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足球场地建设规划:郑扳桥艺术上的三绝是哪三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2:09:27

诗书画三绝

  郑板桥(1693—1766),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泰州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作七品县官。兼擅诗、词、曲、文、联、印、书、画,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名世。

  童年、少年、青年

  郑燮先世居苏州,明初迁居兴化。曾祖新万,字长卿,庠生。祖湜,字清之,儒官。父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生母汪氏,继母郝氏。
  郑燮生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十月,时令“小雪”。按兴化民间风俗,“小雪”为“雪婆婆生日”,燮与“雪婆婆”同时降临人间,全家都很高兴。故根据《尚书·洪范》篇中“燮友克柔”字句,祖父和父亲为他取名燮,字克柔。又因所居附近有座木板桥,故后来郑燮自号板桥。

  郑家人丁不旺,燮又是长房长孙,他出生后家人欣喜之余又有些担心,生怕夭折,就取个乳名“丫头”。因脸上有几颗淡淡的麻子,故又俗称“麻丫头”。

  郑燮出生时家境已陷入贫困,仅靠祖产田和少量地租维持全家生活。后来,父亲岁科两试一等取得廪生资格,每月向官府领取廪膳,生活才得以改善。可好景不长,燮三岁生母汪氏病故,全靠乳母费氏照料。费氏为祖母侍婢,勤劳、善良、慈爱,仁厚,时兴化水灾、大饥,郑家养不起婢仆,费氏舍不得郑燮,三顿回家吃饭仍到郑家操持家务。

  汪氏病故后,父亲娶继室郝氏无子,视燮亲出,照料如生母。故郑燮后来回忆说:“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十年操家足辛苦,使我不足忧饥寒。”(《七歌》)

  父亲立庵品学兼优,他考上廪生后在家开私塾,郑燮随父就读。外祖父汪诩文亦博学多才,隐居不仕,对外孙非常关心,常指导读书、作文,故郑燮自称“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

  郑燮幼时读书似无过人之处,且因相貌不美同学都瞧不起他。但他自尊心极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同时对看不惯的事物敢于直言,甚至怒斥,因而同学家长都告诫子弟不要和他往来。他学习“精”、“博”结合,尤重于“精”。经、史、子、集无不涉猎,重点文章节则反复诵读,且惜时如金。二十一史中他最推崇《史记》,认为《项羽本纪》描写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这围几段最精彩。他对孔、孟很敬仰,但对朱熹空谈性理看不惯。他学习注重“切于日用”,做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对杜甫、白居易、陆游等诗人的诗,特别爱读。

  除师法自然外,郑燮也重视继承传统。他从唐代墨竹画的开创者箫锐到清初石涛,都作了研究,苏轼、文同、徐渭等,都是他敬仰的大师。后来,他到仪征毛家桥读书,毛家桥多竹,又为他画竹提供了条件,并与竹结下不解之缘。从此,他“无竹不居”,竹成了他绘画最重要的题材。他爱画竹,更爱竹的品格,竹的傲岸不屈、劲节虚心,也就成了郑燮人格的写照。

  康熙五十一年春,郑燮回到兴化,从陆震学填词。陆指导他先学婉约派柳永、秦观,再学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认为诗与词不同,以婉丽为正格,以豪宕为变格,练习时要千斟万酌以求一是。从后来郑燮的词作看,二者兼有。

  康熙五十四年,郑燮与徐氏女结婚。生一男名犉,早夭,又生两女。为养家糊口,他被迫到仪征江村设塾授徒。但没有功名,不被人看重,且人不敷出,因思作画卖画。当时的扬州扼南北漕运咽喉,大批盐商聚集,为其繁荣和文人墨客施展才华提供了条件。于是郑燮又到扬州,边读书作画卖画,以等待进身机会。

  熔铸八艺,卓然大家

  扬州大学江树峰教授曾评价郑板桥为“诗画通人”,实际是说郑板桥的成就贯通文学与艺术两大门类。他兼擅诗、词、曲、文、书、画、联、印,饮誉清代文坛艺苑,是“扬州八怪”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又分别列为“楚阳三高”、“雍嘉七子”、“潍县三贤”之一,并被奉为“板桥派”之宗师。
  郑燮现存文学作品有诗1000余诈、词近百首、曲10余首、对联100余副、书信100余封,还有序跋、判词、碑记、横额数百件。可以说,他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他的诗清新流畅,直抒胸臆,自由洒脱,很少用典,描写人民生活的痛苦和贪官酷吏的丑恶,兼具少陵、放翁风格。如《逃荒行》、《还家行》、《思归行》就是潍县灾后情况的真实写照,《悍吏》和《私刑恶》揭露了酷吏的凶残暴虐,而著名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则表达了郑板桥同百姓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他的词或婉约,或豪放,颇“近陈(维崧)词派”。婉约之词如《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等。慷慨苍凉,大开大合,“醉后高歌,狂来痛哭”。散曲主要是《道情》10首,用黄冠体写成,借出世外衣揭露世道之险恶,广泛传播,被誉为清代道情体的最高成就。对联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既富有哲理,又多生活情趣,成为清代联学一大家。《家书》兼叙述家常琐事、议论经邦治国之道、评论文学创作派、交流诗词书画心得,直抒胸臆,每多独见,在清代散文史上有一定地位。

