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县委书记张智萍丑:谁知道燕京八景都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14:32:39
上小学的时候学过的,现在要教孙子了,可我老了全忘了。请大伙帮帮忙!谢谢!

早就听闻有燕京八景之说,至于是哪八景,一直搞不清楚。只好读史料,方知其大概。

  北京可圈可点的景物太多,且各有千秋。不信的话可查阅《帝京景物略》,你会眼花缭乱。选景跟选美似的,要想从三千粉黛中挑选出前八名,并不容易。因为必须学会放弃。说实话,放弃谁都让人怪舍不得的。

  ■《登幽州台歌》与“蓟门烟树”

  北京自古至今产生的最好的一首诗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后来就少有佳作了。女皇武则天当政的时候,陈子昂随军出征,来到幽州(北京的古称),登高望远自然百感交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今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短短四句,却达成了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完美组合。

  幽州台在哪里?何以给了陈子昂如此充沛的灵感?诗人踩着一级级台阶爬上去,无意识地达到了自己的创作高峰。

  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代燕都蓟城北部的门楼,遗址尚存。北三环路上有一座现代化的蓟门桥,钢筋水泥浇筑,立体交叉。站在桥头,四处张望:这里离幽州台该不远了。“蓟门烟树”是燕京八景之一。由蓟门桥往北去不远处,元大都土城关上,有皇亭(俗称黄亭子),亭内树立乾隆御书“蓟门烟树”及题诗的大理石碑。碑文提及:“《水经注》:蓟城西北隅有蓟丘。”据传说这座荒芜的土城关即古蓟丘遗址,为蓟城门之所在。

  其实陈子昂登幽州台时,绝对不是趾高气扬的,而是顾影自怜——由天高地远、天荒地老,联想到自身的孤独与失落。他本来是和天子同在一条船上的,也多次在武则天面前直言相谏,痛贬时弊,呼吁改革,可专横自负的女皇哪能听取一个知识分子的忠告呢?回敬以大棒!陈子昂一度因“逆党”株连而被关进大牢。譬如此次来幽州抗击契丹部落骚扰,他在武则天委派的武攸宜元帅帐下当参谋,又犯了“顶撞领导”的老毛病。武帅不擅领兵,屡战屡败,陈子昂数次请求改变策略,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降级为军曹——这简直是在污辱诗人了。

  ■李白与“燕山晴雪”

  唐朝的诗人喜欢登高。除幽州台之外,尚有滕王阁、黄鹤楼、凤凰台、鹳雀楼等等,诞生过无数名篇。

  李白是否曾来过北京?我没有找到考证。李白的《北风行》,倒是以幽州为背景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他所谓的轩辕台,和陈子昂的幽州台是否有什么关系?抑或,是指燕昭王的黄金台?

  战国时昭王曾在燕都筑台,置金于台上,礼聘天下豪杰。陈子昂曾在其遗址怀古:“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可见在当时,黄金台已沦为荒丘,杂草丛生。如今更是失传了。

  李白还专门吟咏过这一为怀才不遇的奇士们津津乐道的建筑:“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富翁修金屋,是为了藏娇的。昭王筑金台,则是为了纳贤——真壮举也(北京至今尚有金台路之类的地名,金台夕照一直是相传的燕京八景之一)。再说到“燕山雪花大如席”——真亏李白想得出来。但这也正是诗仙之风格:既然白发能有三千丈,雪花大如席也没什么了不起。鲁迅说得好:“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凡俗之辈,想也不敢这么想的,哪怕他终生居住在燕山脚下。

  即使李白不曾亲临幽州,燕山对于他却一点也不陌生。他比任何当地人更贴近这座山脉的魂魄。沾了大诗人的光,“燕山晴雪”也就出名了。

  ■金章宗与“御批”的燕京八景

  早在八百年前,有个君主金章宗,就细加比较,罗列出一份优胜者的名单:太液秋风,琼岛春云,金台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金中都城郊的这八大景点,有些属于御苑,譬如太液池与琼岛,大多数则是当时市民寻芳访古的旅游热线。可见在那时候,人们就喜欢在节假日爬香山、登长城、看卢沟桥了。

  由于宋金战争的缘故,我一向以为攻城略地的金主天生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可这位附庸风雅的金章宗,却打破了我的偏见。他不仅仅是征服者,更是个“看风景的人”,兴致勃勃地在先辈缴获的山河间游走,不时用手持的马鞭指指点点,吟几句诗呀什么的。燕京八景作为其“御批”,从此身价百倍。但金章宗在赐名时,绝对动了一番脑筋——而且是以赞美者抑或田园诗人的身份出现,对面前的一草一木爱不释手。

  金章宗不仅评点了八景,还修造了八苑、八大水院,被后人赞誉为“北京园林史上一大盛举”。八苑指中都城内的琼林苑、广乐园、同乐园、熙春园、芳园、南园、北园、东园——虽属人造景观,但其精致纤巧,恰恰与气势恢宏的郊外八景交相辉映。至于八大水院,则建于西山“选择山势高耸,树木苍翠,流泉飞瀑,地僻幽深的山林间……并从全国各地征召来造园大师和工匠,进行修建和装饰,其造园艺术手法既有南方高超造诣,又与北方山水自然美相融合,使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寺庙兼有园林的造园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引自焦雄编《北京西郊宅园记》)八大水院,想来是“西山积雪”(后又称西山晴雪)这一大景点里的小景点,成天人合一之势。

