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2s秒升130级:芦荟栽培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23:22:29
请高手指教!

近些年来,芦荟以其特有的美容、药用价值,正在迅速走进百姓家庭,家庭种养芦荟,必须掌握其生长习性。

  一、芦荟的种类

  芦荟是多年生草本多浆肉质植物,为百合科芦荟属,原产于非洲、美洲热带和地中海沿岸,我国云南也有野生。芦荟属有800多个品种,其中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只有几种,市场上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木立芦荟 外形像直立的树木,叶片狭长披针状,边缘有刺形小齿,灰绿色,叶肉肥厚多汁。主茎基部丛生侧枝,夏秋在主茎顶端抽生纺锥形花,花为红色、黄色或有赤色斑点。在日本广泛栽培,据说二战后用它来涂治原子辐射灼伤很有效,伤口愈合快而且不留痕迹,故而得到广泛栽培与钟爱。

  2、库拉索芦荟(另名蕃拉芦荟) 茎短,叶片着生于茎的顶部,叶片长30—70厘米,茎部宽达4—15厘米,前端尖,边缘也有小齿,叶片灰绿色,比木立芦荟的颜色更深。花黄色,用分株法繁殖。美国大量栽培。

  3、中国芦荟(别名元江芦荟) 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比库拉索芦荟的前端更尖,叶色呈浅绿色,有白色斑点,花粉红色或黄色,市场上比较多见。

  二、芦荟的生长习性

  芦荟叶茎出簇生,狭长披针状,边缘有刺状小齿,夏秋开花,有黄或粉红、赤色小点。

  芦荟原产于热带和沙漠地区,因此,叶片具有良好的储水功能,干旱时也不枯死,耐干旱、怕积水,喜光、怕阴湿,耐高温、怕寒冷。在阳光下放置两个月也不会枯死,在高温下曝晒仍能生存,只是停止生长,而在-1℃时就要受冻害。但中国芦荟幼苗则不喜光,尤其怕强光照。

  三、芦荟的栽培管理

  盆栽芦荟最好用泥盆,不宜用瓷盆和塑料盆,因为透气性差,易烂根。

  1、温度、光照 芦荟多喜光照,最好放置于室外通风和光照好的地方,但在炎夏要适当遮光,冬季应放在高于5℃向阳的地方即可安全过冬。

  2、浇水 芦荟最怕长期积水,土壤过湿则因根部缺氧而腐烂枯死,平时向叶片喷雾或淋水,保持稍湿即可,待盆土过干时浇水。冬季休眠期更要保持土壤干燥,否则在低温阴湿的环境下极易烂根烂叶。

  3、土肥 芦荟适应性广,但栽植土壤以沙质壤土为好,并确保证土壤疏松、肥沃、保水、透气。一般采用腐叶土和粗砂各半再掺点腐熟的马粪、粪干,鸡鸭粪更好。通常可以不施肥,生长期也可以施2—3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淘米水则生长更好,不宜施过浓的肥。伏天不宜施肥,以免烂根。

  4、换盆 每2—3年应换盆一次。换盆应在春季4月进行,其他季节也可,但管理不当易枯死。换盆可换大一号的盆,将根外部和上下的土壤去除,同时剔除烂根。盆垫瓦片,上垫2—3厘米炉灰渣、石子、砖块等作排水层,上垫一层培养土,然后放正植株,周围填满新土,轻轻墩实,浇一次透水,以排水孔稍滴水为度。

  5、繁殖 常用分根或扦插法繁殖。扦插可于春季3—4月进行,插条选10—25厘米长的壮枝,切口用利刀削平,去掉底部左右两叶片,放置干燥的地方2—7天,待切口干硬,形成坚硬膜后植于掺有少量培养土的粗砂中。插深2厘米左右,砂土保持稍湿即可,放半阴的环境中,20—30天即可生根,然后可全天见光,但不能强光直射,两月后重新上盆单独栽植。