  郑燮现存绘画作品1000余幅,是中国古代画家中存世作品最多的一位。郑燮既不画人物、山水,出不画一般花鸟,而是以兰、竹、石为主,兼及松、菊、梅。他画的竹清瘦挺拔、墨色淋漓、干湿并兼;兰秀劲坚实、萧散逸宕、妙趣横生;石雄奇秀逸、丑怪苍润、百状千态。这些都构成了郑燮秀劲挺拔、生动活泼的总体画风。

  郑燮自幼日光月影、纸窗粉壁中学画兰竹,自称“无所师承”。初到扬州卖画时,扩大了眼界,意识到自己过去只是做到形似,远不能同石涛的神似相比。雍正年间游庐山后更认识到八大山人简笔写意画的高妙所在。郑燮从师法自然开始,又继承和发扬了石涛、八大山敢于创新、不拘成法的优良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扩大了文人画的表现手法。

  郑燮根据自己的绘画实践提出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例如,他提出了“胸无成竹”说、“学三抛七”说、“不立一格”说、“先大后小”说,等等。这些是对从顾恺之到石涛的绘画理论的重要发展,至今仍对绘画创作者有着启发、指导意义。

  郑燮的书法别具一格,他将自己的书体分为“六分半书”,人们则称之为“板桥体”。这种书体在笔法上以八分为主,糅合楷、行、草、篆及画兰竹之法,方笔、圆笔、渴笔、蹲笔变化自如,中锋、侧锋、衄锋恰到好处。在字的结体上,着力于横向,多呈扁形,由重心辐射于四方,显得潇洒新颖,览之无尽。在布局上,具有浑然一体、自然天成的整体感。一幅当中,虽然大、小、方、圆及各种不规则形状千变万化,但安排得错落有致,乱中有序,违而不犯,气垫连贯,通篇浑然一体。

  人们历年对板桥书体评价很高。与他同时代的金农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近人邓拓说:“它不止流行于当时,二百年来都一直很流行,历久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笔,然失则怪。”杨守敬说:“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康、杨虽看不惯板桥体的“怪”,但毕竟看到了他对传统书法的革新,诚如郑燮自己所说:“蹊径一新,卓然名家。”

  同画论一样,郑燮书论亦不乏灼见。从蔡邕、锺繇、王羲之到赵孟頫、董其昌的书法,郑燮都作过评论。清代前期的书坛重帖学而轻碑学,统治者提倡乌、光、方的馆阁体,束缚了书家的艺术个性。郑燮溯源开流,博采众美,推重汉碑,大胆革新,使书坛出现新的生机。

  郑燮在文学艺术上领域里的建树,不仅表现在诗文、书法、绘画的创作及理论上,还表现在他对这三者的结合上。这种结合又表现在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方面,郑燮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将“书之关纽透入于画”,用焦笔挥毫,使兰枝、竹叶酷似草书中的竖长撇法,精湛的书法用笔与画兰、竹的技巧融为一体。又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从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形象中悟出书法意象,竖横撇点常似竹枝、兰叶,使书法作品亦具有画作美感。诚如清人蒋士铨诗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资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 郑燮诗中充满画意,如《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之一:“百六十里荷花田,几千万家鱼鸭边。舟子搦篙撑不得,红粉照人娇可怜。”寥寥数笔,刻画出一幅色彩明丽、动静交织、生机勃勃的水乡风光图。绿色的荷叶,红色的莲花,白色的鱼鳞,褐色的水鸭,色彩配备得如此巧妙,不能令人叹为观止!他的画中也有诗。我们观赏郑燮笔下顶天立地的柱石、傲然迎风的兰竹,仿佛听到一曲《正气歌》。