  金章宗爱江山又爱美人,他从燕京风物中选拔出八景。在六宫粉黛中,他又独宠才貌双全的李贵妃,在琼华岛上盖了别墅,金屋藏娇。李贵妃颇有远见,她坐守琼岛春云,俯瞰太液秋波,过着养尊处优的宫廷生活,却道出了极富忧患意识的一句格言:“拥有者不必是其守护者,守护者不必是其拥有者。”这个女人,可以改行当哲学家了。

  金主虽是燕京八景的命名者,却不可能是其永久的拥有者。金中都的风水再好,也逃避不了最后的劫难:传至宣宗时,为垂涎三尺的成吉思汗所毁灭。

  ■忽必烈与“太液秋风”、“琼岛春云”

  自金以后,是元、明、清,乃至民国等等。燕京八景屡屡易主。看风景的人,即使再尊贵、再长寿,毕竟属于过客。惟独风景本身是不朽的。

  元世祖忽必烈,弃金中都之废墟,另择新址兴建“汗八里”(大都)。但对燕京八景,还是作为前朝的一笔遗产给继承了。甚至他的皇宫与新城,皆以八景中的琼华岛与太液池为核心。忽必烈本人,偏爱在琼华岛山顶的广寒殿过夜。相传此乃辽萧太后梳妆楼故址。

  ■明永乐皇帝与燕京八景“连环画”

  元顺帝于1368年被明朝北伐军驱逐出北京城,风景是带不走的。燕京八景,又迎来了新的主人。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胡广等十三位文艺界人士,将燕京八景绘成“连环画”,分别配诗加以说明。虽属集体创作,大家的心还是挺齐的:“兹以北京八景图并诗装潢成卷,举足迹所至书于卷末,且以诸景所以得名者疏于各题之后。诚非欲夸耀于人人,将以告夫来者,俾有所考。”于是燕京八景又额外成了泼墨的山水、纸上的风景。此举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在某些名称上稍加润饰与变革,譬如将蓟门飞雨改为蓟门烟树(因蓟丘一带金元时期的楼馆已湮灭,而为草木所覆盖)。

  ■清乾隆语不惊人死不休

  金章宗擅长给风景区取名字,而且毛笔字写得很好。玉泉垂虹、卢沟晓月等景原先的匾额,都是他亲自动手题写的。可惜今人已无缘一睹这位风流皇帝的书法了。再去参观,所能看见的是清乾隆为诸景逐一手书的刻碑。

  乾隆的书法比之金章宗如何,无法判断。但在附庸风雅方面,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以帝王之尊,为燕京八景树碑立传。他发挥诗人的才华,为八景逐一赋诗——后来自己感到不满意,又推翻旧稿,另起炉灶,重新写了一遍。仿佛只写一遍,是很不过瘾的——因为他每次登临皆有新的灵感与体会。例如他尤爱蓟门烟树:“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丘……青葱四合莺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本已不错,他还要继续琢磨,又构思出“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的新篇。这位文武双全的帝王,在替燕京八景赋诗时,有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儿。

  金章宗与清乾隆如同隔世的兄弟,不约而同地为燕京八景兴奋不已,仅仅御驾游赏仍不满足,还要吟诗、题匾,抒发豪情,恨不得将自己的大名永久地镌刻在山水之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恐怕是他们共同的体会。燕京八景,总算又遇见知音了。

北京旧称燕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为清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钦定。八景为: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玉泉趵突、西山晴雪、琼岛春阴、太液秋风和金台夕照。乾隆还亲自书写了燕京八景诗,刻石为碑,分别立于八景之处。

燕京八景为琼岛春阴、太液秋风、玉泉趵突,西山晴雪、蓟门烟树、卢沟晓月、居庸叠翠、金台夕照。这些景目开始出现于金章宗明昌时期(1190~1195年),元明两朝,著咏颇多,清康熙也有不少,到乾隆达到顶峰,留存至今。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南巡,回京后,视燕京八景所在位置,叠旧韵,分别题名赋诗作韵,并刻石立碑,放置在各景点处。品赏燕京八景,要从所在地域全部景观出发,方能体会它们的意境。

