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悠居网:睡眠不足会怎么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5/12 01:04:11
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黑眼圈,困,没有精神

相关资料:事实上我们对睡眠的作用了解甚少

人类早就登上了月球,甚至对几十万光年以外的事情有了解,但对我们自己每天想不干都不行的一件事——睡觉,却了解甚少。

亚理斯多德认为“睡眠是为了冷却头脑的蒸气”。这话听起来有点傻,但确实,现代关于睡眠的见解也聪明不到哪里去。解释睡眠和梦境的科学和神话著述真是汗牛充栋。谁也不能否认睡眠是必需的,但是对人类和动物所作研究并末证明剥夺睡眠能对人或动物造成永久性生理损害,只是可以发生暂时性神经精神性改变,这与人们过去的认识有很大不同。

至今还没有一种学说可以令人信服地解释人究竟为什么需要睡眠。当前所进行的有关睡眠的研究和认述都是非常初步的。由于一个人生命历程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所以睡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谕的,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要解决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对睡眠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医学大致认为,睡眠是恢复精力所必须的休息。它作为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通常发生在躺在床上和夜里我们允许自己休息的时候。与觉醒状态相比较,睡眠的时候人与周围的接触停止,自觉意识消失,不再能控制自己说什么或做什么。处在睡眠状态的人肌肉放松,神经反射减弱,体温下降,心跳减慢,血压轻度下降,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胃肠道的蠕动也明显减弱。这时候看上去睡着的人是静止的,被动的,实际不然,如果在一个人睡眠时给他作脑电图,我们会发现,人在睡眠时脑细胞发放 的电脉冲并不比觉醒时减弱。这证明大脑并未休息。正如一座夜间的蜂房,外表看上去蜜蜂都已归巢休息,但实际上所有的蜜蜂都在为酿造蜂蜜而通宵达旦地忙碌。

 

睡眠是大脑的机能

我们能够支配自己的睡眠

如果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哪么,睡眠也是人脑的机能。我们说话,走路,吃饭,是我们大脑中特定的运动中枢的机能,我们感觉到冷、暧、疼、痒是我们大脑中特定的感觉中枢的机能。同样对于睡眠,仍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动机能。睡眠不是像我们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被动过程,现在认为它是一种主动行为,而且被非常精确地控制,并不是简单的没有觉醒。但是人们至今并没有发现有一个固定的睡眠中枢。

睡眠机制和广泛的脑活动有关。人的中脑中存在一个结构叫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当然要比我们这个电脑网络复杂得多。如果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在大脑皮层的作用下,产生抑制,就进入了睡眠。而大脑皮层是我们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所以说睡眠是受我们的意识控制的,也就是说,如果睡眠发生,必定是我们想睡,如果我们不想睡,我们也可以控制住自己不睡,就像我们村上有一个家伙玩电脑游戏三天三夜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而不知疲劳。当然,大脑皮层对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控制能力各个人是不一样的,控制的失调,就产生了各种睡眠紊乱,如失眠。

睡着了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们还会醒来,因为我们当然不会永远睡下去。那么,睡眠是怎么结束的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生物钟,可能和一个叫松果体的神经核团有关,这是人体内的一个天然时钟,它以24小时为一周期,其精确度可达1%,每天的误差不超过5分钟,这就是许多人在闹钟响之前就醒来的原因。除了生物钟唤醒睡眠外,外界或内在的较强刺激也有同样的作用。如强光,强声,作用于内感受器而产生的尿意、便意,都能使人醒来。

 

 

 

不平静的夜

睡眠时,我们想不做梦都不可能

睡眠时我们虽然与周围的接触基本停止,但事实上,大脑的新陈代谢并未减低,如果这时候作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我们发现,脑电图也非一条这线(如果是一条直线,排除深度麻醉,那肯定是脑死亡),根据脑电图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成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个期。在睡眠中,这两个期只要睡眠时间足够长,总是交替出现。

