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 脚步灵活训练:请问一下上次冰川期的时间和形成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8 21:09:34

全球性气候变冷、温度下降的时期,称为「冰河期」,简称「冰期」。在两个冰河期之间的温暖期,称为「间冰期」。在46亿年的地质时代裏,90%以上的年代是温暖的间冰期。漫长的地质时代中,全球至少历经五次最大规模的冰期,称之为「大冰期」。25亿、10亿和7亿年前的前寒武纪,2亿~3亿年前的古生代末期(二叠纪),四千万年至今的的新生代,各发生过一次延续数千万年甚至亿年之久的大冰期。值得一提的是,新生代大冰期与人类的出现以及现今的文明,有著密切的关系。有不少学者认为,今日还可以见到南北两极广袤的大冰盖,以及分布广泛的高山冰河,所以推论地球现在仍是处於第五次大冰期的地质年代中。新生代最后一个地质年代称为第四纪,在这个地质年代裏全球各地大致同步发生四次冰期,欧洲为群智(Gunz)、民德(Mindel)、里斯(Riss)和玉木(Wurm)四个冰期,但是后来的学者又在群智冰期的冰河沉积物中,又分出更老的多瑙(Donau)冰期。除多瑙冰期外,北美洲同步发生内布拉斯加(Nebraska)、堪萨斯(Kansas)、伊利诺(Illinios)和威斯康辛(Wisconsin)冰期;东方的中国也在同一个时期裏,发生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四个冰期。至於台湾,目前只确定雪山地区在最后一次冰期,也就是7~1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发生过冰河,称为「雪山冰期」。

球所发生的最后一次冰期,距现今人类文明最近的地质年代。末次冰期的地质年代,目前仍有所争议。一般都认为3万年至1万年前的全球性大温降期,就是末次冰期。但是由深海沉积物内氧18同位素的含量高低,以及少数大陆东部山区,与日本、台湾冰碛物的定年,皆倾向7万年至5万年前还发生过一次更大的温降期,虽然这个年代的证据与研究较少,但是冰河学者已将末次冰期年代上溯至7万年前开始。冰河学家都同意1万8千年前是末次冰期的最盛时期,称为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简称LGM),这时欧洲与北美洲的大冰盖扩展至最大范围,在北美洲更可扩展至北纬40度以南区。

作者:太极螳螂 回复日期:2005-3-11 18:52:00

气候是一段长时期的大气状况。由于时间跨度大,所以气候反映的大气状况不同于天气。天气主要指的是一次天气过程,如一次降水天气或一次冷空气活动等。气候则是许多次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一般用降水量或温度等气象要素的统计值表现出来。
气候变化就是这些统计值的变化。在地球大气的历史里,曾出现过几次很大的气候变化。根据地质资料和生物化石的差别,可以判断,温暖时代约占大气历史的90%。温暖时代的气候是十分温暖的。在那时地球上不存在冰雪,甚至在冬季也看不到冰雪。但是,在这样的时代里夏季也不太热。这种情况,使人们想起《圣经》里所描写的“伊甸园“。是适宜生物生长的时代。身躯庞大的恐龙就是生长在这样的时代里。
但是在漫长的温暖时代里却插进了几次大冰河期。在大冰河期的极盛时代,过去的温带这时已变成了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冰河时代虽然比温暖时代短暂得多,但过去曾出现的大冰期也有几千万年的时间长度。
大约在过去200~3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次新的大冰期,叫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的到来对生物界是一次空前的大劫难。很多不能适应寒冷冬季的物种灭绝了,少数能存活下来的物种则增强了抗寒性能与雪性,演变成新的物种。
真可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冰河时代与温暖期的生物品种很不相同,那么遗留下的生物化石也是很不相同的。人们正是根据化石的差异和冰雪与洪水等物理过程留下的遗迹,才得以知道这两种冷热绝然不同的时代是交替轮流出现的。这就构成了万年以上气候变化的主要图景。
应当指出,在冰河期与温暖期的气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各自也包括多次显著的气候变化,只是变化的幅度比冰河期与温暖期的差别要小一些。如在一次大冰期中就有多次回暖,这种回暖期被叫做间冰期。间冰期之间则是冰盛的亚冰期或副冰期。
学术界一般习惯于指出,大约在一万多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消失。近一万多年就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时代,属于冰后期。在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在冰后期之前消失的这次冰河期,究竟能否算是“最后一个“?看起来,还不能这样说,很多学者都认为第四纪大冰期并未结束,结束的只是大冰期中的一个盛冰期,以后还有新的盛冰期的到来。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
第一过去几次大冰期的长度达到几千万年,而第四纪大冰期至今不过两、三百万年,说它已经结束,理由未免不足。
其二现在并不温暖,同冬天全球无冰雪的温暖期说来,现在还是寒冷的。
第三就大冰期的形成原因来说,现在还仍然存在。
关于大冰期形成的原因有许多学说。其中最有物理意义的是海陆的分布。
在20世纪初魏根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他认为大陆是在移动的。这一学说后来又为其它许多学说所证实,已经成为地学界的理论基础。到了现代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已经能准确测定各块陆地和岛屿每年移动的方向与速度,大约移速每年可达1~4厘米。这个速度对我们有生之年的确微不足道。但是对几千万年说来,距离就大得足以惊人。每年1厘米,1亿年就是1000公里。浩瀚的大西洋就是两亿年前因美洲与欧亚非洲走向不同,因而分开和出现的。
因此,人们认为,当大陆挡住了洋流南北交流之时,北方就得不到足够的热量,便会冷却结冰,是形成大冰期的原因。根据这个理论我们看看现在的地球。
现在的南极是一块大陆,温暖的洋流自然无法达到。所以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冰雪世界。在北极,虽然是一片大海,但大部分已被大陆包围。只有大西洋的洋流可以进去,但数量有限。所以这里也成为冰雪世界。这也许就是第四纪大冰期形成的地理条件。
这样的海陆分布在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这就是第四纪大冰期没有结束的理论解释。有些科学家主张气候变冷的根据就是大冰期尚未结束,另一个盛冰期即将到来。但是要谈论冰期,都是上万年的事,误差也会上万年,他们的预言是否属实,要等几万年之后才能证实。