1、太液秋风
太液秋风,位于中南海。中南海至蜈蚣桥,北至金鳌玉☆桥,是中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海和中南海是金代离宫,金章宗定燕京八景中“太液秋风”是指金中都西苑内太液池,亦名西华潭。西苑不仅有太液池,而且池上还有岛屿等(今宣武门青年湖),太液池周围有许多建筑,成为当时人们游赏之地。
元代,以万宁宫为中心另建大都城,并把万宁宫区的湖泊定为它的太液池和西苑,在西苑内重设琼华岛,太液池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
明代,北京基本上沿元大都旧制,把西苑列为禁苑,在太液池南端开凿南海、中海与北海,将“太液秋风”景观,附会在皇城以内的太液池上,改名“太液晴波”。邹缉在《北京八景图》中说:太液池“有仪天殿,中架长桥,以通往来,又有土台,松桧苍然,天气清明,日月滉漾,而波澜涟漪,清彻可爱,故曰太液晴波。”
清代,乾隆最初写的燕山八景诗,把“太液晴波”又改为“太液秋风”,诗中描写道:“秋到宸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荷风晚送残香气,竹露凉敲绿玉声。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由来禁籞林泉好,行乐还同万物情”。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手书“太液秋风”碑立于中海水云榭,并在碑背面的诗为:“微见商颸苹末生,镜栏玉蝀影中横。非关细雨频传响,何事平流忽有声。爽入金行闾阖表,波连瑶渚趯台瀛。高秋文宴传佳话,已觉犁然今昔情”。中海的水云榭这座水中的凉亭,环境确是美妙,云光倒映,小亭宛在,好像出水芙蓉,夏日荷香四溢,真是人间洞天水国。清朱彝尊《早秋水云榭》诗曰:“残暑秋逾炽,凉风午乍催。微波莲叶卷,新雨豆花开。宛转通桥影,清冷傍水隈。夕阳山更好,金碧涌楼台。”水云榭云光映水,碧带环绕,翠盖丹英,风景如画,仍不失为园林美景。

2、琼岛春阴
琼华岛位于中都城东北郊,金帝在太宁宫避暑时主要驻跸在这里。琼华岛由开凿湖泊的泥土堆积而成,岛上遍植松柏,到处点缀太湖石。金末道士丘处机在《琼华岛七言诗》中赞道:“苍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阴森绕殿扶,……乔松挺拔来深涧,异石嵌空出太湖。”元人陶宗仪形容“其山皆叠玲珑石为之,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琼华岛四面皆景,尤以春天云天景观更为动人。广寒仙境,云蒸霞蔚,瑞气氤氲,松柏苍翠,花木含苞,山石俏丽。琼岛春阴正是古人对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生动纪实。
元代,以北海为中心,建起大都城,将琼华岛改名万寿山(亦称万岁山)。明代,改琼岛春阴为琼岛春云,邹缉在《北京八景图》中说:“大山子顶有广寒殿,殿之四隅皆有亭,左二亭,曰玉虹、方壶;右二亭,曰金露、瀛州,半山有三殿,中曰仁智、东曰介福、西曰延和。其下太液池,前有飞桥,以通仪天殿,东有玉桥,以通琼林苑,山之上常有云气浮空,氤氲五彩,郁郁纷纷,变化翕急,莫测其妙,故曰琼岛春云”。
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在广寒殿旧址上,建白塔,万岁山改名白塔山。乾隆初年写的燕山八景诗中又把“琼岛春云”改为“琼岛春阴”,诗中写道:“琼华瑶岛郁嵯峨,春日轻阴景色多。云护凤楼松掩映,瑞凝仙掌竹婆娑。低临禁苑滋苔藓,远带郊畿荫麦禾。更向五云最深处,好风时送九韶歌”。乾隆十六年(1751年)高宗手书“琼岛春阴”碑,原立悦心殿前,后又移琼华岛东侧半山。根据《周易》:三百四十八爻,东方为春,稼禾聁雨,雨降于阴的说法,改立在白塔山东麓。碑上刻有乾隆帝所作的诗文,其中:“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娑。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御制《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分别立碑于琼华岛南麓的引胜亭和涤霭亭内,记载了白塔山的沿革,燕京八景的历史和琼岛春阴建碑原委以及白塔山的四面景观。

