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区到黄山景区:怎样解释“形而上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08:40:22
这是哲学中的术语

楼上的怎么,没重点啊,还要让人自己总结?

形而上学: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后转为哲学名词。从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辨法的同义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形而上学的特点是同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形而上学的思想在古代即已产生。

PS:

极“左”年代,造反派不仅行动上“先进”,思想上也想拔拔高。某头头问被改造的“老九”:“什么是‘形而上学’?”
“‘形儿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指看问题观点直观……”
“说什么‘哲学’,你就说‘上学’吧』”
老九索性信口道:“就是就有个小孩叫‘形而’,背着书包去上学,小孩看问题当然直接又简单,所以 ‘形而上学’就是指看问题简单化。”造反派头头很满意:“这才符合人民群众的事情。”

从外型看,是在上学,
其实,上的东西多了。

形而上学

哲学术语。英语中的“形而上学”是“metaphysics”,意思是“物理之后”,也叫“第一哲学”,如笛卡儿的《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也被成为《形而上学沉思录》。亚理士多德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三部分,用大树作比喻:第一部分,最基础的部分,也就是树根,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它是一切知识的奠基;第二部分是物理学(physics),好比树干;第三部分是其他自然科学,以树枝来比喻。

“形而上学”一词原是古希腊罗德岛的哲学教师安德罗尼柯给亚里士多德的一部著作起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

形上学的问题通常都是充满争议而没有确定的结论的。这一部份是因为经验事实所累积的资料,做为人类知识的最大宗,通常无法解决形上学争议;另一部份是因为形上学家们所使用的词语时常混淆不清,他们的争论因而是一笔各持已见但却没有交集的烂帐。

二十世纪的逻辑实证论者们反对某些形上学议题,他们认为某些形上学问题本身是没有意义的问题。

参考资料: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A2%E8%80%8C%E4%B8%8A%E5%AD%A6)

已赞过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收起
xgooo
2005-06-25
xgooo
采纳数:217获赞数:2714LV7
擅长:服装/首饰购物创业投资烦恼
向TA提问私信TA
展开全部
尼采是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运动的开创者和发起人。尼采明确地提出了要从根本上颠覆与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为此,他就主要针对着形而上学的“二重化”世界观和超验价值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解构活动。具体来看,这个解构活动又是在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揭示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性质,二是阐明它是一种理性的虚构,三是与传统形而上学针锋相对地提出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论。本文试对这三个方面展开一些较为深入的考察与探究。

1.形而上学是一种虚无主义

尼采曾对西方哲学的历史作过一个概略的但不无深刻洞见的考察。经过这一考察,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为西方哲学奠基的意义,他创立了形而上学的基本模式,这就是在此后的西方哲学史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的模式,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发生、发展直到解体的过程。紧接着,他又提出了他的第二个重要的结论: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又是一种虚无主义,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虚无主义运动兴起、展开并最终被克服的历史。形而上学作为持续了几个世纪的一个历史空间,其中始终持久地发挥着作用的东西就是它的虚无主义本性。

从上述思想中我们首先能够体会到的是,“虚无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尼采对形而上学的一个特定的指称。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虚无主义’这个名称表示的是一个为尼采所认识的、已经贯穿此前几个世纪并且还在规定着现在这个世纪的历史性运动。”①所谓“历史性运动”,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演进。那么,尼采何以要给形而上学冠之以这样一个名称呢?“虚无主义”一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据我的考察,这个词主要有这样两种基本的用法:

首先,虚无主义表示着形而上学的一种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就是:“把整个生成世界判为幻觉,发明一个在其彼岸的世界充当真正的世界,”②或者是说:“把虚无构造为上帝、为真理,反正是构造为审判此岸的存在的法官和裁判”③,又或者是说:“把实在设立为欲望或激情的反面”④,等等。总起来说就是,对现实世界加以否定和虚无化,同时又对虚构的世界加以肯定和实在化,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也是“虚无主义”一语最基本的涵义。在这里,形而上学的肯定与否定,是兼具有存在论和价值论的双重意义的。一方面,形而上学否定感性世界的实在性,同时也就是否定它的价值,即它将实在虚无化的同时,也将实在的价值虚无化了。另一方面,它肯定某种超感性事物的存在,同时也就将这种超感性事物设立为最高的价值,就是说,被形而上学所确定的终极实在,实质上又是最高价值的载体,是“自在地有价值的”世界的别名。对于形而上学的这个植根于其本性中的虚无主义特征,尼采显然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的,因此他又称之为消极的、不自觉的虚无主义。

其次,“虚无主义”表示的也是形而上学的一种结果状态。这种结果状态被尼采表述为这样一句话:“什么是虚无主义?就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于目的的回答。”⑤这就是说,“虚无主义”所指的也是这样一种情形:形而上学设立的最高价值自行贬值、自我废除了。进而言之,在尼采看来,形而上学出于其否定现实和肯定虚幻的虚无主义本性,必然得到的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虚无主义结果。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感性现实世界是不会因为我们对之加以否定它就不存在、不发挥作用了,对现实的否定只会导致反过来被现实所否定;虚构的世界也不会因为我们相信它就不再是虚构的了,对虚幻世界的信仰最终也就只能归于虚幻。因此,形而上学虚无主义本性展开的必然结局就是,它所设立的最高价值(“终极实在”)自行贬值、自我废除了,这就是作为一种结果状态的虚无主义。随着这一虚无主义的到来,形而上学自身终结的时刻就到来了。

可见,当尼采用“虚无主义”来称呼形而上学时,他实际上是有两层意思所指:首先,形而上学否定现实世界而肯定虚构的世界,这是一种根植于其本性中的虚无主义,也就是作为原因的虚无主义;其次,形而上学由于其本性上的虚无主义必然导致自身的贬值和终结,这种自行贬值和终结也表现为一种虚无主义,它就是作为结果的虚无主义。前一种虚无主义和后一种虚无主义之间又是必然联系着的:在形而上学对虚构世界的肯定和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中,已经包含了导致其虚构世界终将自行贬值的必然逻辑。因此,尼采这样写道:“虚无主义的到来从现在起究竟为何是必然的?因为我们迄今为止的价值本身就是虚无主义,它们在其中得出了自己的最后结果;虚无主义是我们的重大价值和理想自身贯彻到底的逻辑。”⑥