慢波睡眠期(the period of slow wave sleep)这一期中脑电图呈慢波,眼球没有活动。是从有睡意到深度睡眠的阶段,又可分为4个期。这一期一般不做梦。

入睡期(Ⅰ期) 刚刚睡下时,有睡意,脑电图就开始有变化,α波减少,出现θ波,脑电图波型平坦。这一期有时叫做“过渡睡眠”,因为它标志着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此期非常易于唤醒。

浅睡期(Ⅱ期) 此期α波完全消失,出现锐形尖波。这一时期最容易睡来,患有失眠的人往往在多次这一时期醒来,而不能顺利进入下一期。

中度睡眠期 (Ⅲ期) 睡眠又深了一些,脑电图上间断出现梭形爆发波,这一期意识消失,容易醒来,此期约持续1小时左右。

深睡期(Ⅳ期) 持续约30分钟,这一期很难醒来。脑电图呈高电压圆顶的δ波。深睡期过后,就进入下一期,快波睡眠期。

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S)期,又称快波睡眠期(the period of rapid wave sleep) ,因为这一期最显著的特点眼球在快速运动。脑电图的变化和初入睡时相似,呈θ波。这一期较深睡期还难以唤醒。如果这时候你硬是要唤醒他,哪么我的朋友弗洛伊德先生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因为大约有80%的人会绘声绘色地说出作梦的细节。除眼球运动外,手部、面部的肌肉出现不规则的收缩,骨骼肌松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呼吸不均匀,瞳孔时大时小,心率与血压不稳定,脑血流量增加。男子阴茎勃起,女性阴道壁允血。说梦话,做恶梦,遗尿,遗精等,也多在此时发生。

以上两种睡眠状态是周期性出现的。先出现慢波睡眠,在开始90-100分钟内,通过慢波睡眠期的四个阶段后,又回到2期,再继以快动眼睡眠,15-20分钟后,又回到慢波睡眠。夜间快动眼睡眠逐渐增多,但在成人整个睡眠时间里,平均约占据25%。

 

 

睡眠、梦与记忆关系

快动眼睡眠与记忆密切相关

我的朋友克里克先生(Crick),曾经因阐明DNA双螺旋结构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个家伙是也。他提出一种人在快动眼睡眠时“反向学习”的观点。他认为大脑储存的信息过多时,传递就会发生问题,做梦则可以消除近期记忆中的无用的信息,并使近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有点像Win95中的磁盘扫描程序,到晚上将我们的大脑扫一扫,看看有没有错误,有的话就改一改。但克里克先生早出生了几年,没有玩过电脑,他是这样解释的,人睡觉后,从中脑中的网状结构发出的短期记忆信息提取出来,发送到枕叶,于是梦就开始了,无价值的信息就被删除了(不知怎样进行筛选)。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就做一个备份,保存到大脑皮层的颞叶和顶叶,长期记忆就这样形成了。
尽管克里克先生的观点还没有得到最后证实,但在剥夺动物快动眼睡眠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记忆明显减退。

 

 

睡眠的生化机制

一种称为δ-睡眠促进多肽的物质

人吃了安眠药后,就会昏昏欲睡,这是由于某种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作用于大脑中的睡眠中枢。有的科学家就设想,动物在持续觉醒过程中,是不是体内会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当这种化学物质聚集到一定浓度时,睡眠就发生了。

有的人就是喜欢对事情刨根问底,这些人就是科学家。1910年有个叫Pieron的人,将狗剥夺睡眠150-293小时(不知他老人家要费多大力气),然后将狗的脑脊液(我们的大脑其实是泡在一种液体中,大脑周围的液体就是脑脊液)抽出来,注射到醒着的狗的脑室中,结果,Pieron先生的力气没有白花,被注射的狗睡着了,这证明了体内确实有一种促进睡眠的物质。后来的许多科学家,如Monnier,以及我国学者刘世熠等,不知又费了多大的劲,终于提取出一种称为δ-睡眠促进多肽(δ-sleep-inducing-peptide)的物质。这种物质如果将来能大量生产,将会是一种很少副作用的安眠药。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沁明显增加,尤其在慢波睡眠的第3、4期,所以说,睡眠还与我们长个子有关。这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婴儿特别需要睡眠。