  分盆繁殖可于3—4月进行,将过密、带根植株用利刀与主根切开,另植新盆即可,第一周不必浇水,待伤口结膜后再浇透水。管理同成株。

  芦荟栽培技术

  --------------------------------------------------------------------------------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翻耕作畦过程中,每亩地应施入充分腐熟的腐殖土5000kg,加过磷酸钙50kg,混拌均匀。施肥也可采用穴施,即在移栽时每穴施入不敷出腐殖土0.5kg左右、过磷酸钙10 kg作底肥。

  栽植方式下株行距:芦荟栽植采用“定植间隔法”,即一次性定植,大部分苗分期间苗移栽。这样,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

  每亩
  面积:667m2
  株高cm
  株行距(cm)
  每畦
  每亩总数(株)
  移栽系数

  种植面积:560 m2
  A:初种

  B:半年移栽

  C:一年后移栽
  行数
  苗数(株)

  土地利用率:84%

  第畦沟宽0.4米

  方案
  畦面宽:1.2米
  A:10—15

  B:20—30

  C:50以上
  20×20
  5
  475
  8550
  —

  畦长:19.5米
  40×20
  5
  240
  4320
  1.98

  每亩畦数:18
  40×40
  5
  144
  2592
  3.30

  栽植时期:春季(3—5)和秋季(9—11月)为最佳时期。移栽前对苗床地移栽地都应事先灌水,灌不后要等表土略干后起苗和栽植。

  田间管理:按照芦荟的生物学特性和习性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个时期是芦荟整生长的关键重要时期,芦荟的产量和品质(有效成分)都在这一时期决定。

  防暴晒:长期的实践经经验表明,芦荟在“七分阳,三分阴”的条件下生长最好。因此,大面积的芦荟田里套种“高个子”植物遮住部分阳光对芦荟生长是有利的。芦荟育苗地则要使用遮阳网。

  灌(浇)水、排水:春夏两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芦荟生长快,灌水要勤。立秋以后,逐渐减少灌水次数和水量。

  (1) 灌(浇)水:每次灌水量,应以灌(浇)透。

  (2) 灌(浇)水时间:夏季应在早晚灌水,冬季应在中午前后浇水。

  排水:及时排除雨水,切忌造成积水,以免烂根、烂叶。如果常常有降雨淋洗和积水影响,会导致黑斑病发生或大流行。

  追肥:为促进植株的生长,要及时追肥,以腐熟有机肥(液肥、马蹄液肥、人粪尿等)为主,,按生长时期来确定施肥量的大小和浓度。原则上少施、勤施。

  施肥量:春秋是芦荟生长的旺季,施肥量适当多而勤;夏冬季施肥量小,次数要少,冬季更应量小。成株芦荟施肥量和次数比小苗和老株芦荟要大得多。有机液肥施用浓度稀释6—5倍,争取做到不施肥无机肥。

  中耕除草:中耕的深度应随着芦荟植株的生长逐渐加深,远离苗株的行间距应深耕,植株附近应浅耕,平均浓度3—6厘米,并应把土地打碎。

  越冬防护寒:如果最低气温达不到5以上,就应该采取相应的防寒保温措施。当预报“最低气温低于5的前一天下午就要在芦荟上盖稻草保温防霜冻。为了增强芦荟植株的抗寒力,在栽培管理上:一是秋季开始应逐渐减少浇水,增施有机质肥。其次,培土保温。三是把叶子绑成一束或多束,防霜防寒。

  防治病虫害:种植芦荟一般不需喷洒杀虫剂,一旦叶部或茎部出现黑斑病,防治的办法是:加强通风透气、排除田间积水,控制土壤温度,消除低温潮湿的危害,及时除草。

  及时采收:种植二年以上的芦荟植株可采收,要从植株下部进行采收成熟的叶片,采收时叶片下部叶鞘处用刀轻划一上,顺势剥下叶片,保持叶片的完整。

  芦荟是多年生植物,一次定植二年后,可连续收获数年,一般应从下部开始采收,时间应在春、夏、秋季,每月可收获一次,每公顷估计可采收叶子60000—75000kg(库拉萦芦荟),木立芦荟年采收叶子25000—30000kg。芦荟的生产量很大,消耗肥力快。所以,每次采收后,要及时补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