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还有贵族吗:解释王昌龄的《出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8:22:12
王昌龄的《出塞》的译文
当时写作的环境

前人也有怀疑不是王昌龄作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司空图《诗品》提要、卷一九七《吟窗杂录》提要)。考唐时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所作《文镜秘府论》已述及王昌龄评诗之语。在遍照金刚所作的《献书表》中也说到《王昌龄诗格》 1卷(《唐文续拾》卷十六),可见王昌龄确曾作过《诗格》。至于现存的《诗格》和《诗中密旨》是否即王昌龄原著,则尚待考证。

你说的是这首吧?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作者是从远古的历史立意,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和有特定含意的具体景物联系起来,构成“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种艺术构思是很有一番匠心的。我们乍一看,“关” 上冠以“汉时”倒还可以理解,明月这种永恒的东西,怎么说它是哪个朝代的呢?似乎费解。其实只要看看下—句也就明白了。原来作者第一句是作为第二句的背景的,“关”固然是边塞征战的表征形象,但明月又何尝不是战士出塞入塞,沙漠苦战的长期伴侣和最能勾起乡愁别恨“此物最相思” 的呢?所以自古以来的从军歌行总是爱提到它。这里在明月和关口加上“秦时”、“汉时”,主要强调“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已久了。虽然“古人不见今时月”,可是“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样通过明月和关这两个吸引起人们无限联想的形象,就把古今战斗生活在想象中贯串起来了。

现在,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前两句的意思了:从秦代汉代起,我们战士就顶着星星顶着月亮转战在万里关山的边疆,可是,千百年来,有几个胜利而归呢?作者发的也就是“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浩叹,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如果说第一层提出问题,那么第二层就是解答问题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的主要形象是李广,李广是汉代一位保卫边疆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在权贵压抑之下始终壮志未酬的悲剧角色。很久以来,许多诗人都不断为他讴歌。人们总是既歌颂他勇敢战斗的精神,又惋惜他的悲惨遭遇。作者这里在回答战争为什么长年不息时举出他来,认为只要李广这样的人物,就可以保卫边疆停息战争,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慕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但是,全诗的含义还不止于此,联系起上一层意思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还有更深的蕴藉:战争打了千百年,难道因为群众中没有出现过李广这样的人才吗?不,人民中李广是有的,只不过统治者不能重用他们罢了。第一个李广在汉代遭遇不过如此,后代纵有李广,命运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才是“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真正原因!这里作者实际上替王维《老将行》中那样的无数壮士表达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委曲衷肠。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 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 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他早年家境贫寒,“多知危苦之事”,但他又十分渴望建功立业,向往军中生活。他在《九江口作》中说:“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变行路难》中说:“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这种强烈的事功精神,慕侠尚气,慷慨豪爽的个性和他亲赴塞垣的生活经历,使他在边塞诗的创作方面,能有独特的成就。

王昌龄《出塞》的赏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征战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明代诗人李攀龙选唐诗七言绝句,取之为第一,推之为压卷之作.此诗起笔非凡.月照关塞本为寻常景象,而且多人写过.王昌龄自己也写过"高高秋月照长城".但他并不停留于此.他这首《出塞》独出心裁,用上两个互文见义的偏正短语"秦时明月"与"汉时关",极苍苍茫茫之致,使时空显得广阔浩渺,一下子就把人带进一种深远的意境:还是那一轮明月,照着秦汉以来的这些关塞·.…人们从而由秦汉以来就设关备胡,想起世世代代的边境战事,深切感受到戍边将士"万里征战"的艰险与长年不得还家团圆的困苦.于是,眼前的明月关塞一下子深沉起来,具有深重幽远的历史感,诗的开头因而不同凡响.非凡处还不止于此.《出塞—》与《关山月》同为"横吹曲辞"一类乐府旧题,然而王昌龄这一首并不像南北朝以来诸多文人所作的歌词《关山月》那样流于单纯写兵士久戍不归,思妇望月怀远,而是接着"万里征战人未还"的喟叹,发出无限感慨:只要"飞将军"李广还在,就决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越过阴山,外敌休想入侵一步!阴山,长城北面横亘于现内蒙古自治区,与兴安岭相接的山脉,一道天然屏障,古时候匈奴常越过此山侵扰内地.李广,汉代镇边名将,曾为"右北平"太守,郡府在龙城.他善于体恤士卒,与匈奴作战非常勇猛,行动迅捷,匈奴称之为"飞将军",避之,不敢入侵他的驻地.王昌龄在诗中深深怀念这位"龙城飞将",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之情,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能有像李广那样的"飞将"来消除边思,维护国家安全,使征人得以回家团圆,百姓得以过太平日子.这样把个人安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当时以思乡为主要倾向的边塞诗中也是别具一格的.边塞诗在王昌龄的诗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语言明决,笔意含蓄.《出塞》代表了这种风格.它被推为唐人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王昌龄守卫边关,感叹战争之长,写下此诗。

译文:从秦到汉战争没有停止过,被征集去打仗的人又有几个可以活着回来?幸而有飞将李将军在,才得以保存江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今存《王昌龄集》2卷,辑入《唐人小集》、《唐诗二十六家》,《王昌龄诗集》 3卷,辑入《唐百家诗》。《全唐诗》编录其诗为 4卷。又《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昌龄《诗格》2卷、《诗中密旨》1卷。现在所见到的《诗格》与《诗中密旨》,收于明人所编的《格致丛书》。但前人也有怀疑不是王昌龄作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司空图《诗品》提要、卷一九七《吟窗杂录》提要)。考唐时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所作《文镜秘府论》已述及王昌龄评诗之语。在遍照金刚所作的《献书表》中也说到《王昌龄诗格》 1卷(《唐文续拾》卷十六),可见王昌龄确曾作过《诗格》。至于现存的《诗格》和《诗中密旨》是否即王昌龄原著,则尚待考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话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