 

睡眠时间

就和各人的饭量不一样,各人所需的睡眠时间也是不同的

有一年,我的老师孔丘先生在鲁国办了一所大学,他的得意门生,文学课代表,宰予先生,有一次吃过午饭,闲着没事,又觉得困倦,倒下便睡了。孔校长这天正好巡视学生宿舍,看见宰予在睡觉,便大发脾气,拎着宰予的耳朵就骂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他老人家这一骂不打紧,害得他的不知多少徒子徒孙们从此不敢睡午觉,如董仲舒先生,曾国藩先生等,盖怕孔校长揪耳朵也。

其实,睡午觉并不是偷懒的标志。据有人研究,睡个午觉,哪怕只有15到30分钟,都可大大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其功效甚至超过三杯浓茶。

每个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是大大不同的,平均大约是8小时,有的人可能需4至5小时就够了,健康人中大约有10%属于这种情况。有15%的人睡眠超过8小时甚至更多。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睡眠时间也不一样,刚出生的婴儿每日需睡16小时以上,随着时光的推移,小孩长大的过程中,睡眠时间逐渐减少,青年期约需8小时,比成年人相对长一些;成年人阶段,每个人稳定在其特有的睡眠习惯上;一般进入老年期后,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如如果成年人或老年人的睡眠多于10小时或少于4小时,则应考虑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需到医院检查检查。此外,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由于生理状态的变化,所需的睡眠时间也会有所增减。如女性的月经期睡眠时间可能会多一些,孕妇常常需要每日超过10个小时的睡眠。重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后睡眠时间一般延长,而过度的脑力劳动却常常使人睡眠减少。所以说,人究竟需要多少睡眠时间,不可一概而论。

孔校长年纪大了,当然睡眠时间减少,睡不着午觉,臭骂了宰予一顿的确没有什么道理。假如他老人家办公室里装了一台电脑,并且上因特网,玩玩三打不留(www),而且一不小心看到了我的文章,恐怕他的观点就要改变了。

顺便提一下,睡眠不但要求一定的数量,质量也很重要,质量好的睡眠,醒后精力、旺盛,头脑敏捷。而有的人睡眠质量很差,不是多梦就是早醒,这种睡眠就是很长,白天还是没精打采。

 

睡眠剥夺试验

睡眠不足会对人产生什么影响?
 

假如让人10天10夜不睡觉,将会发生什么?1910年Pieron先生为了验证动物体内可以产生一种“内源性的促睡眠物质”,就曾经使一条可怜的狗293小时不睡觉。在他老人家之后,1966年,一名23岁的日本男青年自愿不睡觉,他硬撑了101小时。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利用自愿者进行了多次长达200小时的睡眠剥夺试验。这些试验的最后结论是,剥夺睡眠的后果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这些被剥夺睡眠的人身体上几乎没有发现有什么损害,比较严重的问题的精神上或心理上的,如出现严重的疲劳感,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记忆力下降,严重的可出现幻觉,如幻听、幻视等。而有的人只是表现为特别贪吃,导致体重增加。
睡眠剥夺尽管可以引起上述的心理异常,但只要让受试者痛痛快快地睡上10来小时,就能基本上完全恢复。如果对受试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发现,在恢复睡眠的最初几个晚上,先是慢波睡眠的时间增加,而快动眼睡眠并无明显增加,连续几天的慢波睡眠增加后,快波睡眠也开始增加。这就证明,慢波和快波睡眠各有功用,不可相互替代。
为什么要进行睡眠剥夺的研究,其目的就在于认识睡眠不足可能对人产生的后果。例如慢波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而白天进行重体力劳动的过度疲劳的人,慢波睡眠时间延长,可能与其体内蛋白质合成加速和体力恢复有关。快波睡眠期间脑血流增加,婴儿脑发育迅速,快波睡眠期明显较长,表明此期睡眠与脑的发育成长有关。所以婴儿睡眠不足,不但影响身体生长,而且有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成年人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其体力恢复,更不利于心理健康。老年人的睡眠不足,可能会加速脑的衰老。所以说,良好的睡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