尼采通过“虚无主义”这个概念,就揭示了形而上学内在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性。为了更充分地表明这个逻辑必然性是怎样展开并推进的,尼采又特别地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形而上学家进行了考察,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基督教哲学家,以及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等。上述这些哲学家都对推动形而上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也正是他们不断地加深加重着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特征。可以这样说,形而上学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理论推进,都是最高价值的又一次跌落,也是形而上学自身可能性的又一次损耗。在这种不断的跌落与损耗中,最高价值最后就将贬值到极点而归于彻底的崩溃与废除,形而上学也将耗尽其所有的可能性而归于它的衰败与终结了。

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的历史运动虽然从苏格拉底起就已经开始了,但在严格的意义上,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才应算作是虚无主义运动的真正开端。柏拉图创立的理念论,划定了理念世界与现实感性世界的区别与对立,并且以否定和贬低现实感性世界来强调理念世界的真理性、绝对的善性(价值意义),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形而上学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正是这种形而上学模式及其虚无主义特征,支配了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正因为此,尼采就将柏拉图的理念论看作是“迄今为止一切谬误中最恶劣、最悠久、最危险的谬误。”⑦到了中世纪,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基督教哲学,这两者的结合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分裂与对立:现实世界、现实人生被说成是完全虚幻的、毫无意义的幻象,唯有理想世界、彼岸世界才是具有绝对意义的真实世界。但问题在于,如果现实人生在根本上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那么就意味着理想世界是注定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既然“理想世界是决不能在现实世界内实现的,于是,那些最高价值就已然自行废黜了。”⑧

康德的批判哲学被看作是形而上学虚无主义运动的又一个高峰。康德证明了凭借概念并不能把握世界的超验本质,从而就把理念、上帝、彼岸世界等超感性事物从人类的知识领域中驱逐了出去,这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另一方面,他又在道德生活领域保留了上帝、自在之物等的位置,这又是向形而上学的一次倒退。康德之所以要保留自在之物,完全是为了满足其道德情感的需要。为了要树立道德的绝对权威性,就必须找到一个普遍必然的前提,也就不得不假定在现象背后还有一个“自在之物”存在。康德身上的这种道德主义的东西,尼采就称之为“道德主义的狂热”,并说:“在康德身上,神学偏见、不自觉的独断论、道德主义立场起着支配、操纵、命令的作用。”⑨正是道德主义驱使康德又回到了形而上学,设定了不可知的“自在之物”的存在。然而--尼采又指出,康德的“自在之物”毕竟只是一种假设、一个义务或一道命令了,而不再是绝对自明的真理,其道德形而上学也不再具有无可置疑的明证性,从而是形而上学“日益虚弱的象征”,是传统形而上学即将终结的先兆。

在康德之后,叔本华就走向了一种更加全面的虚无主义:他既否定感性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意义,又否认在现象背后有什么绝对真、绝对善的东西,而认为现象背后只是一种“恶的、盲目的意志”,“如此它才能是‘显现者’,在现象世界里显露自身。”⑩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代表的就是在传统哲学走到它的末路时,一种彻头彻尾的同时又是极端虚弱的虚无主义:一方面他不再有能力构造一个所谓真实的、善的彼岸世界,另一方面他又无力去面对和接受眼前这个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的现实世界,从而只能陷入到一种极度悲观绝望的心情之中。尼采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就看作是形而上学的最后一种形态,也是虚无主义运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标志着最高价值已经彻底贬值了,形而上学已经耗尽了它的所有可能性而走到了自己的终点。

综上所述,尼采用“虚无主义”这个概念不仅表明了传统形而上学将实在虚无化又将虚幻实在化的荒谬性,更为重要的是,他由此而揭示了形而上学正在走向终结这一符合其内在必须性的客观历史事实。作为结果的“虚无主义”概念表示的正是这样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由于传统形而上学自身虚无主义本性在历史中的不断展开,导致了最高价值的不断贬值和它自身的不断衰落,迄今为止它已经丧失了继续存在下去的全部可能性而只有终结了--这就是一个历史的客观事实。尼采揭示并阐明了这一事实,传统形而上学就因此而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强有力的打击和解构。

2.超感性世界是理性的虚构

在尼采关于“形而上学是虚无主义”的论断中,应当包含着这样一个前提:所谓真正的世界、自在之物等,都是思想自身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些虚假的观念。这样一个前提必须是成立的,“形而上学是虚无主义”的论断才是成立的。为此,尼采就对形而上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特别是考察和分析了所谓真正的世界、自在之物等产生的原因。尼采主要是从主体的认识论根源和心理根源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通过对其认识论根源的分析,尼采说明了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是理性的虚构,并且这种虚构直接与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其心理根源的分析,尼采则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形而上学的理性虚构又是对现实的恐惧心理、仇恨心理的效应。

首先,尼采考察了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与理性主义的关系。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一种基本思想传统,苏格拉底是这一传统的始作俑者。苏格拉底首创了概念辩证法,并将其推崇为认识事物本质、获得理性知识的唯一正确途径。他又把追求理性知识看作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知识、美德与幸福之间划上了等号。正是从苏格拉底的“知识=美德=幸福”这个公式开始,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就产生并形成了起来。简而言之,理性主义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传统:它一方面极力贬低感官的价值和作用,拒绝感官的证据,把感官看作是“向我们隐瞒了真正的世界”的骗子。11另一方面,理性主义又迷信理性,将理性绝对化,认为“感官骗人,理性修正错误;由之而来的结论是,理性是通往不变之物的道路;非感性的理念必定最接近‘真正的世界’。”12所谓理性,就是逻辑理性;对理性的迷信和绝对化,就是对逻辑的迷信与绝对化。因此,理性主义的核心又是逻辑主义。

