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史 宫少朋: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起因 结果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00:12:26
越仔细越好

小弟觉得这个需要从宋江上梁山之后,山寨的形势说起。

理论上说,晁盖应该是梁山的头把交椅。自晁盖初次上梁山火并王伦之后,便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山寨之主,手下有阮氏兄弟、刘唐等忠心耿耿的好汉,还有神机妙算的军师吴用,加上晁天王原本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因此把梁山打理得还算井井有条。

但是形势在宋江上梁山之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宋江此人和晁盖有很大的不同,晁盖也算小小的地主阶级,祖上有些资产,因此不需要每日里挣扎打拼,日子过得很舒心。这也导致了他考虑问题过于天真,同时做事太冲动。就像他劫生辰纲和攻曾头市,都是一时的意气用事,结果前者让他差点被捉,而后者让他送了性命。

另外,杨雄和石秀初上梁山时便被晁盖喝令拿下,因为他们在祝家庄冒充是梁山中人,“坏了梁山名头”,这也体现出晁盖太过于清高,看不惯那些三教九流的人的做派;同时也说明了他有一种很迂腐的认真,把所谓的“名头”看得太重。

而宋江则截然不同,他是小吏出身,宋制中“官”和“吏”是有很大区别的,“官”是国家正式编制,而“吏”只是民间编制,不属于国家的正式工作人员,吏处理的事务也限于民间斗鸡走狗、家长里短一类的琐事。整天周游于官场和民间,应付各色人等,使得宋江老于世故,处事灵活。就像当初晁盖劫生辰纲一事暴露以后,捕头雷横无意中向宋江透漏要捉拿晁盖,他虽然心里一惊,但是脸上却丝毫不动生色,反而若无其事的从雷横口中套出了详细的行动计划,然后赶去向晁盖通风报信,而后又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县衙,根本没有人怀疑他。这一系列事件无不体现出宋江的圆滑老练。

同时,宋江善于结交朋友,与晁盖不同,社会上的各色人等,他均有接触,而且一旦相熟大都会倾心以待,在别人危难时适时施以援手,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因此人送外号“及时雨”。在他的朋友中,既有将门之子比如“小李广”花荣,也有小市民如打鱼出身的“浪里白条”张顺、看牢房的“黑旋风”李逵,甚至还有山贼和逃犯,比如王英、武松等。极广的交际圈也让宋江得益不少,不但在他将赴刑场时引发梁山好汉劫法场而逃的一命,更在其后来的“梁山夺权”运动中占尽上风。

在群雄闹江州后,宋江被救上了梁山,此时晁盖为了报答当初宋江通风报信的救命之恩,要将山寨之主的宝座让与宋江。而宋江此时的表现可用“狡诈”二字形容,他一面辞让,一面却用眼睛去瞟众人的反应,当他看到阮氏三雄和刘唐脸上均有怒色时,“心中一惊”,马上坚持不受寨主职位。跟随宋江上梁山的虽已有一些弟兄,然而与晁盖旧部比起来尚不占绝对优势,况且宋江只是初上梁山,根基未固,威信未树,仓促间就算坐上了头把交椅,只怕也不会长久。因此宋江选择了继续等待时机。

在此期间,宋江的目标选中了吴用。

吴用本是个不第的秀才,与晁盖不但是挚交,而且还是劫生辰纲时的战友,此后成了通缉犯又一起逃到梁山,可以说是“扛过枪、分过赃”的交情,但是吴用是个很实际的人,在他的身上比较少见古时文人的愚忠,反而多了几分“良臣择主而侍”的明智。宋江上山后,“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局势愈发明朗,迫使吴用必须要在两大势力之间做出抉择。以吴用的知人之明,恐怕很快便看出与晁盖比起来,宋江才是立事之人,因此他的天平开始向宋江倾斜。

小高潮出现在石秀和杨雄投奔梁山时,当晁盖怒气冲冲的要把这两个辱没梁山名声的家伙“斩迄报来”的时候,宋江不失时机地出面阻止,此举可谓一石三鸟之效:既给了石杨二人一个面子,赢得了二人的感激,又给众弟兄留下一个“招贤纳士,大度能容”的良好印象,同时赢得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攻打祝家庄。

本来晁盖要亲自下山打祝家庄,但是精明的宋江巧妙地制止了:“哥哥山寨之主,岂可轻动?小可不才,愿令亲领一支军马,不洗荡得那个村坊,誓不还山。”冠冕堂皇,而且显得忠心护主。但是所谓的“不可轻动”,“不折锐气”,“获得粮草供山寨之用”,“拉李应入伙”云云纯是幌子而已。而此时,吴用也站到了宋江一边:“公明哥哥之言最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恐怕此时的宋江眼前一亮,以他的精明岂会听不出吴用的“弦外之音”?

三打祝家庄之战,其实是宋江为了树立威信,以便日后名正言顺成为山寨之主而进行的一场战争,至于最后大破祝家庄,获得钱粮人马无数那只是附加效果。大胜为宋江赢得了原有兄弟们特别是吴用的“印象分”,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人气,而新入伙的诸如杨雄、石秀、时迁、解氏兄弟和孙氏兄弟等对宋江更是顶礼膜拜,从此梁山的权利之争渐渐向着对宋江有利的方向发展。

起因是因为想占据祝家庄的粮草和战略基地,借口是救人,结果是因为祝家庄的鹄家兄妹而胜利的.

说得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