通常都说“睡眠充足孩子才能长得高”、“孩子在睡觉中长个”,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第一,睡眠有促进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人的脑垂体前叶所分泌的生长激素,与人的生长关系密切。它直接作用于机体的组织细胞,促进机体生长。生长激素尤其能加速软骨的生长,使人长高。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天中,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分泌,白天分泌得很少,并且白天的分泌也多是在人打瞌睡的时候进行的。在人的一生中,少年儿童时期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生长激素在入睡初期的深度睡眠时分泌最多,这个时候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的浓度达到最高值。如果减短了睡眠的时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就会减少,身高的增长也就必然受到影响。

第二,睡眠有利于骨骼的生长。白天的时候,人的身体基本是保持直立的,尤其是站立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几乎全压在下半身上。到了晚上,人平躺在床上,下半身从纵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脱,骨骼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生长。

第三,人体合成身体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只有在睡眠和休息的时候才能很好地完成。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做后盾,有的父母虽然给孩子吃了很多有营养的食品,但是睡眠不足,营养素不能很好地合成,身体也不能有效地吸收,也起不到促进生长的作用。

所以说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良好的睡眠,是长得高的一个重要条件。

科学的研究与事实已经让人类社会觉醒,开始意识到睡眠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让人睡个好觉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IFMHN)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WWPSH)已经来到中国,并于2002年3月21日举办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睡眠日,提醒人们关注睡眠健康。

二、孩子每天需要几小时的睡眠?

对于睡眠的需求,不同的年龄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幼儿园的孩子与小学生不同,小学生和中学生又不同。即使是同年龄的孩子,具体到每个人,可能也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因为睡眠对于少年儿童的特殊意义,所以一般应让他们的睡眠时间达到一般值。

(一)睡眠需求时间有差异

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就和人的饭量一样,是不相同的。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他每日平均所需的睡眠时间是8小时,有的人可能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有的人却需要睡8小时以上才能得到满足。

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对睡眠的需求时间也不同。1- 6个月的婴儿需要量约为16-18小时;7- 12个月需要量约为14-16小时;1-3岁需要量约为12-13小时;3-6岁需要量约为12小时,小学生约需要10小时。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睡眠的需求时间在减少。

(二)小学生需要满足每日10小时的睡眠

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对于睡眠的需求要多于成年人。

是不是让孩子睡得越多,孩子的身体发育就越好,学习也就会更好呢?回答是否定的。睡眠的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无限制地增加人的睡眠时间,既浪费时间,对身体也不利。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成年人随睡眠时间的延长,心脏病突发和脑卒中致死的比率增加。因为睡眠时血液循环缓慢,不仅影响新陈代谢,还增加了心脏和脑内“污垢”的沉积。所以,确定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要兼顾生长发育和学习效率,时间要适度。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这个时期促进他们生长的除了生长激素外,还有性激素,所以他们的生长不再完全依赖于生长激素,睡眠时间比起小学生来可以相对减少一些。但是他们又处于一生中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一个生长的“暴风骤雨”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所以充分的休息是必需的,睡觉时间不能和成年人相同。保证每天9小时的睡眠是一个具体的指标。

对于小学生来说,保证每天10小时的睡眠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我国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睡眠问题,在这方面早就做过一些具体的规定。

国务院1951年8月6日《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的决定》中就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做出了规定:学生每日的睡眠时间:高等学校8小时;中等学校9小时;小学生10小时。夏季酌量增加午睡时间。

教育部、卫生部1979年12月6日《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规定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 中学生9小时。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卫生部发布实行《卫生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学校应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份文件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学生的睡眠时间,但是规定了不能超过的学习时间,也就等于规定了休息时间。

这些规定,是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需求的,是依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由一批医学、卫生专家参与制定的。

(三)您的孩子每天睡几个小时?