尼采认为,逻辑本来是人类很早以来就形成的一种整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是以一种因果化、抽象化、一元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对世界的把握,因此它是有条件的东西。但在理性主义思想方式的支配下,逻辑却被绝对化、实在化了,于是因果性、统一性、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等,就变成了世界本身的客观属性。相应地,就有了所谓的“自在之物”和“真正的世界”。可见,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实质上不过是一种理性主义支配下的理性的虚构。比如自在之物,就是“出于逻辑上的需要,即为了描述和表达(为了联结多重的关系、特性、活动)”,而被虚构到这些关系、特性和活动中去的。13显然,这个理性虚构出来的理想世界、超感性世界和逻辑化的世界,并不反映世界的真相。

实际上,在尼采看来,一切认识活动中都免不了有主观的设定和构造在里面,都是从某个主体中心出发进行的一种透视活动,因此,他主张用“透视”来取代“认识”这个概念。尼采的透视理论表明,没有纯粹客观的反映,一切认识都只是解释,决不存在非解释性质的“自在的认识”和摆脱了一切解释的“自在的事实”。“不存在自在之物,也不存在绝对认识;透视的、制造幻觉的特性属于生存本身。”14无论是价值,还是事物的“本质”,都是某种“透视现象”,因为“这是什么”的问题始终是以“这对于我(我们,一切生命,等等)是什么”的问题为基础的。15按照这种透视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运用逻辑理性对世界的认识,也应当是一种透视,它是按照逻辑的观点对世界的一种表象(透视)活动。但问题在于,形而上学自身却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透视性质,因此它将它所理解的东西就当成了客观存在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所谓“自在之物”、“真正的世界”这样一些虚假观念的出现。这些虚假观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遮蔽与歪曲了世界的真相。

除了上述认识论方面的根源外,形而上学的理性虚构还有心理学方面的原因。尼采经过认真考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心理学方面的原因来看,形而上学是出自于一种“恐惧心理”和“仇恨心理”的效应。所有形而上学家的共同特征是,对感性的现实世界怀着深深的恐惧。他们恐惧欲望和激情,因为欲望和激情造成痛苦;他们恐惧非理性和偶然,因为这使得我们对整体的依赖感终于落空,也造成痛苦;他们恐惧变化、暂时性,因为它们导致死亡与毁灭,这同样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由这样的恐惧感又渐渐地演变为了一种仇恨的心理:“对一切流逝、变化、生成之物的蔑视、仇恨”16。正是这种仇恨,是导致形而上学产生的直接心理原因。尼采把形而上学家的思想逻辑归结为:“这个世界是虚假的,所以有一个真正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条件的,所以有一个绝对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所以有一个无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生成着的,所以有一个存在着的世界……”他由此而得出结论:“在这里,形而上学家对现实的怨恨是原动力。”17

在恐惧、怨恨的心理驱使下,形而上学家就进行了一系列的虚构:“哲学家虚构了一个理性世界……--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来源”,“宗教家杜撰了一个‘神性’世界--这是‘非自然化的、反自然的’世界的源出,”“道德家虚构了一个‘自由的’世界,--这是‘善良的、完美的、正义的、神圣的’世界的源出。”18这三个方面的虚构,共同都是出自于“心理学的失误,心理学的混淆”,都是人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对象身上的结果。所谓的永恒世界、“真正世界”,就是人自身追求真理与确定性的欲望在对象世界中的一种投射。“人把他的冲动投影为真理,……人作为创造者的需要使得他在自己的劳作的世界中,虚构并且预期了另一个世界。他事先就接受了它,这种事先接受(对真理的‘信仰’)是人的支柱。”19尼采指出,这样一种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与向往,对超感性的“精神支柱”的渴望与向往,恰恰是人的厌世本能的表现,也就是生命力量下降和衰弱的表现。

总而言之,形而上学世界并不是如形而上学家所标榜的那样是所谓自在的世界,而是在理性主义和厌世本能的双重根源作用下产生的理性的虚构。尼采不无说服力地指证出了它的虚构性质,传统形而上学就因此而更加丧失了自身存在的根据,从而进一步遭到了解构。

3.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尼采不仅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批判,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观理论,这就是他的“强力意志论”。强力意志理论的提出,是尼采的反形而上学思想合符逻辑发展的结果。如果说对形而上学的直接批判是从“破”的角度来对形而上学的解构话,那么提出强力意志理论则可以理解为是尼采从“立”的角度进行的进一步解构活动。

尼采对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表达在他的这样一个论断中:“世界是强力意志的,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20 可以作为这个论断的补充的其它一些说法还有:“强力意志是存在的最内在本质”21,“一切推动力都是强力意志”22,“强力意志是我们深入底蕴达到的最后事实”23,以及“从内部看世界,从其‘概念特征’来规定和描述世界--它正是‘强力意志’而非其他”24,等等。尼采的这些说法实际上都是为了表明他对世界本质或原动力的一种理解,就此而言,可以称其为尼采的“世界本质观”。在这一点上,尼采与传统形而上学家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他们都把世界看作是有一个统一的本质或原动力的。但是,正是除了这一点是相同的以外,尼采的世界本质观在其它方面都是与传统形而上学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不一样的。

首先,尼采把强力意志看作是世界的本质,而强力意志是一切现实生命中都具有的“追求强力的意志”。他说道:“凡有生命之处,便必有意志;但不是求生命的意志,而是求强力的意志!”25这种强力意志是生命成其为生命的东西,因此也就是生命本身的表征。“生命作为我们最熟悉的形式,只是求力之积聚的意志……生命作为个别情形追求最大限度的强力感;追求无非就是追求强力,最基础、最内在的东西始终是这个意志。”26可见,强力意志仅仅是与现实感性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种意志力量,而不是传统形而上学中那种超感性的、非生命的“第一推动力”。尼采反对将空洞的、无生命的概念“木乃伊”当作世界的本质,反对认为有一个独立于现实感性世界之外的理性的对象世界存在的观点,这些显然都是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相左的。

其次,尼采虽然也沿袭本质主义而将世界作了一元化的归结,但他是意识到了这种归结的主观设定性质的。对于本质主义和一元化的思维方式,尼采的态度是既否定又肯定。他一方面明确指出:“不存在持久的终极统一”27,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们寻求世界的统一性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心理习惯,“我们习惯于将大量形式的配置同一个统一的来源相协调”,28一种解释存在的理论“相对地需要有涵盖作用的统一性”29。因此,尼采就向这种普遍的心理习惯作了妥协,也为世界设立了一个统一的本质。然而,在尼采看来,强力意志作为世界的统一本质,归根到底只是一种主观设定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客观的“自在之物”。他毫不讳言强力意志的这种主观设定性质,宣称它也仅仅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凡解释都不具有最终的有效性。可见,尼采与传统形而上学家的区别就在于:他确定了世界的本质但并不把它看作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而传统形而上学家却正是这样来看待的。

