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茶陵:被火碱灼伤后怎样处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3/29 21:56:45
昨天下午伤到的

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烧伤或烫伤,人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常会惊慌失措,大呼小叫,慌乱地往医院跑或急忙往创面上涂酱油、碱或盐等。其实这些做法往往会影响创面的最佳处理,有时甚至会加重病情。因为烧伤后热力已烧坏皮肤,而侵入体内的热量将继续向深层浸透,造成深部组织的迟发性损害。那么,如何利用发生烧伤或烫伤的现场设施,对创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早期处理,以降低烧伤造成的损伤呢?

冷疗冷疗是在烧伤后将受伤的肢体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或放在大盆中浸泡,若没有自来水,可将肢体浸入井水、河水中。冷疗可降低局部温度,减轻创面疼痛,阻止热力的继续损害及减少渗出和水肿。冷疗持续的时间多以停止冷疗后创面不再有剧痛为准,大约为0.5~1小时。水温一般为15~20℃,有条件者可在水中放些冰块以降低水温。及时冷疗可中和侵入身体内的余热,阻止热力的继续渗透,防止创面继续加深,减轻组织烧伤深度。冷疗也可减轻水肿,烧伤后皮肤毛细血管急剧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物质渗出血管形成水肿或水疱,冷疗可使因高温扩张的毛细血管急剧收缩,减少血浆样物质的渗出,减轻水肿。所以烧伤后的冷疗越早越好,不要担心水中有细菌、烧伤创面接触生水会感染。应毫不犹豫地进行创面早期冷疗处理,使损伤降到最低限度。马上去医院虽然可得到最好的处理,但有时会错过创面处理的黄金时间,造成创面深部的不可逆损伤。

酸碱烧伤可造成严重的深度烧伤。虽然酸碱可中和,但中和反应可产生热量,反而会加深创面深度。头面部化学烧伤时,首先应注意眼部,看角膜有无损伤,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生石灰烧伤是一个例外,伤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产生大量热,加重创面的损伤程度。所以首先必须将创面上的生石灰完全清除干净,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

冷疗多适用于四肢或头面部的中小面积烧伤,寒冷季节应注意病人的耐受性。大面积烧伤对冷疗并非完全禁忌,但应考虑冷疗可使体温降低,不利于抗休克治疗。

创面的处理冷疗对创面有一定的机械清洗作用,创面多较干净,有水疱者不要弄破,也不要将疱皮撕去,以减少创面受污染的机会。创面不要涂有颜色的药物或覆盖有油脂的敷料,以免影响创面深度的估计与处理。要用干净、清洁的被单或敷料包裹保护创面,然后将伤员就近送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皮肤一旦被烧伤后,其损伤将是不可逆的。深度烧伤后疤痕的形成在所难免,疤痕挛缩畸形将直接影响伤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抓住烧伤后短暂的黄金时间对创面进行简单的处理,将大大减轻受损程度,减少疤痕的形成,伤员的预后将大为改观。

最好再去医院下~

祝你早日康复!

涂一些弱酸,象醋之类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氢氧化钠是一种极常用的碱,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药品之一。它的溶液可以用作洗涤液。

化学表现

无色透明的钠碱液体,是强碱之一,易在水中溶解,能与许多有机、无机化合物起化学反应,腐蚀性很强,能灼伤人体皮肤等。

氢氧化钠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可与任何质子酸进行中和反应。以盐酸为例:

NaOH + HCl → NaCl + H2O
氢氧化钠还是许多有机反应的良好催化剂。其中最典型的是酯的水解反应:

RCOOR' + NaOH → RCOONa + R'OH
反应进行的既完全又迅速。这就是氢氧化钠能灼伤皮肤的原因。

氢氧化钠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之一。氢氧化钠溶液加油,比例合适会反应混合,成为固体肥皂。这一反应也是利用了水解的原理,而这一类在NaOH催化下的酯水解称为皂化反应。

用途
氢氧化钠被广泛用于各种生产过程。在化工生产中,氢氧化钠提供碱性环境或作催化剂。NaOH的稀溶液家用时可以做洗涤液。

在食品生产中,氢氧化钠有时被用来加工食品。氢氧化钠甚至是一道名菜的必要调料。注意,此时氢氧化钠的使用是严格控制的;而一些不法商贩会过量使用氢氧化钠从而使食品更“好看”,但这样的食品能致病。

工业制法
氢氧化钠在工业中是制氯气过程的副产物。电解饱和食盐水直至氯元素全部变成氯气逸出,此时留在溶液里的只有氢氧化钠一种溶质。反应方程式为:

2NaCl + H2O → 2NaOH + Cl2 + H2

危险化学品
氢氧化钠属于危险化学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90)中,属第八类危险货物腐蚀品中的碱性腐蚀品,编号82001。其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品的处置须遵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氢氧化钠

常规
分子式 NaOH
分子量 40.01 g/mol
外观 白色不透明固体
CAS号 1310-73-2
RTECS号 WB4900000
IMDG规则页码 8225
UN编号 1823

别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

性质
STP下的密度 2.1×103kg/m3 (?)
溶解度 111 g/100 g 水
熔点 596 K (318.4 ℃)
沸点 1663 K (1390 ℃)

危险性
摄取 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和永久的损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
吸入 刺激呼吸道,腐蚀鼻中隔
皮肤 危险。可引起灼伤直至严重溃疡的症状。
眼睛 危险。可引起烧伤甚至损害角膜或结膜。

处理方式
危险性:
具有强腐蚀性
人身保护:
佩戴防毒口罩,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带橡皮手套
易反应:
与水和水蒸气反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液体,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储存:
避免接触潮湿空气,与易燃、可燃物和酸分开存放。

固体性质
标准生成焓
(ΔfH0固) -425.93 kJ/mol
标准熵
(S0固) -64.46 J/mol·K
热容
(Cp) ? J/mol·K
密度 2.1×103 g/cm3
液体性质
ΔfH0液 -416.88 kJ/mol
S0液 75.91 J/mol·K
Cp ? J/mol·K
密度 ? g/cm3
气体性质
ΔfH0气 -197.76 kJ/mol
S0气 228.47 J/mol·K
Cp ? J/mo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