睡眠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如此重要,国家对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也有了规定,少年儿童的睡眠状况又如何呢?

“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床最早的人是我,睡觉最晚的人是我,昏昏沉沉的人是我,迷迷糊糊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这是孩子们给自己画的自画像。也写实性地描绘出了他们的睡眠状况。

1997年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以“让孩子几点钟上床”为题就孩子的睡眠问题进行讨论。其中刊登了一位母亲赵莉写的以《救救孩子》为题的一篇文章。她写道:睡眠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相当重要的,尤其对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讲更是头等大事。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为了保证我们能有足够的睡眠,老师放弃自己的午睡时间,每天检查我们是否在家睡午觉。如果发现谁在外边玩,不按时睡午觉,马上进行批评,督促进屋睡觉。回想起来那是多么温馨的一幕啊!

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不能够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更谈不上睡午觉。我的儿子在北京的一所小学读书。由于学习紧张,睡眠不够,他经常是晚上作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上下眼皮打架。每天的作业虽然还称不上很多,但是加上各科要改错,甚至被称之为“惩罚”性的抄多少遍,弄得孩子学习缺少了主动性,造成了恶性循环;每天先改错题、错字,再敷衍了事地写完当天的作业,经常熬到晚上10点多钟。第二天早晨6点多钟,就要叫他起床。每天当我看到他从睡梦中被叫醒,眯缝着那一双朦胧的眼睛,连早饭也来不及吃,背上沉重的书包离开家的那一时刻,心中总有说不出的难受。临到考试前,他为了多复习一些东西,甚至熬到深夜。有几次,孩子用恳求的目光求我:“妈妈,我想睡觉”。作为母亲,何尝不想让孩子早点进入梦乡?

睡眠能够促进儿童身体生长,睡梦能够实现他们在生活中实现不了的美好愿望。可是,现在孩子们这一点点要求都不能给予满足,还谈什么关心祖国的下一代?谈什么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母亲,我恳切地希望能够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不要让分数剥夺孩子们的睡眠权利!救救孩子吧!

这位母亲所描述的孩子睡眠缺乏的情况并不是只存在于她儿子的身上,而是存在于孩子们当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同期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刊发了由孙云晓、曹萍做的一份调查报告。他们通过对北京市千名小学生的睡眠状况的调查发现:当问到“你在学校里是否有困的感觉”时,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肯定率几乎直线上升:二年级64%;三、四年级50%;六年级90%;初一年级79.5%;初二年级80.4%;初三年级达到90%。

约33%的五年级小学生晚上10点以后睡觉,早6点—6点30分起床的占43%;16%的六年级小学生凌晨才能上床。

1999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大型调查,对6岁至14岁的城乡少年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9小时睡眠标准,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占8.2%;7小时的占12.6%;8小时的占26.1%。

2002年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年会公布调查结果:有近60%的少年儿童每天睡眠在8小时以下,其中13%仅为6小时至7小时,8%在6小时以下。

从1997年到2002年,少年儿童的睡眠不足问题一直延续下来。面对孩子,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双双渴睡的眼睛。

让我们看一看孩子们描述的他们的生活:

