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艺校老师朱晓雨:《寒食》这首诗是谁写的(悬赏20+10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3/28 23:55:11
《寒食》这首诗是谁写的?哪个朝代?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均为唐代诗人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 韩翃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

韩愈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人以寒食节为题材入诗的颇多,孟云卿和韩的《寒食》诗,可谓是写寒食诗歌的“双璧”,两首诗同为天宝年间写成,却因诗人的身世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风格。孟云卿(725?-?)平昌(今山东省)人,后移居洛阳。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浪荆州,过着极为穷困潦倒的生活,就在漂泊不定,流寓他乡的一个寒食节前,忧郁的诗人写下了这首绝句。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孟云卿写此诗时,正是二月,江南已是花满枝头,草长莺飞。诗的首句用一个“满”字写出了江南之春给人的是繁花竞丽、色彩缤纷的感觉,此情此景,最宜悦目赏心,可是在贫困潦倒的诗人心里,美景与漂泊贫寒的身世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诗人直抒胸臆,将自己苦涩的心愿和盘托出,“他乡寒食远堪悲”,让人顿生怜悯之情。独在异乡的游子在佳节来临之时,怎不生思念亲人之情?思之不得,不由地悲从中来。从诗的表现手法上看,此处用了乐景衬哀愁的方法,更显得情哀感伤。加之“寒食”二字,还暗示着少食或无食之意,一语双关,更显诗人心境之悲苦。

接着由寒食而想到断火。寒食“无烟火”,传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相沿袭的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的食物,故名寒食。又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到宋,该节便成为游人玩赏的好日子。宋人邵雍说:“人间佳节唯寒食”,可见时人对寒食节的钟情了。而贫居之人“无烟火”,恰是因生活所逼迫的结果,“无烟火”三个字包含着多么辛酸的滋味。“不独”二字,一语透彻,直击主题。诗人将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寄寓着对当时现实的深切的不平和愤恨。与其说是寒食诗,倒不如说是那个时代落魄士子无奈的忧患和绝望的呐喊。

韩的《寒食》只注重于寒食节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朝政或对自己身世的评议,看不出有任何愤恨不平的情感。第一句展示出寒食节长安城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作“春城”,不仅显得造语新颖,而且富于美感,让人产生联想。“飞花”二字,状写春天的五彩缤纷,尤突出暮春江南的景象,与第二句“东风”及“斜”字关联。第二句则剪取了东风“御柳”的镜头,一个细节描写就为诗歌奠定了感情的基调,“御”字与“汉宫”“五侯”相关联,三四句则是寒食节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时间由白昼转入夜晚,在普天之下皆禁火的日子里,皇宫、贵戚、宠臣都得到皇上的特许,恩准点火,“日暮汉宫传蜡烛”,一个“传”字不但写出了动态,而且意味着对侯臣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之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地再现中官走马传烛的形象,虽未写马,也未见人,但袅袅的炊烟已告诉了一切,使人恍如身临其境,虚虚实实的描绘中让人产生联想。且唐人写汉朝的事,本身就值得人们玩味咀嚼,《载酒轩诗话又编》说:“其时节杨氏擅宠,国忠、铣与秦、虢、韩三姨号为五家,豪贵荣盛,莫之能比,故借汉王五侯喻之。即赐火一事,而恩泽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余赐予之滥,又不得言矣。”其中讽谏之意虽未点明,却留给了读者去深味,所以,这是一首寓意深远,托兴微妙的好诗。

纵观两首诗歌,孟云卿诗歌的语言朴素晓畅,直抒胸臆。时人评其诗既含讽谏之意,又颇得深婉之致,确是中肯的,而韩的诗歌,言在此而意在彼,明人徐献忠称其诗歌风格为“意气清华,才情俱秀,故发调警拔、节奏琅然”,是把握得比较准确的评价。

学习方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