3、金台夕照
燕山八景原有道陵夕照,后改为金台夕照。道陵为金章宗陵,位于中都西南大房山。金代定都后,海陵王选址大房山云峰山修建金帝陵墓。云峰山又称三峰山,俗称坟山,古有“幽燕奥堂”之誉。这里群山环绕,峰峦重叠,九条山脉奔腾而下,号称“九龙”。山巅林木隐映,云雾苍莽,山间隘口处泉水淙淙,长流不息。金朝帝王陵墓依云峰山南麓而建,绵延百余里,为古都北京最早的一个规模宏大而又集中的皇陵群。金陵在金元之际已遭破坏,到明代因年久失修,仅有残迹。明代诗人储巏有《大房山金源诸陵》诗曰:“长白山高朔漠连,金源风致故依然。千秋魂魄犹思沛,万里丘陵却到燕。感事重翻江统疏,伤心莫问靖康年。幽兰一尽雄图歇,汝水悠悠入墓田”。
金台夕照是中都城内一景。昔燕昭王尊郭隗,筑宫而师事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士,遂以得名。其后,金人慕其好贤之名,亦建台在中都城内。明末清初人孙承泽的《天府广记》有云:“燕城故迹,见于元人莴逻禄、乃贤文集者,一曰黄金台,大悲阁东南隗台坊内”。这处隗台坊的地点,据《宸垣识略》写到:隗台坊内“其地约今白纸坊,殆金所筑也。”又有人考证,大悲阁旧址在今宣武区长椿街南口路东,隗台在教子胡同一带,金台当在其地。
明代所传“金台夕照”地点在何处,至今未考证清楚。明刘侗等著《帝京景物略》中说:“黄金台名,后人拟名也。其地,后人拟地也。”明蒋一葵著《长安客话》中说:“都城黄金台出朝阳门循濠而南,至东南角,岿然一土阜也。日薄崦嵫,茫茫落落,吊古之土,登斯台者,辄低睠顾,有千秋灵气之想。京师八景有曰‘金台夕照’,即此”。
乾隆依据历代的诗及其有关记述,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作诗,概括了黄金台的历史情况。诗曰:“九龙妙笔写空蒙,疑是荒基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豪词赋鹜谁过客,博辨方孟任小童。遗迹明昌重校检;睾然高望想流风”。并立“金台夕照”碑于朝阳门外关东店苗家地教场,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尚可见到已经倒卧的金台夕照碑的形状。
传说,校场中有个高台,称为金台,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夕阳西下之后一小段时间,由于金台地势较高,暂时还有一段太阳光线照到这个地方,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有一次乾隆帝巡行到了此地,看到了这一景色,动疑心。据说他问明这里的地名后,担心姓苗的得天独厚,对朝廷不利。于是改苗家地为“金台夕照”,并就地立了一座碑,借以破坏苗姓的风水。这就是燕京八景中“金台夕照”的由来。

4、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最早见于唐代大历年间诗人李益,生前在客游燕赵期间,曾有题为《秦城》的七绝一首,诗云:“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烟树远依依。秋空莫射南来雁,纵遗乘风更北飞”。诗中“秦城”,地在京城南宝坻县南十里,传为“秦始皇所筑”故名。诗中说的“蓟门”,当时指的唐时幽州藩镇城,亦后来辽金故都城之前身。不过在金中都城中,则又真有称为“蓟门”的一处地方。《金史》记: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世宗对臣下说:“朕前诣兴庆宫,有司请由蓟门,朕恐妨市民生业,特从他道”。可见当时的蓟门是个繁华所在。据考证,其地约当今宣武门外大街西侧一带。垂直“南行约一里”便进了牛街北口,蓟门在古燕都城中靠近大悲阁。据《析津志》载:“蓟门在古燕都城中,今大悲阁,南行约一里,基枕其街盖古迹尔”。辽圣宗因避雨曾入大悲阁,因改名圣恩寺,成为“蓟门飞雨”的来源。后来,大悲阁圮废,蓟门地名也不存在了。
明代,姚广孝曾作《蓟门诗》:“云树依依接远丘,时看飞雨洒征裘;不知铜马坊何在?惟有桑干水自流”。李东阳也有《蓟门作》:“蓟门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村有数峰;坐久不知迟日暮,隔溪僧寺午时钟。”诗中所叙蓟门景色仍在金中都城中,但其景名逐渐由“蓟门飞雨”演变为“蓟门烟树”。明人邹缉所题王绂之《燕台八景图》上说:“蓟门在旧城西北隅,(误指元大都德胜门)门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缥缈,游人行旅,往来其中,多有赋咏,今并废,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
清代,乾隆皇帝好古,寻访古迹,指元大都西墙残门为蓟门。写诗:“苍茫树色望中浮,十里轻阴接蓟邱,垂柳依依村舍隐,新苗漠漠水田稠。青葱四合莺留语,空翠连天雁远游。南望帝京佳气绕,五云飞护凤凰楼”。乾隆写了诗还觉不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立碑于此,并在碑后赋诗:“十里轻杨烟霭浮,蓟门指点认荒丘。青帘贳酒于何少,黄土填入即渐稠。牵客未能留远别,听鹂谁解作清游。梵钟欲醒红尘梦,断续常飘云外楼”。它确切地描述了蓟门当时盛况。其实,历史上的蓟门不在元大都西城墙北部(今学院路西侧土城),而是在今宣武区界内的原金中都城中,今之“蓟门烟树”不过是借题发挥。为了后人怀古之情,1949年后,据史料和乾隆的诗,在学院路西侧土城又建起雄伟壮观的城门和碑台,蓟门烟树碑重新高高耸立;修造古朴典雅的楼、馆、廊、青砖灰瓦,别具风彩,种植了花木草坪,再现“芳树重重拥蓟门,苍茫烟翠满郊原”的景色。

