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笔画测两人关系:谁能帮我介绍房龙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05:36:01

房龙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
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国人重新发现, 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
房龙的人文主义盛宴
中国出版界对房龙作品的译介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房龙已因《人类的故事》而一举成名.而最早的房龙作品的中文译本也正是《人类的故事》.商务印书馆于1925年出版了沈性仁女士的译本,分上下两册.曹聚仁认定对他思想影响最大的即是房龙,而他读的正是沈女士的这个译本.1927年至1933年间《文明的开端》一书以《古代的人》,《远古的人类》等为名至少出版了四种译本.《》奇迹与人》的译本由黎明书局于1929年出版,书名叫《万能的人类》,伍况甫译.《人类的家园》(即《房龙地理》)1932年刚在美国成为畅销书,次年国内就出现了三个中文译本,其中有傅东华译的《我们的世界》(新生命书局版)及陈瘦石,胡淀咸译的《房龙世界地理》(世界出版合作社版).后来因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对房龙的热情自然也就降到冰点.虽说《艺术》一书在美国再度畅销,但照施蛰存先生的说法,当时"中外消息不通,故无从见到".直到1939年,世界书局从总厂的废墟里找出先前未及印刷的《圣经的故事》的纸样,为房龙的这部旧作出版了中文译本,译者是谢炳文.译者本人此时已不知下落.值得注意的是该译本正文前刊有一封房龙写于1936年11月30日的给译者的回信(影印件和译文),这可能也是老房龙惟一的一次直接面对中国读者.
在这封信中,房龙回答了"为什么写作"的问题.他说:"主要是因为我痛恨虚度时光和徒劳无益的暴虐,由于这两种令人不快的品性都产生于愚昧无知,我便试着写书给普通男女读者和孩子们看,他们会从中学到有关他们所身处的世界的历史,地理和艺术方面的知识."他还希望中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意书中谈及"宽容"的部分("宽容"是贯穿房龙一生著述的重要观念),因为"上帝知道,在如今的世界上对它(宽容)的需要超过了其它的一切",而"最近两年的各种消息不足以表明理性,常识和彼此容忍的精神取得了胜利".当时的欧洲正处于法西斯的威胁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房龙不免对自己的使命能否完成产生了怀疑.他在信中"到底我做到了没有呢"一句的后面连加了五个问号.
在各出版社推出的众多房龙作品译本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北京出版社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出版的两批共14册(收入17种著作)的《房龙文集》,这两批书将房龙一生的重要著述都囊括在内,而且房龙自绘的插图也都保留了下来.如今两批书合在一起再版,给人以更加真切的整体感.这真像是在读者面前摆下了一桌真正房龙风味的丰盛宴席.由于房龙作品所包含的思考和研究深深扎根于欧洲人文主义的传统,我们不妨称其为"人文主义的盛宴".
钱满素女士在北京出版社的《房龙文集》的总序中说得好:"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写作",他"不是深奥的理论家,但却未必没有自己的体系和思想",他的著述"选择的题目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
(《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6日)

房龙简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学业。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1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1912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是一个用文学家的手法讲述科学的人,一位擅用妙不可言的语言精灵般地再现历史、科学画面的人,他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个年代的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国人重新发现,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房龙以他生动、幽默的语言,静辟而睿智的论述,把枯燥的历史在读者脑海中定格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价值。他的独特视角、他的博爱之心、他的深刻思想、他的多才博学……众多的因素使他的作品对于经历半个多世纪后的人们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他倡导的理性、宽容、进步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每一部作品中,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问题的深深思考。

威廉·亨德里克·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
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故事》(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圣经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房龙的部分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当时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史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国人重新发现, 引起读者的热烈反响。

是历史学家

去baidu上baidu一下吧

美国经济学家。

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