再者,从与主体思维方式的关系来看,强力意志是主体从对世界的直接的主观体验中得到的一个概念,它就不是任何逻辑推导的产物。尼采在说明强力意志时,基本上没有进行什么推理论证,而只是指出它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主观的体验。在他看来,当我们通过世界的万类竞长、生生不息的状态而体验到一种追求更大力量的生命意志的普遍存在和支配作用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体验而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强力意志。“假如能把我们的全部本能生活,解释为一种基本意志--即我所说的强力意志--的发展与繁衍,……那么我们就有权把全部作用力都毫不含糊地界定为强力意志。”30可见,强力意志只是我们在直接的主观体验中把握到的事物本质,它与传统形而上学中依靠理性的逻辑力量而确立起来的超验本质就是根本不同的。

总之,尼采通过把强力意志确立为世界的本质,就赋予了传统哲学的世界本质论以全新的涵义。相应地,对于世界的基本存在状态的认定,他也有自己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一些看法。他说,世界是“生成着的世界”,“一切是生成”,世界是“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疲劳的生成”,是“永远处在自我创造、自我毁灭中的酒神世界”。31世界是生成的,这就是尼采眼中的世界的基本存在状态。围绕着这个观点,尼采又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说明。

首先,世界何以始终是生成着的呢?这与强力意志的普遍存在及其内在本性有关。在尼采看来,强力意志本身“不是生成,而是激情--是最基本的事实,生成、作用均由之而来。”32也就是说,正因为强力意志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所以才有了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生死往复。强力意志出于其本性而要不断地追求更大的强力,不断向自身的更高阶段跃进;这种向上跃进的运动,表现出来就是事物的新旧更替、生死流转的变化。又因为强力意志对更大强力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所以,世界上事物的新陈代谢、生死交替就是不会停止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永世的轮回”。

世界是生成的,这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和绝对的:没有永恒的存在者,也没绝对的本质和意义,一切都是相对的存在,一切也都最终要归于消亡。总之,“万有皆变,皆永恒轮回”。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话,那就是强力意志本身及其追求强力的活动。因为只有设定强力意志及它的活动本身是永恒的、不会消亡的,世界的永恒生成性才是可能的。实际上,尼采之以要提出强力意志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肯定世界的生成性这个目的。

把世界从根本上看作是生成的,这就已经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在传统形而上学那里,世界是被划分成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这两个世界又彼此外在和对立。只有表面的现象界才处在永远的变化和新旧更替之中,而作为与之相对的另一个世界--本质的、共相的世界--则是永恒不变的。换句话说,尼采与传统形而上学家在关于世界的基本状态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就在于:尼采把世界从根本上理解为一个永恒运动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而传统形而上学家则把世界从根本上、本质的意义上理解为静止的、固定不变的。

以上就是尼采哲学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当尼采把强力意志确立为世界的本质时,也为他重新确立价值基点并围绕着它来重建价值体系奠定了基础。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根据尼采的观点,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或存在论实际上又是一种价值论、价值体系,它虚构了自在之物的存在,同时也就赋予了这个自在之物以最高的价值意义。实际上,一切哲学存在论都是摆脱不了评价的,即它们都同时又是一种价值论。因此,当尼采把强力意志确立为世界的本质时,他也就把它看成是真正有价值的,是一切价值的基点、源出和根据。

关于强力意志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尼采有这样的一段论述,他说:“当我们谈论价值时,我们是在生命鼓舞之下,在生命之光照耀下谈论价值的;正是生命(强力意志)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起价值,生命又通过我们对之进行评价。”33在另一处他又写到:“本质没有价值,但却一度被赋予和赠予价值,我们就是这赋予和赠予者。”34这两段话的中心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价值是强力意志的设定与赋予。这个论断又可以被看作是对所谓“基点”、“源出”的涵义的阐释。强力意志设定了价值,正是在此意义上,它就是价值的来源。可见,根本就不存在所谓与意志无关的自在的价值,一切价值都是强力意志从一个它所需要的特定的视点出发,对事物进行的一种理解表象。为此尼采就反问道:“难道有自在的意义吗?意义岂非必然是关系的意义和透视?”35

这个特定的视点,为强力意志的表象需要而设立起来的视点,首先就具有“为我”的性质。它是一种为了“我”自己的保存与提高而建立起来的视点。“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维持和提高人的生命统治而作出一定透视的结果……”36价值的着眼点就是“生命自身的保存与提高”。37而生命的提高在根本上又是强力意志的提高,因此,价值的着眼点实际上就是强力意志的增长。尼采说道:“什么是善?凡是增强我们人类力量的东西,强力意志及本身都是善;什么是恶?凡是来自柔弱的东西都是恶;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强力增长和阻力被克服的感觉。”38这就表明了,强力意志不仅是一切价值的源出和最高价值者,而且它同时也是用以衡量其它事物价值大小的最终根据和标准。不应以意识为标准来衡量生命和强力意志,而应以强力意志为根据来衡量生命和意识。强力意志就是一切评价由之出发又向之归宿的东西。

依据强力意志这个价值基准,尼采就对现实世界作出了与传统形而上学完全相反的评价。现实、感性和生命,在传统哲学中是被否定和贬抑的对象,因为它们所构成的是一个“充满了痛苦”的世界、“暂时性”的世界。但尼采却认为,正是这个痛苦的和暂时性的世界,才是强力意志在其中持存与发展的世界,它体现了强力意志“求生长”的运动。因此,尼采得出的最后结论,不是要否定现实感性世界的意义,而是强调它才是唯一合符强力意志的要求的;我们不是要抛弃这个世界去追求所谓的“真正世界”,而是应当对之充满信赖、热爱与忠诚,要“双足稳立于此土地上”,“对此土地信守忠实,不要相信那些向我们说起超越地球的希望的人们!”39