5、西山晴雪
相传金明昌时,初名“西山积雪”。元时改为“西山晴雪”。明时又改称“西山霁雪”。
清乾隆时又恢复使用了元时名称。景碑现仍立于香山公园内半山亭北、朝阳洞山道右侧。
西山风景优美,唐、宋以来已成为寺院荟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开辟的园林。“西山积雪”就是当时西山雪后著名景观。据史载,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带建造大永安寺,还兴建行宫。后来他的嫡孙,直接继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颜璟,又在此地相继构筑了祭星台、会景楼等建筑,说这里是章宗定西山积雪的景点,似属无可非议。可以想像,每当雪后初晴,从这里凭高临远,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一派红装素裹,倍极壮丽,应该说,“晴雪”要比“积雪”更富有诗情画意。
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之子鲜于必仁曾有燕京八景诗,其中《西山晴雪》中描写道:“玉嵯峨、高耸神京,峭壁排银,叠石飞琼。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列围屏。分曙色流云有影,冻晴光老树无声。醉眼空惊,樵子归来,蓑笠青青”。
明代,西山晴雪又改为西山霁雪。明永乐初为翰林院侍讲的邹缉《西山霁雪》诗描写的“西山遥望起岧峣,坐看千峰积雪消。素采分林明晓日,寒光出壑映晴霄。断崖稍见游麘迹,深谷仍迷野客樵。应日阳和气回早,登临未惜马蹄遥”。可以想像到,大雪初霁,凝华积素,千岩万壑,宛然图画的美好景色。
清代,乾隆十年(1745年)开始在香山大兴土木,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名静宜园。园内不仅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古刹和人文景观,而且还具有深邃幽静的山林野趣,保持着浓郁的自然生态环境,乾隆来到静宜园看后写了《西山晴雪》诗,将“西山霁雪”改为“西山晴雪”,诗中写道:“银屏重叠湛虚明,朗朗峰头对帝京。万壑晶光迎晓日,干林琼屑映朝晴。寒凝涧口泉犹冻,冷逼枝头鸟不鸣。祗有山僧颇自在,竹炉茗椀伴高清。”也许是乾隆认为自己写得很美,或是想对燕京八景再称颂一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依西山晴雪诗叠旧韵赋诗:“久曾胜迹纪春明,叠嶂嶙峋信莫京。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数佳景入新晴。寒村烟动依林袅,古寺钟清隔院鸣。新傍香山构精舍,好收积玉煮三清”。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阳洞登山道右侧。
香山的景色,一年四季各臻其妙。春夏之交,晴云碧树,花气鸟声,特别是香山西南坡一带,云蒸霞蔚如锦似绣,每遇阴雨季节,山林间云雾飘渺,朦朦胧胧;特别是冬季的雪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绵延无际的峰峦,“西山晴雪”更是名不虚传。香山雪景固然很美,但是近年来,北京降雪不多,美丽雪景很少出现,别说外宾不易赏到,就连市民也难得一见雪后西山,声誉渐薄。而香山的良辰美景,由香山红叶所取代。秋季丹黄朱翠红色炫彩,黄栌红叶层林尽染,成为市民观赏的好地方。

6、玉泉趵突
玉泉山风景秀丽,泉水清澈,晶莹如玉,山以泉名,故名玉泉。金章宗于山麓建芙蓉殿,辟为玉泉行宫。由于这里水清而碧,澄洁似玉,“以兹山之泉,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因而当初定名“玉泉垂虹”,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元代,引玉泉渚水注入昆明湖,沿金水河流入大都,作为宫城专用水源,一直沿袭到清初。元代陈孚、明代金幼孜均有《玉泉垂虹》诗。明代邹缉在《北京八景图》中说:“山有石洞三,一在山之西南,其下有泉,深浅莫测。一在山之阳,泉自山而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泓溦百顷。鉴形万象,莫可拟极。一在山之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门刻玉泉二字……。”他又同时赋诗,改“玉泉垂虹”为“玉泉飞虹”,诗中描写到:“碧障云岩喷玉泉,长流宁是瀑流悬。遥看素练明秋壑,却讶晴虹饮碧川。飞沫拂林空翠湿,激波溅石碎珠圜。传闻绝顶芙蓉殿,犹记明昌避暑年。”
清代,康熙《宛平县志》改“玉泉飞虹”为“玉泉流虹”。乾隆初来时曾写《玉泉垂虹》诗:“涌湍千丈落垂虹,风卷银涛一望中。声震林梢趋众壑,光浮练影挂长空。跳波激石珠丸碎,溅沫飞花玉屑红。自此恩波流处处,公田时雨泽应同。”但是乾隆皇帝后来又多次观察后,认为泉水是从石缝中流出,并没有形成瀑布,不能叫“玉泉垂虹”,而泉水“喷雾如珠”,很像济南的“趵突泉”,所以改名为“玉泉趵突”。乾隆十六年,他觉得“玉泉垂虹”不贴切,改名“玉泉趵突”并写诗说:“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我国古代,人们常以水之轻重衡量水质,轻者优,重者劣,所谓“质贵轻”就是这个意思。历代古人多以江西庐山谷帘水为第一,或以扬子江金山水为第一,而以惠山虎跑泉水为第二。时后,乾隆下令内务府制银斗,较量天下各泉名水,发现玉泉山水最轻。结果是: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江金山水一两三厘;惠山虎跑泉重一两四厘;平山水重一两六厘;凉山、白沙、虎丘、碧云寺诸水各重一两一厘。只有玉泉、伊逊两地之水重一两,水轻质甘气美。从此,玉泉水定为清宫专用水。乾隆亲题“天下第一泉”碑,并记文:“两山泉皆泭流,至玉泉山势中豁,泉喷跃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不是过也。向之题八景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爰正其名,且表天下第一泉,而为之记。”并直言不讳地说:“即予向日题燕京八景,亦何尝不随声云云”而“不能免讹议”。由此一说,群臣附和,人云亦云,长达数百年之久。
玉泉山的水,在古代北京城市供水中占有极其特殊地位。经辽、金及元代,疏浚河道,使诸水汇入长河,流入都城;明代继续建设,清乾隆时期又大规模疏浚玉泉诸水。开挖昆明湖、玉渊潭两大水库,以解决都城供水和西郊水患之难。由于玉泉山水质好,用以灌溉生产出来的水稻,芳香四溢,成为享有盛名的“京西稻”。不过北京近千年,虽然地形变化不大,但由于植被减少,气候干旱,水位下降很大,乾隆帝说的“不改千秋翻趵突”,时至今日,不但趵突翻涌不复存在,就连涓涓细流也已消失。

