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初二历史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3:12:19
1.改革开放前,国家设置"票证"的原因是什么?"票证"起到了什么作用?
2.20世纪90年代初期,"票证时代"为什么能够结束?
3.收集一些关于"票证"的历史故事.

今天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购买所需的商品,可是,就在十几年以前,这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在物资匮乏的时代里,从吃的米、油、蛋、肉、菜,到穿的衣裤、鞋袜,以至于锅碗瓢盆、针头线脑都严格按定量供应,凭票购买。

解放初期,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北京市对粮、油、棉、布等基本生活用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商品票证作为计划供应的调节手段应运而生,直到1993年,主宰百姓生计40年的商品票证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对于7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孩子而言,凭票去购买各种生活用品似乎难以想象,然而,对于经历过票证时代的人们来说,那些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印记着百姓的辛酸与无奈。

我们已经告别了票证时代,但票证带给那个时代人们的悲喜记忆,却仍挥之不去。76岁的王兆坤老人回忆起当年说:“那日子过得难啊,今天讲起来可以说是忆苦思甜。”他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里,有粮票、油票、布票、煤票、豆腐票、肥皂票、肉票、鱼票、煤油票等数十种票证,要想点着炉子就得用3种票,要有煤票、劈柴票和火柴票。每个家庭每月要弄清这数十种花花绿绿票证的用途,对于一些没文化的老年人常常闹出用豆腐票买肥皂、油票买火柴的笑话。那时粮票是最重要的了,没有粮票就意味着没有饭吃,在出差前,必须先兑换好全国粮票,否则,当地饭店是不会卖给你饭的。

半两粮票、一尺布票、3两肉票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如今,那些穿过岁月风尘存留下来的票证,正成为收藏品,它是中国百姓从贫穷走向富裕的见证,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艰难历程的见证。

1,物资不足,生产多少物品就发多少票证,有利于供求平衡;
按照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共产主义社会的货币是要取消的,票证为取消货币过渡;
实质上,票证是过度公有制制度下的产物。物资没有市场可以流通,物资的转移要相关领导批条,而这票证,就是一种固定格式、固定用途的批条。
作用非常重大,如没有粮票,就会有无数的人没粮吃;没有布票,就会有无数人没新衣服穿。

1有利于供求平衡
2直到1993年
3粮票、油票、布票、煤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