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什么才叫描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7 20:45:59
老听说描写描写的~但怎么才算是描写呢~
只是把一个简单的话扩充大么?
请举例~
其次,怎么才能写好的描写。
望能详细点回答……= =|||

什么叫描写
描写,是用形象性的、渗透着感情的语言,用绘声绘色的手法,把人物、事物、景物的状态、神态、动态具体真切地勾画出来,使其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器官,以引起某种程度的美感或快感,进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学习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贴切,就是要恰如其分地描绘事物,要符合实际;二是要抓住特征,就是要抓住被描写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的东西;三是要注意描写为表达中心服务,与中心无关的描写不但没有意义,还会影响中心的表现,是不可取的。成功的描写源于对生活的观察,要学好描写,首先要养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认真观察的习惯,做个有心人。有了平时丰富的积累,描写起来就会感到轻松自如了。开始练习时,以想好描写的思路为重点,词语可以朴实一些,逐渐地把重点移到词语上。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要有一定的环境,或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任何人物都有形象。在写文章时,首先对事情发生的环境进行描写,或对文中人物外貌的描述,都是描写式的开头方法。

举例

例1

《乡村的傍晚》是这样开头的:

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空。一片片晚霞,倒映在清澈如镜的小河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不知谁往河里丢进一颗小石子,溅起的浪圈追逐着夕阳的余辉……

例2

从前波兰有个孩子叫扬科。他长得很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解答】

《乡村的傍晚》这篇文章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的傍晚美景,人们恬静而活跃的生活,赞美了大自然和勤劳的劳动人民。文章一开头就对傍晚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描写:晚霞、小河、浪圈、余辉、柳条、春风……多么美丽的景色啊!文章一开头紧紧把读者吸引住了。

例2 选自《小音乐家扬科》。文章写的是一个波兰孩子——从小对音乐入迷的扬科悲惨遭遇的故事。他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8岁做了牧童。他对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很熟悉,把各种声音都听成音乐。由于摸了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最后悲惨地死去。文章开头采用描写式方法,上来扬科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身体瘦弱,脸黑黑的,淡黄色头发和闪闪发光的眼睛,使人觉得扬科虽是个穷孩子,但聪明可爱。和文章后来讲的内容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到穷人家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得不到发挥,最后悲惨地死去,说明剥削制度的黑暗。

描写式开头能把你带入特定环境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描写,或称描绘,已被大多数现代人抛弃,但在为数不多的现代人(作者和读者)之中还保留着它的位置
在汉语中,描绘和描写可通用,也许是由于“诗画本一律”的缘故吧,这正与西方古典修辞学的主张不谋而合。中国人喜欢说“得心应手”,其含义是:靠观察得之于心,靠语言应之于手。得心应手的结果就是描写。程巍既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又有一只善于驱遣语言的手。
一、用主观感受传达物象特征
千姿百态的自然物象显现在我们面前,有如物象在向我们询问它们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当然,对于每一个物象自身来说,一时一地它只有一种存在状态,可为什么不同作家笔下同一物象的特征各不相同呢?关键是他们心灵各异,各自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回答了自然的叩问,写出了自我情感化了的物象特征。这样的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也做到了准确传神、传情,有丰富的内涵,令人回味无穷。例如,同是写小雨,朱自清这样描绘,"如牛毛,如细丝,密密的在人家屋顶上斜织着",宋人秦观笔下却有"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描写,殊途而同归。李清照的"绿肥红瘦"之所以久传于世而不衰,也正是因为这多彩的描绘中融入了诗人强烈而鲜明的主观感受。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思念丈夫的妻子望着弯弯的月亮,对怀中的小孩子说:"月亮弯弯,象个小船。"可孩子却说月亮弯弯,象个香蕉。妈妈与孩子心理各异,语言各传心声,各具神采。
二、探寻描写对象与他物的异同,借彼言此
当我们运用语言去描写一物象时,不要只是孤立单纯的作正面直接描写,要把它与外物联系起来,捕捉它与外物的异同,借助外物特征去间接描绘,丰富语言的色彩和内涵。例如,《绿》中有这样一段: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的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
通过比较梅雨潭的绿与他绿的不同,间接巧妙的描绘了"此绿"的特征。其实,修辞格的使用,也正是通过这一思维过程完成的,学会了修辞,也就掌握了这一方法。例如:"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舞女的裙。""那醉人的绿呀,像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
三、用整体思维统帅全文,巧设结构
这里的全文可以是一段,一层,一篇。就是说在描写过程中,除了做到单个句子生动多姿,还要对描写语言进行有序的组织,使之具有思维的整体性。美的语言缺乏组织,也只能是散珠碎玉,只有串成一体,才能相映生辉。常用的组织方法如下:
分总结合 、动静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虚实结合、主客映衬、正反对照。
例如,《威尼斯》中一段:
"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团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是透明的。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以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酽,会带你到梦中去。"
这段文字,通过远近高低虚实的结合,做到了语言相映生辉,生动传神,色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