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雷机器人:谁知道GDP是什么意思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6/03 18:42:52
经济增长GDP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扣除了国外要素净收入的国民生产总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为单位)所有产业部门提供的增加值的总和,只计算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和折旧,而不计算中间投入。那么,GD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外要素净收入。

社会总产值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不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并把中间投入(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中间产品和支付给其他部门的服务费用的价值)也计算在内,有重复计算。而GDP则同时计算物质部门和非物质部门的劳动成果,并剔除中间投入,避免了重复计算。

所谓重复计算,可以举个简化的例子来说明。假定我是计算机组装销售厂家。一台计算机的各种配件,价值4千元,经我厂组装成整机,价值为5千元。

如果按社会总产值计算,生产一台计算机,各配件生产商产值是4千元,我厂产值是5千元,总产值9千元。如果按GDP计算,各配件生产商产值是4千元,我厂新增产值只有1千元,总产值只有5千元。

据世界银行的测算,1978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重复计算的总额,约占该年社会总产值的53.23%,即一半以上的产值是虚假的。

从计量的角度来说,经济增长和GDP增长是一回事,因为经济增长仍要用GDP、GNP等指标计算,折合成用货币表示的价值量,才真正有意义。实物量计算的经济增长往往不能说明问题。比如,一画院某年生产人工国画100幅,第二年生产200幅,能用实物来计量,说明经济增长了一倍吗?当然不能。

假定第一年产的国画是齐白石档次的画家画的,每幅值1000元,100幅就是10万元。而第二年那个齐白石档次的画家跳槽,改由我家隔壁木工狗剩子档次的工匠绘画,每幅仅值10元,200幅只有2000元。显然,实际上,经济不是增长了一倍,而是减少了50倍。

既然经济增长也要用货币计算,GDP也要用货币计算,那么,并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使两者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能力表现出孰优孰劣。

所谓GDP指标很愚蠢,因为它不考虑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的观点,是偷换了概念。GDP说的是国民收入的问题,公平分配说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后者不能否定前者。

比如,甲乙两厂工人数量相同,投资量也相同,都生产某种价值相同的彩电。甲厂一天生产100台,每台价值3000元,总产值30万元,但工人平均月工资只有500元。乙厂一天生产80台,总产值24万元,但工人平均月工资却有2000元。虽然甲厂在分配上很不公平,但仍不能否认甲厂的产值大于乙厂。

分配公平问题,是所有制解决的问题,是劳动法解决的问题,是劳资仲裁机构解决的问题,是深化改革解决的问题,而不是GDP解决的问题。

认为GDP把外国人赚的钱也包含在内,因而不准确的观点,实际上是对GDP概念的不了解。GDP既不包括外国人赚的钱,也不包括中国人赚的钱。理由仍然是,GDP说的是国民收入的问题,而老板和职工“赚钱”说的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

即使是外国人在华企业的产值,也不计入GDP。和外国有联系的部分,计入的只是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一国(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显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产过程中的新增加值,包括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但不包含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在实物构成上,是当期生产的最终产品,包含用于消费、积累及净出口的产品,但不包含各种被其他部门消耗的中间产品。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 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