综上所述,尼采围绕着强力意志这个核心概念,建构起了他的具有强烈的反形而上学意向的世界观和价值论。当他把强力意志确立为现实世界的真正本质和原动力时,也就否定了在这个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什么超验本质和超感性的世界;当他把生命的强力意志设立为价值的基点和根据后,传统形而上学围绕着上帝、自在之物等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也就不再有效而必然崩溃了。因此,尼采的强力意志理论,实际上就是通过正面的理论建构而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又一次的解构。

然而,尼采始终还是没有彻底地走出形而上学的影响。他到最后也没有超出一元化的思维模式,没有跳出为整个世界寻求一个统一基础和终

参考资料:http://www.siwen.org/xingershangxue/xesxdxwxncdjg.htm

已赞过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收起
输了天下输了你
2005-06-25
输了天下输了你
采纳数:1获赞数:11LV3
擅长:暂未定制
向TA提问私信TA
展开全部
尼采是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运动的开创者和发起人。尼采明确地提出了要从根本上颠覆与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为此,他就主要针对着形而上学的“二重化”世界观和超验价值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解构活动。具体来看,这个解构活动又是在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揭示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性质,二是阐明它是一种理性的虚构,三是与传统形而上学针锋相对地提出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价值论。本文试对这三个方面展开一些较为深入的考察与探究。

1.形而上学是一种虚无主义

尼采曾对西方哲学的历史作过一个概略的但不无深刻洞见的考察。经过这一考察,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为西方哲学奠基的意义,他创立了形而上学的基本模式,这就是在此后的西方哲学史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的模式,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就是一个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发生、发展直到解体的过程。紧接着,他又提出了他的第二个重要的结论: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又是一种虚无主义,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虚无主义运动兴起、展开并最终被克服的历史。形而上学作为持续了几个世纪的一个历史空间,其中始终持久地发挥着作用的东西就是它的虚无主义本性。

从上述思想中我们首先能够体会到的是,“虚无主义”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尼采对形而上学的一个特定的指称。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虚无主义’这个名称表示的是一个为尼采所认识的、已经贯穿此前几个世纪并且还在规定着现在这个世纪的历史性运动。”①所谓“历史性运动”,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演进。那么,尼采何以要给形而上学冠之以这样一个名称呢?“虚无主义”一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据我的考察,这个词主要有这样两种基本的用法:

首先,虚无主义表示着形而上学的一种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就是:“把整个生成世界判为幻觉,发明一个在其彼岸的世界充当真正的世界,”②或者是说:“把虚无构造为上帝、为真理,反正是构造为审判此岸的存在的法官和裁判”③,又或者是说:“把实在设立为欲望或激情的反面”④,等等。总起来说就是,对现实世界加以否定和虚无化,同时又对虚构的世界加以肯定和实在化,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也是“虚无主义”一语最基本的涵义。在这里,形而上学的肯定与否定,是兼具有存在论和价值论的双重意义的。一方面,形而上学否定感性世界的实在性,同时也就是否定它的价值,即它将实在虚无化的同时,也将实在的价值虚无化了。另一方面,它肯定某种超感性事物的存在,同时也就将这种超感性事物设立为最高的价值,就是说,被形而上学所确定的终极实在,实质上又是最高价值的载体,是“自在地有价值的”世界的别名。对于形而上学的这个植根于其本性中的虚无主义特征,尼采显然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的,因此他又称之为消极的、不自觉的虚无主义。

其次,“虚无主义”表示的也是形而上学的一种结果状态。这种结果状态被尼采表述为这样一句话:“什么是虚无主义?就是最高价值的自行贬值。没有目的,没有对于目的的回答。”⑤这就是说,“虚无主义”所指的也是这样一种情形:形而上学设立的最高价值自行贬值、自我废除了。进而言之,在尼采看来,形而上学出于其否定现实和肯定虚幻的虚无主义本性,必然得到的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虚无主义结果。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感性现实世界是不会因为我们对之加以否定它就不存在、不发挥作用了,对现实的否定只会导致反过来被现实所否定;虚构的世界也不会因为我们相信它就不再是虚构的了,对虚幻世界的信仰最终也就只能归于虚幻。因此,形而上学虚无主义本性展开的必然结局就是,它所设立的最高价值(“终极实在”)自行贬值、自我废除了,这就是作为一种结果状态的虚无主义。随着这一虚无主义的到来,形而上学自身终结的时刻就到来了。

可见,当尼采用“虚无主义”来称呼形而上学时,他实际上是有两层意思所指:首先,形而上学否定现实世界而肯定虚构的世界,这是一种根植于其本性中的虚无主义,也就是作为原因的虚无主义;其次,形而上学由于其本性上的虚无主义必然导致自身的贬值和终结,这种自行贬值和终结也表现为一种虚无主义,它就是作为结果的虚无主义。前一种虚无主义和后一种虚无主义之间又是必然联系着的:在形而上学对虚构世界的肯定和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中,已经包含了导致其虚构世界终将自行贬值的必然逻辑。因此,尼采这样写道:“虚无主义的到来从现在起究竟为何是必然的?因为我们迄今为止的价值本身就是虚无主义,它们在其中得出了自己的最后结果;虚无主义是我们的重大价值和理想自身贯彻到底的逻辑。”⑥

尼采通过“虚无主义”这个概念,就揭示了形而上学内在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性。为了更充分地表明这个逻辑必然性是怎样展开并推进的,尼采又特别地对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形而上学家进行了考察,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基督教哲学家,以及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等。上述这些哲学家都对推动形而上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但也正是他们不断地加深加重着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特征。可以这样说,形而上学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理论推进,都是最高价值的又一次跌落,也是形而上学自身可能性的又一次损耗。在这种不断的跌落与损耗中,最高价值最后就将贬值到极点而归于彻底的崩溃与废除,形而上学也将耗尽其所有的可能性而归于它的衰败与终结了。