  宏观方面,郑燮常将诗、书、画加上印章统一在一幅纸上。如他70岁时画了一幅《竹石图》,一块巨石顶天立地,数竿瘦竹几乎撑破画面。右上角空白处题诗一首:“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凌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乾隆癸未,板桥郑燮。”下揿两方名号印。画幅右下方空白处又押上“歌吹古扬州”闲章一方。这位老人颠沛了一辈子,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仍如磐石般坚强,如清竹般劲挺,如兰花般高洁。诗题得整整斜斜,大大小小,或在峰峦之上,代之以皴法;或在竹竿之间,使画连成一片;或在兰花丛中,衬托出花更繁,叶更茂。画上题诗,宋元即首,并非郑燮始创,但如郑燮之妙,实不多见,妙就妙在各类艺术高度统一。如果这诗不是题在兰竹石图上,而是题在山水、仕女图上,就必须很不相称。如果不用“六分半书”,而用颜、柳之体或金农“漆书”,虽画再好,字再佳,亦必很不协调。在郑燮笔下,诗情、画意、书法、印章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郑燮多方面艺术成就的核心是一个“怪”字。所谓怪,就是与众不同,就是对传统的反叛,用郑板桥写给韩镐的一副对联来表述就是“领异标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文学艺术上的怪,又通在政治思想上的怪;政治思想上的怪,则表现在对封建正统的抗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郑燮早年游北京就喜欢放言高论,品评人物,被人称为“狂”。他认为臧获、婢妾、舆台、皂隶等底层人民也都是黄帝尧舜的子孙,应与富贵人家一律平等。他大声疾呼:“王候将相岂有种乎!”被统治者奉为政治思想正宗的程朱理学,郑燮认为“只合闲时用着,忙是用不着”。在山东为官时,公开揭露官场黑暗,灾荒之年开仓放赈,终因与当道不合,以莫须有的罪名罢了官。他晚年画了一块苍石,题诗道:“老骨苍寒起厚坤,巍然直似泰山尊。千秋纵有秦皇帝,不敢鞭他下海门。”充分表现了他同封建正统观念斗争到底、绝不动摇的气概。

  郑燮的民本思想同前人比起来,又进了一步。他说:“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又说:“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末也。”此论未免过于贬低知识分子,但如此看重农民、工人、商人的社会作用,却是难能可贵的。因此他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郑燮反抗传统,极力主张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地发展。他曾借笼中养鸟、发系蜻蜓、线缚螃蟹等事大发议论,批评“屈物之性以适吾性”的做法,提出“万物之性人为贵”。他的泼墨写意兰竹石画都把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情绪作为主题。书法本来更是很难变化创新的,但到郑燮手中,六书也几乎冲垮。诗文更是直抒胸臆,提出“不为古所累,气与意相辅”。在这里,已迸发出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火花。郑燮作为一个文学家、艺术家的同时,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应占有一席之位。

清朝以“三绝”著称于世的郑板桥,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呢?正是因为他的多才多艺。
在“三绝”——画、诗、书中,他的画那是“金鸡独立”。早年,他有着学画的料儿,他善于画蛇,由于天长日久的勤奋练习,画出的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惟妙惟肖。这一点是他老师陆先生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后人看了他的画,更是高声赞叹:“吴道子之传人也。”
话又说回来,郑板桥的诗也毫不逊色。作诗时,他不喜欢深思熟虑,而总是一气呵成,并且几乎每首诗都如生花妙笔般。当年,郑板桥与恩师陆先生棋逢对手,展开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对诗会,比虎争龙斗时还要别开生面。后来因为郑板桥一字疏忽,败给了陆先生,甘拜他为师。经过郑板桥的一番“寒彻骨”,不久,他的诗对清朝的影响已正式超过老师,在诗坛上真正做到“独树一帜”。
尽管有着画、诗超群的才能,但郑板桥仍不自满,冒昧地向书法发起进攻。他废寝忘食地练着“郑板桥”体,尽管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可就是得不到别人的青睐。根本的原因就是“板桥体”达不到书法界的最高境界,根本比不上“颜体”“二王体”“柳体”的笔走龙蛇之势。直到嘉庆年间,“板桥体”才被人们所重提,成为经久不衰的字体。
郑板桥以“三绝”独揽群雄,天之骄子,当之无愧!

是诗,画,书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接近文何〗。有《郑板桥全集》、《板桥先生印册》等。
郑板桥幼年家贫,丧母,赖乳母教养,并随其父学画,早年便在扬州以卖画为生,经常过着"下荒凉吉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的困窘生活。后由朋友资助,才得到读书机会,并应科举而为秀才、举人、进士。49岁出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即七品县官),历时12年。在任期间,鞭笞奸吏,勤政于民,被百姓尊称为亲民之官。他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这首题画小诗,表达了郑燮关心百姓的虔挚情感,然而出于对灾民的关心,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诬告罢官。他愤然绝意宦途,重返扬州,以卖画为生。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中最受人们称道的画家。i清张维屏《松轩随笔》对郑板桥的艺术评云: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他的艺术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画、诗、书

画、诗、书

画、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