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伦商标侵权案:分帐影片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0:54:04

197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曾经以293亿观众人次创下世界纪录, 中国电影市场陷入低谷是1993年前后的事情。

  1994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非常箫条。当时在中国惟一负责全国电影发行和电影进出口的中影公司更是入不敷出,资金时常上捉襟见肘。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打报告,提出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帐形式,进口最新的一流的外国影片,而不是此前一直实行的以买断方式进口过时的、三流的外国影片,以发行的收入来保证中影公司完成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电影事业的任务。

  1994年年底,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批准了这个建议,提出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片。当时为区别以前的进口影片,社会上有人将这10部影片称之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称于是流传开来,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叫法。

  美式分帐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和输出国。当中国电影市场向世界开启大门伊始,山姆大叔就挥着HOLLYWOOD大旗急不可耐地出现在国门前。

  1995年随着进口大片的引进,自然也引入了美国的分帐制。分帐的大体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这个比例据说跟美国的分帐比例大致相同,区别只在于,在美国,拷贝制作费用和用于发行的宣传费是由发行方承担的,而在中国,这些费用全由制片方负责。这样的分帐比例对制片方是较不利的。

  更糟糕的是,电影院普遍地隐瞒票房。卖票收入是直接由电影院控制的,电影院说多少就是多少,制片方很难控制。在安徽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某个片子投了10多个拷贝,演了好长时间,到后来算帐的时候人家说只有3万元的票房,制片方只能拿到1万元,连拷贝费都不够。

我理解好象是引进的电影引进方和出品方分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