7、卢沟晓月
卢沟桥在北京广安门外西南,横跨永定河上。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石桥,十一个拱券洞门悠然卧在波澜之上,每个桥墩前的分水尖,俗称斩凌剑。桥上两侧共有一点四米高的望柱二百八十一根。两柱之间由刻着花纹的栏板相连。每个望柱顶端都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雕着许多姿态各异的小狮。经考古工作者勘察,桥上石狮,包括桥东端代替抱鼓石的两个大狮,华表莲座上四个座狮,二百八十一根望柱的大狮及一百九十八个大狮身上的小狮,总数为四百八十五个。桥全长二百六十六米,宽八米,桥东端有碑亭,石碑正面为乾隆手书“卢沟晓月”四字,背面为乾隆书卢沟桥诗。
古老北京从燕国的蓟城,到辽代的南京,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卢沟渡口的重要性自然也与日俱增。但是“卢沟河水非常浑浊而湍急,当地的老百姓每年要根据水位深浅,选择地点搭临时桥梁。后来官家在两岸造了一座浮桥……”。这是宋朝使臣许亢宗在公元1125年出使北国时写《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有关卢沟渡口的一段描写。公元1153年,金中都作为北方政治中心,进出都城的惟一门户——卢沟渡口,仍用临时木桥或浮桥,显然已不能适应当时形势。于是,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三年(1192年),在卢沟渡口建造了一座永久性大石桥,名叫广利桥,即中外驰名的卢沟桥。
卢沟桥至京城三十余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饯别酒,启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客人们不得不找地投宿准备来日早行。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我们从元代《卢沟伐木图》上看到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元代,陈孚《卢沟晓月》诗:“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明代,张元芳的《卢沟晓月》诗很有代表性:“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邹缉题己绂《北京八景图》称:“卢沟本桑乾河,曰浑河,亦曰小黄河……去都三十里,有石桥跨于河,广二百余步,其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成于金明昌三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以其密尔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故曰卢沟晓月”。邹缉还有《卢沟晓月》诗;“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清代,乾隆曾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乾隆十六年(1751年),奉太后谒泰陵,过卢沟桥又作诗:“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
现在在桥的东、西两端各有一通石碑,该文记述了康熙、乾隆时修桥的经过。乾隆写的那通碑,记述的更详细有趣。是年,发现桥有损坏,乾隆命修缮,当拆开桥的一面一看,发现桥拱结构“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旧之坚固也。”结果仅修缮了桥面、栏板和石狮。对此,乾隆感慨道:“朕因是思之,浑河巨浪,势不可挡,是桥经数百年而弗动,非古人用意精。而建基固,则此桥必不能至今,然非拆其表而观其里,亦不能知古人措意之精、用工之细如是亟也。”
今天,雄伟壮观的石桥,神态各异的石狮,卢沟晓月石碑,经过修葺,供中外游客观赏。由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官厅水库拦蓄洪水,避免了河水泛滥成灾。昔日的波光涛影已经很难见到了。

