对词语的理解。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满意的样子。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灵感: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想法。

  源泉:泉源,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三、教学建议

  1.课文的题目把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容易激发阅读欲望。因此,可从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大体可以这样安排: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然后将课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引导学生精读。

  精读童年这部分,可着重引导学生弄清: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这句评价是感情化了的。因为母亲对待子女比较重视感情,为了鼓励子女,常会说些感情色彩强烈却与事实并不十分相符的话。“精彩极了”就是这样:母亲看到七八岁的“我”能写诗,就会为写诗这件事动情,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而是借此机会,赞赏“我”。“糟糕透了”是父亲的评价。父亲注意的不是“我”写诗的行为而是诗本身的质量。这是因为,父亲,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父亲,一般比较理性,所以他对“我”的评价过分强调事实而忽略了情感,没有考虑到“我”的承受力。不过,在这里,这位父亲说的“糟糕透了”,似乎是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而言的。可能这位父亲认为,母亲的鼓励有点过分了,以致使孩子“得意扬扬”,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一些警告,更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精读后来的认识部分,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比如,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家长对自己的鼓励和批评,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我”和妈妈、爸爸之间的事情,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妈妈要读出慈祥,和蔼,亲切的语调,爸爸的语言要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内容活泼及叙述的语句要读出平缓的语调。无论是妈妈的话,还是爸爸的话都要读出“爱”的感情。

  3.本课的生词,应引导学生在读中联系上下文体会,或查查字典、词典。

  四、教学案例

  课堂实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出示词语:兴奋 誊写 皱眉 谨慎 歧途 出版 腼腆。

  师:谁能来说说,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

  生:我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巴迪在八岁时写了一篇作文,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长大后才明白都出于对巴迪的爱。

  生:我了解了题目为什么要打引号,是父母评价的话。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的叙述顺序。

  师:说得真好,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时间顺序。

  师:通过预习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巴迪是非常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十分爱她。

  生:爸爸妈妈虽然对他评价完全不同,但都是对巴迪的爱。

  师: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为什么。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想一想,还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一画,和同学说一说。(生自读两分钟。)

  师: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的嚷着……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母亲十分爱巴迪。

  生:十六自然段最后两句:一个作家……,我从这句话读出都是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如果爸爸妈妈的评价都很糟糕,他可能就会泄气。

  师:说得很好,其他同学能不能继续从巴迪的成长历程说一说。

  生:他需要鼓励。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母亲非常爱他,母亲希望给他力量,让他坚持写作。

  生:看第十五自然段第三句话:母亲……,因为有母亲的鼓励,他才一直在写作。

  师:“哎哟,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为什么说这句话呢?

  生:父亲不想让他太骄傲。从这句话能看出父亲很爱巴迪。

  师:想一想怎样描述了人物的?

  生:语言、动作、神态。

  师:用课文的句子说一说……

  师: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体会到他的爸爸非常严厉,是为了他能有所进步。

  出示: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师: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有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这样细细的揣摩。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师:读到这真正明白了,这两个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师:冷静的分析自己,完善自己,带着这种感情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你有哪些收获。(生自读课文。)

  生:我的收获是我知道了无论是母亲表扬我,还是父亲怎样批评我都是父母对我的爱。

  师:说得很好,不仅理解了,还能联系实际。还有呢?

  生:这篇文章语言生动。

  生:使我积累了好词佳句。

  师: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加以运用。老师这里还有一篇关于爱的文章。

  出示并阅读:《父爱,在拐弯处》(略)

  师:读后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的感觉就像文章所说那样爸爸虽然在表面装作很冷淡,只是他不善于表达罢了,但他心里非常爱孩子。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这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之处?

  生:这里详细描写了爸爸的动作,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给了弟弟很大的爱。

  师: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回想你感受到的爱,如果让你写爱的话题,会写什么,怎么写呢?

  (大连市甘区松山小学 李 文,内容有删改)

  五、相关链接

  关于课题 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前者是概括了妈妈的评价语言,后者是概括了爸爸的评价语言,这两句话又是课文的中心语句,主题所在,把它作为标题时,应用引号,以示父母的语言,点明文章的中心。

  拓展阅读

  父爱,在拐弯处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 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