作者:太极螳螂 回复日期:2005-3-11 18:53:00

冰后期的10000多年里虽然气候变化的幅度减少了,但仍然存在着显著地变化。在这一时期里由于人类已经进入文化时代,所以可以通过考古发现的文物推断出当时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在有了文字之后,又多了文字的记载,人们对当时气候的认识更清楚了。
大约在3000年到7000年之前的一段时期,地球是很温暖潮湿的。西安半坡村遗址是6000之前的遗物,安阳殷墟是3000多年前殷商的首都,以后又出现了夏朝首都王城岗遗址等等,都证明了那时的暖湿气候。在这些遗址里发现竹鼠、水牛等亚热带动物的骨骼,特别是在殷墟发现许多野象的遗骨,一片甲骨文中还记载打猎时捕获的一头野象,说明当时河南北部有不少野象生存。王城岗与殷墟有不少用大蚌做的用具,而这样的大蚌现在只能在长江流域生存。这些发现证明了那时黄河流域的气候同现在的长江流域相近。
历史记载,夏禹治水之前洪水泛滥成灾,说明那时雨水很多。应当提到的是,在夏禹的时代黄河下游地势低洼的平原地区,即使常年不下雨也是洪水四溢的。夏禹治水是为了在低洼地区开辟农田,这同后来防洪抗旱是不同的。
在历史上也出现过比现代更冷、更旱的时期。例如南北朝时代就比现在寒冷很多,竺可桢比较了《齐民要术》的记载与现代生物开花、结实的具体时间,发现那时比现在要迟约1个月。那时黄河中下游的气候同现在的北京差不多。近500年也是一个寒冷时期,这是世界性的,国际学术界称之为“小冰期“。
到了近500年之内,各地的地方志就更为普及与详细了。全国有10000多种地方志,从那里可以查到各地每年的气候与年景,以此作为基础,在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的主持下,在20世纪70年代绘制了500年旱涝等级图集,这是世界上年代最长的气候图集,在当前国内外得到普遍的应用。
根据500年资料,500年里最严重的旱灾是崇祯末年的连年大旱。在5级旱涝等级中,5级是10年一遇的大旱,但5级不是平均分布在各个时期的,而是集中在干旱的时段里。在1637年到1641年的5年里,华北地区有5年的平均等级值都超过4级或接近5级。李自成的起义就是发生在连年大旱,人们无以为生的情况下。
1823年(道光三年)的大涝,给清王朝极大的打击。这年的大涝在京城所在的直隶(今京津冀)与全国粮仓的长江三角洲尤其严重。两地不但“平地行舟“,而且经过大臣们的多次考察,直到年末,洪水仍淹没大片土地。这在20世纪未曾出现过。
进入20世纪,不但全国已经建立了一些观测网点,报刊上也常常刊登关于灾情的调查报告。从这时开始,气候的描写才可能更为准确与定量化。
在过去100年里,气候主要可归纳为两个特点。一个是两次明显升温,另一个是降水呈现波动性变化。
第一次升温大约从19世纪的末期开始,全球,也包括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30年代到40年代是气温的最高期。正是在这个时期,世界大战与其它战争频频发生,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战争上,这次升温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
第二次升温到20世纪的80年代就很明显了。90年代更达到了温度的最高期。在我国升温最多的是我国北方,全世界也是在高纬度地区升温比低纬度地区升温明显。在其它各地升温较少,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甚至还有降温。
由于高纬度地区升温多,这就使得南北温度差异减小了。这与大气运动与温度分布不均匀有密切关系。温度差别越大,引起的气流也越强。现在南北温差减小了,自然也就引起气流减弱,从大洋输入大陆的水汽也就减少了。加上升温又引起蒸发加强,所以有的科学家预测在人口稠密的中纬度地区有干旱化的可能。
由于气温升高,气候带向高纬度方向移动,有些不能适应新的气候的物种因此灭绝。气温升高,也影响到海水升温膨胀,大陆的冰雪融化,也使海平面上升。海岸带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带,海水上升和入侵使这一地带受到淹没和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影响加强了。
因此,全球升温被看作是引发许多灾害的祸根,得到科学界高度重视,各种国际科研协作纷纷展开。不少元首和政要也纷纷发表声明,许多国际会议和政府间的协作也接连出台,表现了人们对气候与气候变化从未有过的关心。
近百年降水呈现波动性变化,但旱涝灾害却显著加剧了。在20世纪里,我国出现过3次长江流域特大水灾,这就是1931年、1954年和1998年。这三次大水并不是“南涝北旱“,而是全国性多雨,1998年在松花江还出现特大洪水。但是,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干旱。从1965年开始,华北就进入了干旱期。虽然其中有几年雨水较多,但却未能改变干旱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