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包装标识:现在装机都不装软驱了,软驱的功能完全被取代了吗!被什么取代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6/01 02:17:50

没有完全取代
如果说取代的话,那就是其他的移动存储设备,包括U盘、移动硬盘等

日前,微软老板比尔·盖茨发话正式宣布软驱时代的结束。此前曾经有不少业界人士认为软驱和软盘已经无法跟上数据存储技术的进步,然而他们都缺乏份量,盖茨的一番话语,才是真正具有里程碑式的结论。相信随着闪存盘和可刻录光盘技术的发展,软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将指日可待。

追忆逝水流年

诞生于60年代末期的软盘,经过近40年的风风雨雨,从最早只能用于IBM的大型机之中,到成为PC机的标准配置,再到如今被USB设备取代,几乎见证了电脑发展史上所有历程。1971年,Shugart Associates公司给IBM的大型机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5.25英寸的软驱,随后装备到IBM的早期PC中;1980年,索尼破天荒地推出更小巧,容量更大的3.5英寸软盘;从90年代初开始,3.5英寸、1.44MB的软驱正式成为PC机的标准外设;90年代末,以ZIP、MO为代表的大容量存储器和以闪存盘和CD-RW为代表的USM设备开始出现,软驱和软盘的好日子似乎走到了尽头。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几何时,软驱得到PC厂商的大力推崇,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九十年代中期,那时的PC机都要装备两种规格的软驱,以备不同软盘的使用。而如今,最先抛弃软驱的人也是PC厂商。从1998年苹果最早对软驱说“不”,到2003年2月戴尔将软驱当作PC机的选配,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抛弃”软驱的队伍之中。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大部分PC厂商都在放弃软驱,无论在新装的兼容电脑或品牌电脑中,还是在新出品的笔记本电脑中,人们已经很难找到昔日的标准配置软盘软驱。在全球,主流厂商如戴尔、惠普、三星、NEC和联想都在大量采购闪存盘。前不久,IBM与国内某闪存盘厂商合作,推出PC电脑捆绑销售闪存盘的活动。软驱鼻祖IBM的跳槽意味着闪存盘在技术上已经彻底征服软盘软驱,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有着40年悠久历史的计算机标准配件正在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盖茨已经给软驱判了死刑,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场合,软驱仍能发挥一些特定的作用。比如说引导低版本的操作系统、用户之间交换小容量数据、安装RAID和安装某些特殊软件。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经使用过瑞星的杀毒软件,由于它的安装和升级都需要读取软驱磁盘中的加密信息,这几乎是笔者唯一需要使用软驱的理由。后来由于过于麻烦,再加上软驱读取数据老是出错,所以一气之下把瑞星给淘汰掉。如今网络在线注册已经非常方便,闪存盘引导操作系统技术也已成熟,使用软驱的理由已寥寥无几,难怪这次盖茨会痛下杀手。

事实上,历史上多少流行一时的科技产品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岁月催人老,任何当年叱咤风云的技术最终都无法摆脱黯然离场的命运。软驱如此,8086计算机、SDRAM、ISDN、14寸显示器等各自慢慢等来落幕的时光。IT行业更新换代、吐故纳新的速度,让每个身处该行业之人不乏感慨,软驱能顽强生存四十年,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长江后浪推前浪,业界普遍认为闪存盘是取代软驱的最佳之选,问题在于闪存盘到底能坐稳多久江山,或许眨眼间,闪存盘也很快成为昨日黄花。

基本上是的

被U盘移动硬盘什么的取代了

U盘、移动硬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