小童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一放暑假她就开始睡大觉,她这么做是有计划的.她说:“我要把下个学期的觉先全睡完,开学就不会当瞌睡虫了。”她就读于北京某中学,从预备班开始,学校就有规定:每天上午7点到校,中午休息时间要自习,下午5点才放学。这意味着小童每天必须6点前起床,换两辆公交车去学校。小童告诉记者,“由于早晨实在太困了,经常是坐上车就一路睡到了终点站,好几次都是别人把我叫醒的。”她还常常在课堂上睡着了。有时,自己觉得坚持不住了,她就主动跟老师要求站起来听一会儿课。好在她的个子比较高,坐在后排站着倒也不妨碍别人,要是坐在第一排,她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这学期一开学,她就要升入初三了。她一脸无奈地说:“我妈妈早就跟我说这是最重要的一年,一定要冲一冲,考上重点高中。妈妈还说姑姑家的哥哥上初三的时候11点前从来没睡过觉,听妈妈那口气,到时候恐怕老师想让我们早睡都不行,唉,能睡6个小就不错了。”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多少像赵莉女士的儿子一样的小学生,又有多少像小童一样的中学生。

孩子是需要睡觉的,孩子又是渴望睡觉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睡眠不足?

从孙云晓、曹萍所做的调查统计数字看,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作业多、习惯不良、来人和家里人看电视干扰、学校离家远、学校要求要早到校等。

作业多 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都把作业多列为影响睡眠的第一因素:四年级16.5%;五年级26%;六年级95%;初一40%;初二43.5%;初三57%。这些作业一方面是学校老师布置的,也有55%的六年级小学生说,许多作业是父母布置的。

习惯不良 对于孩子睡眠时间不足,有些父母说并不是老师留的作业多,导致孩子每天写作业要写到很晚,而是孩子写作业的动作太慢、拖拉。孩子要开始写作业了,事情也就来了,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削铅笔,浪费的时间远远大于写作业的时间。写作业,写得特别慢,写了擦,擦了写,半天完不了一道题。结果作业每天都要磨蹭到很晚才能写完。

来客人干扰 一些家庭尤其是居住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家里来了客人,容易对孩子造成睡眠干扰。因为这个原因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的一年级为20%;二年级为20%;三年级为42.5%;四年级为12.8%;五年级为21.8%。有的父母不注意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休息条件,经常召一些人来家里打牌,每天要打到夜里十一二点,吵得孩子无法睡觉;有的父母自己晚上长时间看电视或是录像,让孩子的睡眠不安稳,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上学路太远 近年来,由于许多父母都想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自己家附近又没有理想的学校,只好给孩子选择了离家很远的学校。孩子为了准时到校,就必须早起床,睡眠时间就不能保证。初一学生中有13%抱怨上学路程太远。

学校要求到校太早 学校虽然安排的上课时间并不太早,但是很多学校要求学生早到校早读,还有一些学生有一些特殊的任务,如体育队的训练、鼓号队的活动等;有一些班主任对自己班的学生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学生的到校时间就越来越早。

在造成孩子睡眠时间不足的主要原因中,有两个原因与学校有关:作业多、要求到校的时间早;另三个因素与家庭相关:习惯不良、来客人干扰、上学路太远。

所以解决孩子的睡眠不足问题,需要父母的努力、学校的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的睡眠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并且在寻求解决的办法。

在2001年召开的“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呼吁出台硬性规定,让孩子晚半小时到校;有代表甚至要求立法,以保障学生必不可少的睡眠。

2001年3月8日,北京市教委对中小学生作息时间提出了硬性要求:在到校时间上,小学生不早于7时50分,中学生不得早于7时30分。在离校时间上,小学生一般不晚于16时30分,中学生不晚于17时30分。在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上,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还要求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的书面课外作业量一般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一般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一般不超过1小时;中学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

在2002年广州市第八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林力源等代表联名提出了议案,指出学生早上到校时间太早,会导致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把学生的到校时间改在早上8点以后。广州市教育局已就学生上学时间问题向各区县级市所属有关学校发出了征询意见。

天津等城市也已经或正在考虑改革的办法。

三、充足的睡眠,是获得好的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这并不是说孩子只要睡得好,学习成绩就一定好,而是说,如果孩子的睡眠长期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会学习好。