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的历史运动虽然从苏格拉底起就已经开始了,但在严格的意义上,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才应算作是虚无主义运动的真正开端。柏拉图创立的理念论,划定了理念世界与现实感性世界的区别与对立,并且以否定和贬低现实感性世界来强调理念世界的真理性、绝对的善性(价值意义),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形而上学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正是这种形而上学模式及其虚无主义特征,支配了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正因为此,尼采就将柏拉图的理念论看作是“迄今为止一切谬误中最恶劣、最悠久、最危险的谬误。”⑦到了中世纪,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结合在一起而形成基督教哲学,这两者的结合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分裂与对立:现实世界、现实人生被说成是完全虚幻的、毫无意义的幻象,唯有理想世界、彼岸世界才是具有绝对意义的真实世界。但问题在于,如果现实人生在根本上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那么就意味着理想世界是注定了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既然“理想世界是决不能在现实世界内实现的,于是,那些最高价值就已然自行废黜了。”⑧

康德的批判哲学被看作是形而上学虚无主义运动的又一个高峰。康德证明了凭借概念并不能把握世界的超验本质,从而就把理念、上帝、彼岸世界等超感性事物从人类的知识领域中驱逐了出去,这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另一方面,他又在道德生活领域保留了上帝、自在之物等的位置,这又是向形而上学的一次倒退。康德之所以要保留自在之物,完全是为了满足其道德情感的需要。为了要树立道德的绝对权威性,就必须找到一个普遍必然的前提,也就不得不假定在现象背后还有一个“自在之物”存在。康德身上的这种道德主义的东西,尼采就称之为“道德主义的狂热”,并说:“在康德身上,神学偏见、不自觉的独断论、道德主义立场起着支配、操纵、命令的作用。”⑨正是道德主义驱使康德又回到了形而上学,设定了不可知的“自在之物”的存在。然而--尼采又指出,康德的“自在之物”毕竟只是一种假设、一个义务或一道命令了,而不再是绝对自明的真理,其道德形而上学也不再具有无可置疑的明证性,从而是形而上学“日益虚弱的象征”,是传统形而上学即将终结的先兆。

在康德之后,叔本华就走向了一种更加全面的虚无主义:他既否定感性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意义,又否认在现象背后有什么绝对真、绝对善的东西,而认为现象背后只是一种“恶的、盲目的意志”,“如此它才能是‘显现者’,在现象世界里显露自身。”⑩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代表的就是在传统哲学走到它的末路时,一种彻头彻尾的同时又是极端虚弱的虚无主义:一方面他不再有能力构造一个所谓真实的、善的彼岸世界,另一方面他又无力去面对和接受眼前这个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的现实世界,从而只能陷入到一种极度悲观绝望的心情之中。尼采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就看作是形而上学的最后一种形态,也是虚无主义运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标志着最高价值已经彻底贬值了,形而上学已经耗尽了它的所有可能性而走到了自己的终点。

综上所述,尼采用“虚无主义”这个概念不仅表明了传统形而上学将实在虚无化又将虚幻实在化的荒谬性,更为重要的是,他由此而揭示了形而上学正在走向终结这一符合其内在必须性的客观历史事实。作为结果的“虚无主义”概念表示的正是这样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由于传统形而上学自身虚无主义本性在历史中的不断展开,导致了最高价值的不断贬值和它自身的不断衰落,迄今为止它已经丧失了继续存在下去的全部可能性而只有终结了--这就是一个历史的客观事实。尼采揭示并阐明了这一事实,传统形而上学就因此而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强有力的打击和解构。

2.超感性世界是理性的虚构

在尼采关于“形而上学是虚无主义”的论断中,应当包含着这样一个前提:所谓真正的世界、自在之物等,都是思想自身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些虚假的观念。这样一个前提必须是成立的,“形而上学是虚无主义”的论断才是成立的。为此,尼采就对形而上学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特别是考察和分析了所谓真正的世界、自在之物等产生的原因。尼采主要是从主体的认识论根源和心理根源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通过对其认识论根源的分析,尼采说明了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是理性的虚构,并且这种虚构直接与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其心理根源的分析,尼采则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形而上学的理性虚构又是对现实的恐惧心理、仇恨心理的效应。

首先,尼采考察了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与理性主义的关系。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一种基本思想传统,苏格拉底是这一传统的始作俑者。苏格拉底首创了概念辩证法,并将其推崇为认识事物本质、获得理性知识的唯一正确途径。他又把追求理性知识看作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知识、美德与幸福之间划上了等号。正是从苏格拉底的“知识=美德=幸福”这个公式开始,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就产生并形成了起来。简而言之,理性主义是这样的一种思想传统:它一方面极力贬低感官的价值和作用,拒绝感官的证据,把感官看作是“向我们隐瞒了真正的世界”的骗子。11另一方面,理性主义又迷信理性,将理性绝对化,认为“感官骗人,理性修正错误;由之而来的结论是,理性是通往不变之物的道路;非感性的理念必定最接近‘真正的世界’。”12所谓理性,就是逻辑理性;对理性的迷信和绝对化,就是对逻辑的迷信与绝对化。因此,理性主义的核心又是逻辑主义。

尼采认为,逻辑本来是人类很早以来就形成的一种整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是以一种因果化、抽象化、一元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对世界的把握,因此它是有条件的东西。但在理性主义思想方式的支配下,逻辑却被绝对化、实在化了,于是因果性、统一性、现象与本质的区别等,就变成了世界本身的客观属性。相应地,就有了所谓的“自在之物”和“真正的世界”。可见,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实质上不过是一种理性主义支配下的理性的虚构。比如自在之物,就是“出于逻辑上的需要,即为了描述和表达(为了联结多重的关系、特性、活动)”,而被虚构到这些关系、特性和活动中去的。13显然,这个理性虚构出来的理想世界、超感性世界和逻辑化的世界,并不反映世界的真相。

实际上,在尼采看来,一切认识活动中都免不了有主观的设定和构造在里面,都是从某个主体中心出发进行的一种透视活动,因此,他主张用“透视”来取代“认识”这个概念。尼采的透视理论表明,没有纯粹客观的反映,一切认识都只是解释,决不存在非解释性质的“自在的认识”和摆脱了一切解释的“自在的事实”。“不存在自在之物,也不存在绝对认识;透视的、制造幻觉的特性属于生存本身。”14无论是价值,还是事物的“本质”,都是某种“透视现象”,因为“这是什么”的问题始终是以“这对于我(我们,一切生命,等等)是什么”的问题为基础的。15按照这种透视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运用逻辑理性对世界的认识,也应当是一种透视,它是按照逻辑的观点对世界的一种表象(透视)活动。但问题在于,形而上学自身却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这种透视性质,因此它将它所理解的东西就当成了客观存在的东西,于是就有了所谓“自在之物”、“真正的世界”这样一些虚假观念的出现。这些虚假观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遮蔽与歪曲了世界的真相。

