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笙箫默豆瓣影评:谁知道山海经的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23:01:13
除了精卫填海
偶说滴是白话文

鲧禹治水

帝尧时代,“荡荡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尧帝命鲧治水,鲧曾企图“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但这却触犯了天帝的权威,而使自己身遭不幸,“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鲧是为了解救人类的灾难,在与强大的大自然做斗争中牺牲的。他虽然身罹不幸,但并未屈服,在死后肚腹裂开,从而生出了自己事业的继承人禹。禹继父志,前仆后继,并改父鲧堵湮的方法为疏导入海的方法,终于战胜了洪水。这当然带上了神话色彩。

鲧禹治水,在历史上是实有其事的,史籍有大量记载。大禹疏导了很多河流,但最艰难、花费时间最长也是最后取得成功的地方是在“覃怀”。覃怀位于太行山南麓,沁水、沇水等大小河流出山后,汇在覃怀,形成大泽。更由于黄河行至覃怀武陟境时,地势平坦,落差减小,造成河道淤积,河水便肆意漫流,与大泽之水汇在一起,形成了“荡荡怀山襄陵”的滔天洪水。只有把覃怀的水排下去,九州中心冀州人民才能免于灾难,同时黄河的上下游才能减少水患。大禹指挥着治水大军,在覃怀奋战多年,从武陟开始,沿着黄河的主河道向东北一直疏导到横着的漳河那里,然后向东导入大海,终于将覃怀境内的大水治理下去了。《禹贡》所言“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就是记载这段史实的。“底”音同止,意为达到、完成。“衡”通“横”。意思是说,大禹治理覃怀洪水的功绩,到横着的漳河那里。

林耀华主编的《原始社会史》中说:“夏朝的建立和古埃及等古代东方国家一样,是和大规模治理洪水及兴建水利灌溉有关的。秦汉以前的史籍对这一点有着连篇累牍的记载。当时,黄河流域的村社农民,面对着‘荡荡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的严重水患,不仅无力进行农业生产,甚至连自身的生命安全都受到极大的威胁。而规模猛狭小的农村公社对此往往束手无策。它在洪水成灾之时,不是‘堕高堙庳’,便是‘以邻为壑’,所以不能根治水害。舜时,曾用共工治水。共工采取的也是‘雍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消极方法。这种方法不见效果,不受村社农民的欢迎,‘皇天弗福,庶民弗助’,以致‘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夏禹以前多次治水,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在这样的客观历史条件下就要求有一个驾临于各公社之上的统一体的出现,来干预冶水及灌溉的问题。夏朝的建立便是适应这个历史要求的。历史记载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禹的治水办法赢得各公社农民的拥护,禹的‘声教讫于四海’,结果在统一国家的管辖下,通过各公社农民的通力合作,‘造厥成功’,完成了大规模的治水和灌溉工程,从而为夏王朝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