8、居庸叠翠
居庸关位于北京西北,是长城三大名关之一,有南北两口,南为南口,北称八达岭。中间是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山涧溪谷,俗称关沟。两侧山势雄奇,翠嶂如屏,林木繁茂,景色幽美,故有“居庸叠翠”之名,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叠翠,是以关沟中的居庸关为中心的八达岭风景区。关沟是著名的溢道,为太行八陉(即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孤陉、蒲阴陉、军都陉)之中的第八陉,即军都陉,是古代“九塞”,即大汾、冥阸、荆阮、方城、肴井陉、令疵、句注、居庸。居庸关,始于秦代,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关沟中名胜古迹很多,相传有关沟七十二景,除居庸叠翠之外,还有二龙戏珠、仙人枕、栓马柱、青龙潭、弹琴峡、六郎相、状元桥、关城、云台、八达岭等。关城中心的云台,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原云台上矗立着三座喇嘛塔,后被毁,现仅存础石遗迹。云台面积有三百一十平方米,台下券门呈半六角结构,门上正中刻有金翅鸟王,两旁刻有金刚杆图案和象、龙等浮雕,台下券门内壁上有四大天王浮雕和兽神图案,券顶上布满“曼陀罗”图样,花中刻有佛像,共有二千二百一十五尊,均为元代艺术精品。内壁还用梵文、藏文、八思正文、蒙古文、西夏文、维吾尔文等六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这是研究佛典古代文字的珍贵材料。
居庸关位于关沟中部,1971年在内蒙古东汉墓发现的《居庸关运筏图》壁画,不但有关城,还有舟渡。水门之下题有“居庸关”三字。今所见居庸关有水、陆两个关门,其水门跨于百米的山沟间,水门券门虽已倒蹋,基址尚存,山泉终年不断。当年水势很大,过沟需用渡船。元代陈孚有《居庸叠翠》诗喻之:“断崖万仞如削铁,鸟飞不度苔石裂。”“嵯岈枯木无碧柯,六月太阳飘急雪。塞沙茫茫出关道,骆驼夜吼黄云老。征鸿一声起长空,风吹草低山月小。”
明代画家王绂绘《北京八景图》题称:“两山峡峙,一傍流水,骑通连驷,车行兼辆,先入南口,过关入北口,关中有峡曰弹琴,旁道有石曰仙枕,两崖峻绝,层峦叠翠。”
清代,乾隆皇帝多次游览,并写了居庸叠翠诗:“居庸天险列峰连,万里金汤固九边。雄峻莫夸三峡险,崎岖疑是五丁穿。岚拖千岭浮佳气,日上群峰吐紫烟。盛世祗今无战伐,投戈戌卒艺山田”。也许乾隆认为自己诗写的很美,或是想对此景再称颂一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重写赋诗:“断戌颓垣动接连,当时徒说固防边。洗兵玉垒曾无藉,守德金城信不穿。泉出石鸣常带冷,日含峰暖欲生烟。鸣鞭阿那羊肠道,可较前兹获有田”。并题写“居庸叠翠”,立碑于居庸关东南的大道旁。现已不知去向,只有碑座遗弃在公路的西侧。
总之,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京”或“燕台八景”等,产生于金代明昌间,而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这八景名称历代也有变化,金代称: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道陵)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元明两代及清康熙朝燕京八景名目均与此八景景名大同小异,明代亦称燕台八景、京师八景、北京八景,清代亦称京畿八景,清康熙年间尚有称“宛平八景”。明代李东阳于八景之外又增“南囿秋风”、“东郊时雨”并赋《十景》诗,又有“燕京十景”之说。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帝弘历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诗文。燕京八景的出现,对于后来的风景点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之后,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现代园林、庭院绿化亦借鉴燕京八景,建造景点,推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

燕京八景是老北京著名的八处景点,

  宋、元以来,我国各地的史志书中,出现了北京地区"八景"的记载。至于为何非用"八景",有待进一步考证。北京地区的八景,最早见于金朝的《明昌遗事》中,明昌是金章宗的年号,所记名目叫"燕山八景"(见下表)。元代《一统志》所记载的"燕山八景"有二处与金代的名称不同,即太液秋风叫太液秋波;西山积雪叫西山霁雪。明代的《宛署杂记》中叫"燕台八景",其中有三处与金代的名称不同,即太液秋风叫太液睛波;琼岛春阴叫琼岛春云;西山积雪叫西山霁雪。至于"燕京八景"的称谓是清代初期,康熙年间《宛平县志》中出现。其中名称与明代的只有一字不同,即玉泉"垂"虹叫玉泉"流"虹。到了乾隆十六年,即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亲自主持更订了名目,在每一景点所在地,树御碑一通,正面是钦定的八景名称,背面是七律诗一首。 今以乾隆钦定燕京八景景名为依据,讲述于后。

  燕京八景名称的沿革

  金代: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道陵夕照 蓟门飞雨 西山积雪 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元代:太液秋波 琼岛春阴 道陵夕照 蓟门飞雨 西山霁雪 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明代:太液睛波 琼岛春云 道陵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霁雪 玉泉垂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清代 (康熙年间):太液睛波 琼岛春云 道陵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霁雪 玉泉流虹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清代 (乾隆十六年):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金台夕照 蓟门烟树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卢沟晓月 居庸叠翠

  增加几景:南囿秋风 东郊时雨 银锭观山 西便群羊

  燕京八景:

  太液秋风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叫"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燕京八景图》中记述?说:"……?天气晴明,日月晃漾而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曰太液晴波。"乾隆诗中有"秋到宸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故叫太液秋风。

  琼岛春阴

  乾隆钦定该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悦心殿门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迁到白塔山东侧现址。 琼华岛自金大定十九年(1179)建离宫以来,不断修缮,景色不凡。《八景图》记述说:"山上常有云气浮空,氤氲五彩,郁郁纷纷,变化翕忽,莫测其妙,故曰琼岛春云。"乾隆皇帝改为琼岛春阴,因为他诗中有"当春最早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之句。表示他很关心农情。