(一)睡眠的分析

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睡眠的过程。

睡眠时我们虽然与周围的接触基本停止,但事实上,大脑的新陈代谢并未减低,如果这时候做脑电图,我们就会发现,睡眠中的脑电图并非是一条直线(如果是一条直线,排除深度麻醉,那肯定是脑死亡)。根据脑电图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成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两个期。在睡眠中,只要睡眠时间足够长,这两个期总是交替出现。

慢波睡眠期(the period of slow wave sleep) 这一期中脑电图呈慢波,眼球没有活动,是从有睡意到深度睡眠的阶段,又可分为4个期。这一期一般不做梦。

入睡期(Ⅰ期) 刚刚睡下时,人一有睡意,脑电图就开始有变化,α波减少,出现θ波,脑电图波型平坦。这一期有时叫做“过渡睡眠”,因为它标志着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此期非常易于唤醒。

浅睡期(Ⅱ期)  此期α波完全消失,出现锐形尖波。这一时期最容易醒来,患有失眠症的人多在这一时期醒来,而不能顺利进入下一期。

中度睡眠期 (Ⅲ期) 睡眠又深了一些,脑电图上间断出现梭形爆发波,这一期意识消失,容易醒来,此期约持续1小时左右。

深睡期(Ⅳ期) 持续约30分钟,这一期很难醒来。脑电图呈高电压圆顶的δ波。深睡期过后,就进入下一期,快波睡眠期。

快动眼睡眠期(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S) 又称快波睡眠期(the period of rapid wave sleep),因为这一期最显著的特点是眼球在快速运动。脑电图的变化和初入睡时相似,呈θ波。这一期较深睡期还难以唤醒。这一时期,除眼球运动外,手部、面部的肌肉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肌肉松弛,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因而出现呼吸不均匀,瞳孔时大时小,心率与血压不稳定,脑血流量增加。说梦话,做噩梦,遗尿,遗精等,也多在此时发生。

以上两种睡眠状态是周期性出现的。先出现慢波睡眠,在开始90-100分钟内,通过慢波睡眠期的四个阶段后,又回到2期,再继以快动眼睡眠,15-20分钟后,又回到慢波睡眠。夜间快动眼睡眠逐渐增多,在成人整个睡眠时间里,平均约占25%。

慢波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而白天进行重体力劳动过度疲劳的人,慢波睡眠时间延长,可能与其体内蛋白质合成加速和体力恢复有关。快波睡眠期间脑血流增加,婴儿脑发育迅速,快波睡眠期明显较长,表明此期睡眠与脑的发育成长有关。所以婴儿睡眠不足,不但影响身体生长,而且有可能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成年人睡眠不足,不仅影响其体力恢复,更不利于心理健康;老年人的睡眠不足,可能会加速脑的衰老。

(二)睡眠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睡眠专家认为,睡眠过程是大脑生成记忆蛋白的过程,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

许多人都知道,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脑力。最近,哈佛大学的医学报告显示了睡眠有增强记忆力的功效。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学习一种技能时,如果能够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的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研究人员让62名接受实验的志愿者用自己不经常使用的手:左撇子用右手,右撇子用左手。这些人被要求按照实验要求又快又准确地在电脑键盘上重复打出一定顺序的字母。其中有一组志愿者在早晨接受技能训练,经过12个小时后,再让他们继续训练,结果发现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2%;另外一组志愿者在晚上接受技能训练,在这些人美美地睡上一个晚上后,他们的动手能力竟然提高了20%。