除了上述认识论方面的根源外,形而上学的理性虚构还有心理学方面的原因。尼采经过认真考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从心理学方面的原因来看,形而上学是出自于一种“恐惧心理”和“仇恨心理”的效应。所有形而上学家的共同特征是,对感性的现实世界怀着深深的恐惧。他们恐惧欲望和激情,因为欲望和激情造成痛苦;他们恐惧非理性和偶然,因为这使得我们对整体的依赖感终于落空,也造成痛苦;他们恐惧变化、暂时性,因为它们导致死亡与毁灭,这同样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由这样的恐惧感又渐渐地演变为了一种仇恨的心理:“对一切流逝、变化、生成之物的蔑视、仇恨”16。正是这种仇恨,是导致形而上学产生的直接心理原因。尼采把形而上学家的思想逻辑归结为:“这个世界是虚假的,所以有一个真正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条件的,所以有一个绝对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所以有一个无矛盾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生成着的,所以有一个存在着的世界……”他由此而得出结论:“在这里,形而上学家对现实的怨恨是原动力。”17

在恐惧、怨恨的心理驱使下,形而上学家就进行了一系列的虚构:“哲学家虚构了一个理性世界……--这就是真实世界的来源”,“宗教家杜撰了一个‘神性’世界--这是‘非自然化的、反自然的’世界的源出,”“道德家虚构了一个‘自由的’世界,--这是‘善良的、完美的、正义的、神圣的’世界的源出。”18这三个方面的虚构,共同都是出自于“心理学的失误,心理学的混淆”,都是人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对象身上的结果。所谓的永恒世界、“真正世界”,就是人自身追求真理与确定性的欲望在对象世界中的一种投射。“人把他的冲动投影为真理,……人作为创造者的需要使得他在自己的劳作的世界中,虚构并且预期了另一个世界。他事先就接受了它,这种事先接受(对真理的‘信仰’)是人的支柱。”19尼采指出,这样一种对“另一个世界”的渴望与向往,对超感性的“精神支柱”的渴望与向往,恰恰是人的厌世本能的表现,也就是生命力量下降和衰弱的表现。

总而言之,形而上学世界并不是如形而上学家所标榜的那样是所谓自在的世界,而是在理性主义和厌世本能的双重根源作用下产生的理性的虚构。尼采不无说服力地指证出了它的虚构性质,传统形而上学就因此而更加丧失了自身存在的根据,从而进一步遭到了解构。

3.世界的本质是强力意志

尼采不仅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批判,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观理论,这就是他的“强力意志论”。强力意志理论的提出,是尼采的反形而上学思想合符逻辑发展的结果。如果说对形而上学的直接批判是从“破”的角度来对形而上学的解构话,那么提出强力意志理论则可以理解为是尼采从“立”的角度进行的进一步解构活动。

尼采对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表达在他的这样一个论断中:“世界是强力意志的,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20 可以作为这个论断的补充的其它一些说法还有:“强力意志是存在的最内在本质”21,“一切推动力都是强力意志”22,“强力意志是我们深入底蕴达到的最后事实”23,以及“从内部看世界,从其‘概念特征’来规定和描述世界--它正是‘强力意志’而非其他”24,等等。尼采的这些说法实际上都是为了表明他对世界本质或原动力的一种理解,就此而言,可以称其为尼采的“世界本质观”。在这一点上,尼采与传统形而上学家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他们都把世界看作是有一个统一的本质或原动力的。但是,正是除了这一点是相同的以外,尼采的世界本质观在其它方面都是与传统形而上学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不一样的。

首先,尼采把强力意志看作是世界的本质,而强力意志是一切现实生命中都具有的“追求强力的意志”。他说道:“凡有生命之处,便必有意志;但不是求生命的意志,而是求强力的意志!”25这种强力意志是生命成其为生命的东西,因此也就是生命本身的表征。“生命作为我们最熟悉的形式,只是求力之积聚的意志……生命作为个别情形追求最大限度的强力感;追求无非就是追求强力,最基础、最内在的东西始终是这个意志。”26可见,强力意志仅仅是与现实感性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一种意志力量,而不是传统形而上学中那种超感性的、非生命的“第一推动力”。尼采反对将空洞的、无生命的概念“木乃伊”当作世界的本质,反对认为有一个独立于现实感性世界之外的理性的对象世界存在的观点,这些显然都是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相左的。

其次,尼采虽然也沿袭本质主义而将世界作了一元化的归结,但他是意识到了这种归结的主观设定性质的。对于本质主义和一元化的思维方式,尼采的态度是既否定又肯定。他一方面明确指出:“不存在持久的终极统一”27,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们寻求世界的统一性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心理习惯,“我们习惯于将大量形式的配置同一个统一的来源相协调”,28一种解释存在的理论“相对地需要有涵盖作用的统一性”29。因此,尼采就向这种普遍的心理习惯作了妥协,也为世界设立了一个统一的本质。然而,在尼采看来,强力意志作为世界的统一本质,归根到底只是一种主观设定的东西,而不是什么客观的“自在之物”。他毫不讳言强力意志的这种主观设定性质,宣称它也仅仅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凡解释都不具有最终的有效性。可见,尼采与传统形而上学家的区别就在于:他确定了世界的本质但并不把它看作是纯粹客观的、自在的东西,而传统形而上学家却正是这样来看待的。

再者,从与主体思维方式的关系来看,强力意志是主体从对世界的直接的主观体验中得到的一个概念,它就不是任何逻辑推导的产物。尼采在说明强力意志时,基本上没有进行什么推理论证,而只是指出它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主观的体验。在他看来,当我们通过世界的万类竞长、生生不息的状态而体验到一种追求更大力量的生命意志的普遍存在和支配作用时,我们就可以根据这种体验而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强力意志。“假如能把我们的全部本能生活,解释为一种基本意志--即我所说的强力意志--的发展与繁衍,……那么我们就有权把全部作用力都毫不含糊地界定为强力意志。”30可见,强力意志只是我们在直接的主观体验中把握到的事物本质,它与传统形而上学中依靠理性的逻辑力量而确立起来的超验本质就是根本不同的。

