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青岛项目:历史上香妃为什么会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01 22:10:08

香妃并非是天生异香,而是因为出生新疆,喜爱用香料,且她格外喜欢一种叫做沙枣花的花材,几乎是天天带在身边,这种花有种独特香气,是中原少见的气味,才会被后宫众人误以为是身上散发异香。

扩展资料:

最早出现香妃之名的当属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卷四“香娘娘庙”,其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语。他在附录中进一步写到:“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光绪三十年(1904)刊印的《王湘绮先生全集》第五卷中,记有回妃被拐入宫,不顺从皇帝,最后被皇太后绞杀的情节。

“香妃”之名的广泛流传是在清王朝灭亡以后。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搞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妆像。在该画像下面的说明文字中,明确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从此以后,香妃之名大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香妃死后尸体被毁 “天生异香”真相曝光

原因不详,后人的猜测有几种:

1、真的天赋异禀,身怀其香

2、可能是她在洗澡的时候,用很多香料和药材,久而久之,便身怀异香。

3、香妃来自西域,喜欢用香料,随身携带香袋或香囊,让人觉得身怀异香。

4、据悉,历史上乾隆的确有一个来自西域的妃子——容妃,她可能就是香妃的原型。她亲手移植的一棵枣树,常年散发着香味。史学家猜测,可能以讹传讹,被传成身怀异香。

影视形象

扩展资料:

“香妃”之名的广泛流传是在清王朝灭亡以后。

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从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搞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妆像。在该画像下面的说明文字中,明确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从此以后,香妃之名大震。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香妃

百度百科——容妃

香妃之得名源于“体有异香”,可能真的香味浓郁,也可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也不能排除由于香妃长得太美、秀色可餐,故美其名曰“香妃”。总之,为什么叫香妃,是否真的香气十足,说法很多,至今尚无定论。

“香妃”之名早在清朝末年的一些私人著述中就已出现了。据迄今为止的考证得知,最早出现香妃之名的当属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卷四“香娘娘庙”,他在附录中进一步写到:“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

由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第一,香妃是回族;第二,香妃之得名与生来就“体有异香”有关。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每一个人通过汗腺、皮脂腺,都会分泌出一些气味来,几乎一人一味。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属于这种气味?我们不得而知。

再者,一些爱美、生活讲究的女子,常洗一种“花草浴”或“奶浴”。还有一些女人喜欢搽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高级脂粉之类。浴后、搽后,身体自然会散发出引人注意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来。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来自化妆品或者浴液的气味?这对我们而言同样是个难解之谜。

扩展资料

容妃,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维吾尔族人。传说中的香妃原型。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

乾隆二十二年,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朝派兵入回疆平叛,伊帕尔汗的五叔额色尹、哥哥图尔都配合清军作战,立了战功,乾隆二十四年平叛之后,乾隆封额色尹为辅国公,封图尔都为一等台吉,图尔都送妹妹伊帕尔罕氏入宫,以示联婚友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香妃

第一,香妃是回族。

第二,香妃之得名与生来就“体有异香”有关。

根据一些科学家表示,这主要是源于我们人体会经常分泌众多的液体,而这些香味也就是人体在分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人真的可以“不假熏沐”就“体有异香”吗?根据人的生理特征,每一个人通过汗腺、皮脂腺,都会分泌出一些气味来,人的五脏六腑内的气味通过人的一些器官也会排出来,几乎一人一味,有的气味浓,有的清淡些。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属于这种气味?我们不得而知。

再者,一些爱美、生活讲究的女子,常洗一种“花草浴”或“奶浴”。还有一些女人喜欢搽抹一些具有特殊香气的高级脂粉之类。浴后、搽后,身体自然会散发出引人注意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来。香妃身上的香味是否来自化妆品或者浴液的气味?这对我们而言同样是个难解之谜。

反过来,说香妃之得名源于“体有异香”,也可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也不能排除由于香妃长得太美、秀色可餐,故美其名曰“香妃”这种可能性。总之,为什么叫香妃,说法很多,至今尚无定论。

扩展资料:

容妃(1734年10月11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维吾尔族人。生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清高宗时为和贵人、容嫔、容妃。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十九日卒,享年55岁。乾隆五十三年(1788)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清东陵之裕陵妃园寝。

香妃一般来说是指清朝乾隆所纳的容妃。不过,于野史上,香妃于性格,出身等却与容妃完全不同。史学家认为“香妃为文学的形象,并非历史人物。以容妃为范本的香妃传说,以民国初年最为盛行。

香妃之所以如此深受乾隆的宠爱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这原本就是一场为了两国交好,边疆稳定的婚姻,因此香妃在宫中还是有一定的地位.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这乾隆本就是喜好美色之辈,而香妃不仅拥有出色的相貌,而且身上还带有别人所没有的独特异香,这般有着异域风情的女子实在难得一见,因此想必乾隆也是拜倒在其裙柳之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妃

在容妃死后的一百多年内,却引起了一批骚人墨客的兴趣,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编造出一个“香妃”的故事。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竟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

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在京城住了几年因思乡而死,后和绅在江南找到一个与香妃相似的人来讨好乾隆。

扩展资料:

容妃(1734年09月15日-1788年5月24日),霍卓氏(又作和卓氏),维吾尔族人。传说中的香妃原型。生于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阿里和卓之女。

乾隆二十二年(1757),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清朝派兵入回疆平叛,伊帕尔汗的五叔额色尹、哥哥图尔都配合清军作战,立了战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叛之后,乾隆封额色尹为辅国公,封图尔都为一等台吉(仅次于辅国公的爵号),图尔都送妹妹伊帕尔罕氏入宫,以示联婚友好。

和卓氏是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属和卓旗。乾隆二十五年(176O)二月,定边将军兆惠平定回部,和卓氏亲属因配合清军作战有功而受封,并到京师定居,和卓氏也随同到京师。

后和卓氏被选入宫,乾隆二十七年五月被封为容嫔,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晋升为容妃,时年三十五岁。容妃深得乾隆帝宠爱,曾随乾隆帝东巡、南巡,特允于宫中着本族服装,专配回回厨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