克里克先生(Crick),曾经因阐明DNA双螺旋结构获得诺贝尔奖。他提出一种人在快动眼睡眠时“反向学习”的观点。他认为大脑储存的信息过多时,传递就会发生问题,做梦则可以消除近期记忆中的无用的信息,并使近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这有点像Windows中的磁盘扫描程序,到晚上将我们的大脑扫一扫,看看有没有错误,有的话就改一改。但克里克先生早出生了几年,没有玩过电脑,他是这样解释的,人睡觉后,把从大脑中的网状结构发出的短期记忆信息提取出来,发送到枕叶,于是梦就开始了,无价值的信息就被删除了。有保存价值的资料就做一个备份,保存到大脑皮层的颞叶和顶叶,长期记忆就这样形成了。

尽管克里克先生的观点还没有得到最后证实,但在剥夺动物快动眼睡眠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记忆明显减退。

(三)睡得好才能学得好

“睡得好才能学得好”是一句俗语。美国科学家近日指出,他们对人和动物的实验再次证明了这句话是正确的。他们说,人在睡眠中可以“温故而知新”。

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马戈列施教授近日在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的年会上发言说:“现代生活破坏了人们的睡眠,这实际上严重影响了人学习的潜力。”他说“你学得怎么样既不取决于你到哪里去学,也不取决于你的父母为你做了什么,它取决于你睡得如何。”

事实也证明了睡眠对于学习的重要。

2002年,上海市少工委在1700多名少年儿童中展开调查,调查显示,有21%的孩子“六一”儿童节最想要的礼物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孩子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和参加各类培训班上,他们延长学习的时间,减少睡眠时间,放弃了课余的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一心为了学习。但是据记者陈默的了解,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并没有大的长进。一位四年级的班主任告诉记者,父母为孩子布置的功课往往是学校布置的作业的好几倍。不少孩子不仅晚上的时间被占用,双休日也被各类兴趣班排满。中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被以下内容占用:

小学生:校内功课0.5小时/天;家庭作业2-3小时/天;看电视0.5-1.5小时/天;各类兴趣班3-6小时/周。

中学生:校内功课1-2.5小时/天;家庭作业2-3小时/天;看电视0.5-2.5小时/天;提高班2-4小时/周;各类兴趣班3-6小时/周。

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学习的时间也很长,但是让不少父母感到困惑的是:孩子似乎整天都埋头于功课、课本,成绩却老是上不去。

实际原因在于,孩子这样的学习,很多是无效学习。

有三种情况被学者判为“无效学习时间”:

睡眠不足 如果孩子的睡眠少于8-10小时,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记忆力和思惟活跃程度,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发育。为了让孩子多做题而牺牲孩子的睡眠时间,一是孩子晚上的学习效率不会高,形成大量的无效学习时间;二是由于晚上睡眠不足,孩子白天上课在课堂上打瞌睡,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随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教师讲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吸收和理解,孩子的学业怎么可能好!

压力过大 父母为了望子成龙往往导致拔苗助长。想让孩子多学,反而使孩子厌恶学习。有了这种情绪,孩子往往下课不愿意回家,回到家后不愿意做功课,做功课的时候,也是精力不集中,磨磨蹭蹭,学习效率很低。有研究表明,一个情绪积极的孩子的学习效率,是带着厌学情绪孩子的3倍以上。

重复学习 许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学习的实际状况,也不了解补习班的情况,就盲目地将孩子送到补习班,造成孩子的重复学习,浪费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影响孩子学业的几大因素中,睡眠不足、孩子的头脑不清醒是第一大因素。北京师范大学的高影君副教授在接受我的采访时,曾对我的“睡眠不好,是否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的提问做了肯定的回答。她说长期睡眠不足,脑功能就会下降,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提高。

充足的睡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保证睡眠,有利于提高听课和学习效率。专心致志地做一个小时的功课,远胜于昏昏欲睡地做三个小时。

高影君教授提醒您:当孩子学习的时候打哈欠,眼皮也耷拉下来了,这就是大脑发出的它已经累了的信号,这时就要让孩子休息了。洗洗脸用冷水刺激让大脑清醒是违背用脑规律的,只能起一会的作用。

长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