  玉泉趵突

  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鹿建泉水院。玉泉山有三个石洞,一个在山西南,下面有泉,深浅莫测;一个在山南,泉水流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一在山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门刻"玉泉"二字,因其山泉逶迤曲折,婉然其流若虹,故叫"玉泉垂虹"。乾隆改为"玉泉趵突"。他说:"泉喷跃而出,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也不过是也,向题八景者,目以垂虹,失其实矣。因此予以正名,表为天下第一泉"。诗中并有:"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西山晴雪
西山是指北京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香山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

  蓟门烟树

  "蓟门烟树"碑,立在德胜门外五里的土城边。这里历史上曾有"烟树"的景观,但此处并非蓟门。汉代以后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已无非议,那为何又称此处为蓟门呢?《水经注》说:"蓟城西北隅有蓟丘",指的当是原白云观处之土丘。邹?说:"蓟门在旧城西北隅",把"旧城"误解了,其实应指金中都(元大都建成后,称金中都为旧城)。明代的《长安客话》索性说:"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丘。"显然是错误了。乾隆钦定的《日下旧闻考》以此为依据,故把"蓟门烟树"碑立在这里。《八景图》记说:"门之外,旧有楼馆,雕栏画栋,凌空漂渺,游人行旅,往来其中,而门犹存二土阜,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故曰"蓟门烟树"。

  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3世纪,燕昭王为礼贤下士所置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聘请天下名士。至于该台的位置,由于年代久远,一时较难确切指出。目前有金台七八处。 《上谷郡图经》说:"黄金台在易水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延天下士"。《水经注》说"固安东有黄金台遗址"。明代的《长安客话》:"黄金台有二,故燕昭王为乐、郭而礼之者。胜迹在定兴。今都城亦有二"。《帝京景物略》载:"易州,易水边二处,都城朝外一处,有三处黄金台"。清代的《宸垣识略》载:"永定门外三里有黄金台。" 除上述记载外,还有城内灯市口东口路北的二郎神庙,该处即内城"金台夕照"处(见马芷庠《北平指南》)。现在朝外小庄往北有金台路地名,当地人说,这里是古"金台夕照"的遗址。广渠门内有夕照寺。北京南城的老居民们说,这里是"金台夕照"的遗址。 乾隆皇帝把石碑立在朝外。即今关东店南3501厂内(原苗家地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上)。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中,还能见到石碑倒卧的照片。 现在无任何遗迹了。

  卢沟晓月

  卢沟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津。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桥,1192年(明昌三年)落成,命名广利桥。桥如长虹,十一拱券门,四个华表,望柱上雕有大小石狮485个。桥长266米,宽9米。 古时交通不太方便,京城距此约是半天的路程。送别京门,打尖住宿,来日早行。鸡鸣上路,尚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于是"晓月"的意境名传遐迩。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即发生于此。当晚,日寇以失踪一名士兵为借口,要过桥进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二十九军守桥部队的拒绝。以此展开激战,守军挥舞大刀,寒光四射,日寇丧胆。1000多鬼子被分片包围,只等一声令下,即可将其全部歼灭。可是汉奸"政府"竟命令前线部队"不要把事态扩大"而把日军放跑了。 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战宣言,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现在古桥已宣布光荣退休,不再担当巨大的运输任务,而是作为旅游胜地迎接着远近客人。近年来卢沟桥修复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筹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使卢沟桥焕发新姿,让它在旅游事业中贡献第二青春。

  居庸叠翠

  八达岭长城 慕田峪长城 司马台长城 金山岭长城

  南囿秋风

  今南宛一带是元代的飞放泊,明清两代是皇家养鸟兽的地方,叫南海子。当年这里草木丰茂,林泉溪水,环境优美,每年春秋季节,皇帝常来这里狩猎。 上述景观由于多次劫难已渐消失。近年来政府为了恢复旧观,曾大力绿化,种植了森林,引回了麋鹿,重建了团河行宫等,将成为一处迷人的旅游区。

  东郊时雨

  今朝阳门外,当初是良田万顷,一马平川。远近农村散落、杨柳依依,尤其是春雨绵绵农民扶犁耕耘的时期,更显出田园风光的乐趣。

  银锭观山

  北京内城什刹海与后海之间,有一微拱石桥,形状像银锭,故名银锭桥。桥东是宽阔的什刹海,桥西为狭长的后海。站在桥上西望,近处可见两岸杨柳轻拂水面;远眺可见绵亘叠嶂的西山。由远山近水,翠柳银河组成了一幅天然图画,在闹市之中实不多见。其奇特之处在于只有站在桥上才能领略此景,一旦下桥,景色全无。

  西便群羊

  亦叫西便白羊。原在西便门外护城河左侧河坡上的草地中,散落着的白石数十块,长有三四尺,大小形状各异,远处望之,酷似草中白羊,或立或卧或在啃青,与真羊无异,遂为一景。关于这些白石民间传说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说鲁班用法术把石头变成羊,赶来修建北京城,由于延误了时辰,未被用上,白羊又变回石头。 综上所述,北京地区除了传统的燕京八景之外,还有诸多景观,只是由于没有被"钦定",只好在民间流传。但是,不满足"八景"而出现增名的趋势已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