总之,尼采通过把强力意志确立为世界的本质,就赋予了传统哲学的世界本质论以全新的涵义。相应地,对于世界的基本存在状态的认定,他也有自己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一些看法。他说,世界是“生成着的世界”,“一切是生成”,世界是“不知满足、不知厌倦、不知疲劳的生成”,是“永远处在自我创造、自我毁灭中的酒神世界”。31世界是生成的,这就是尼采眼中的世界的基本存在状态。围绕着这个观点,尼采又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说明。

首先,世界何以始终是生成着的呢?这与强力意志的普遍存在及其内在本性有关。在尼采看来,强力意志本身“不是生成,而是激情--是最基本的事实,生成、作用均由之而来。”32也就是说,正因为强力意志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永远不会消亡的,所以才有了世间万物的生生不息,生死往复。强力意志出于其本性而要不断地追求更大的强力,不断向自身的更高阶段跃进;这种向上跃进的运动,表现出来就是事物的新旧更替、生死流转的变化。又因为强力意志对更大强力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所以,世界上事物的新陈代谢、生死交替就是不会停止的,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永世的轮回”。

世界是生成的,这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和绝对的:没有永恒的存在者,也没绝对的本质和意义,一切都是相对的存在,一切也都最终要归于消亡。总之,“万有皆变,皆永恒轮回”。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话,那就是强力意志本身及其追求强力的活动。因为只有设定强力意志及它的活动本身是永恒的、不会消亡的,世界的永恒生成性才是可能的。实际上,尼采之以要提出强力意志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肯定世界的生成性这个目的。

把世界从根本上看作是生成的,这就已经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观点有了很大的不同了。在传统形而上学那里,世界是被划分成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这两个世界又彼此外在和对立。只有表面的现象界才处在永远的变化和新旧更替之中,而作为与之相对的另一个世界--本质的、共相的世界--则是永恒不变的。换句话说,尼采与传统形而上学家在关于世界的基本状态问题上的主要分歧就在于:尼采把世界从根本上理解为一个永恒运动的、不断生成的过程,而传统形而上学家则把世界从根本上、本质的意义上理解为静止的、固定不变的。

以上就是尼采哲学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当尼采把强力意志确立为世界的本质时,也为他重新确立价值基点并围绕着它来重建价值体系奠定了基础。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根据尼采的观点,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或存在论实际上又是一种价值论、价值体系,它虚构了自在之物的存在,同时也就赋予了这个自在之物以最高的价值意义。实际上,一切哲学存在论都是摆脱不了评价的,即它们都同时又是一种价值论。因此,当尼采把强力意志确立为世界的本质时,他也就把它看成是真正有价值的,是一切价值的基点、源出和根据。

关于强力意志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尼采有这样的一段论述,他说:“当我们谈论价值时,我们是在生命鼓舞之下,在生命之光照耀下谈论价值的;正是生命(强力意志)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起价值,生命又通过我们对之进行评价。”33在另一处他又写到:“本质没有价值,但却一度被赋予和赠予价值,我们就是这赋予和赠予者。”34这两段话的中心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价值是强力意志的设定与赋予。这个论断又可以被看作是对所谓“基点”、“源出”的涵义的阐释。强力意志设定了价值,正是在此意义上,它就是价值的来源。可见,根本就不存在所谓与意志无关的自在的价值,一切价值都是强力意志从一个它所需要的特定的视点出发,对事物进行的一种理解表象。为此尼采就反问道:“难道有自在的意义吗?意义岂非必然是关系的意义和透视?”35

这个特定的视点,为强力意志的表象需要而设立起来的视点,首先就具有“为我”的性质。它是一种为了“我”自己的保存与提高而建立起来的视点。“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维持和提高人的生命统治而作出一定透视的结果……”36价值的着眼点就是“生命自身的保存与提高”。37而生命的提高在根本上又是强力意志的提高,因此,价值的着眼点实际上就是强力意志的增长。尼采说道:“什么是善?凡是增强我们人类力量的东西,强力意志及本身都是善;什么是恶?凡是来自柔弱的东西都是恶;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强力增长和阻力被克服的感觉。”38这就表明了,强力意志不仅是一切价值的源出和最高价值者,而且它同时也是用以衡量其它事物价值大小的最终根据和标准。不应以意识为标准来衡量生命和强力意志,而应以强力意志为根据来衡量生命和意识。强力意志就是一切评价由之出发又向之归宿的东西。

依据强力意志这个价值基准,尼采就对现实世界作出了与传统形而上学完全相反的评价。现实、感性和生命,在传统哲学中是被否定和贬抑的对象,因为它们所构成的是一个“充满了痛苦”的世界、“暂时性”的世界。但尼采却认为,正是这个痛苦的和暂时性的世界,才是强力意志在其中持存与发展的世界,它体现了强力意志“求生长”的运动。因此,尼采得出的最后结论,不是要否定现实感性世界的意义,而是强调它才是唯一合符强力意志的要求的;我们不是要抛弃这个世界去追求所谓的“真正世界”,而是应当对之充满信赖、热爱与忠诚,要“双足稳立于此土地上”,“对此土地信守忠实,不要相信那些向我们说起超越地球的希望的人们!”39

综上所述,尼采围绕着强力意志这个核心概念,建构起了他的具有强烈的反形而上学意向的世界观和价值论。当他把强力意志确立为现实世界的真正本质和原动力时,也就否定了在这个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什么超验本质和超感性的世界;当他把生命的强力意志设立为价值的基点和根据后,传统形而上学围绕着上帝、自在之物等建立起来的价值体系也就不再有效而必然崩溃了。因此,尼采的强力意志理论,实际上就是通过正面的理论建构而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又一次的解构。

然而,尼采始终还是没有彻底地走出形而上学的影响。他到最后也没有超出一元化的思维模式,没有跳出为整个世界寻求一个统一基础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