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银行 社会招聘:为什么在古代我们称官职为“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3/29 03:19:47
我是想问为什么叫品,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来历??

九品中正制

  东汉后期,以门阀世族为代表的大地主贵族,依仗权势操纵了地方选举。这样一来,就同要求参予政治的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发生了矛盾。地主阶级内部的这种冲突,使得双方在采取怎样的选官制度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九品中正制”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曹丕称帝以后,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就是通过品评,将人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的人士将被推荐到各级政府中去做官。这一制度赋予中正官考察各地士人的权力。在初期,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也还比较注意人才优劣和舆论的褒贬,使朝廷多少能够掌握一些选官权力。所以沈约在《宋书·恩幸传序》中评论九品中正制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不过,他的评价是指九品中正制的初行阶段,反映了庶族士人向门阀世族争夺选举权力的企图。这里所说的庶族士人,一般是指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在当时,普通劳动者是没有资格参加品评的。所以九品高下,只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差别。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这些豪门大族世代为宦,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职,各级中正官也由他们任命或直接担任。在世族们极为注重家世、谱系的情况下,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惟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从此,九品中正制就成了豪门世族手中的工具了,反而为他们操纵品评、把持选官大权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九品中正制是这一历史时期选官制度的支柱,它可以保证门阀世族在政治上处于优越地位和享有特权。但是九品中正制只是将人品评为九等,作为授官的依据,而朝廷在选人任官时还要借用汉代察举的某些做法来实现。中正官一般是以孝廉、秀才两种名义向朝廷荐举人才。按照习惯,孝廉侧重于品行端正、精通儒家经学,秀才则突出于文学写作才能优异。当然,在凭借门第才能中选的时代,那些被推举为孝廉、秀才的人,未必具有真才实学。在南朝,还有一种“明经”科目。国家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明经科的考试,获得官职。当时的孝廉、秀才多为世族所垄断,但是明经不限门第,所以庶族寒门士人便可以通过明经途径跻入仕途。在北朝,荐举孝廉、秀才时对于家世门第的限制较之南朝要宽些,少数庶族寒门士人也有被选举的可能。随着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北朝在选举中首先对门第出身的限制呈现出松弛的趋势。

清朝官制
(一)文官
清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级.当时官员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级 官职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
从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从二品 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时,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 督察院左,右副都于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 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正四品 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员.
从四品 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 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 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使,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 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
从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赞,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 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士,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
从七品 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 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士,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
从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笔贴士,县主簿.
从九品 翰林院侍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
未入流 京,外县典吏,驿丞,和泊所所官

(二)武将

品级 官职
正一品 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 将军,督统,提督
正二品 副督统,总兵
从二品 副将
正三品 参将
从三品 游击
正四品 都司
从四品 城门领
正五品 守备
从五品 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 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 卫千总
正七品 把总
从七品 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外委千总
从八品 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 外委把总
从九品 额外外委
未入流 武官无未入流

有的朋友可能会被一些官员的称呼搞糊涂了,下面将一些官员的别称简述一下。

(中央官部分)
大学士——中堂 吏部尚书——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大宗伯 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
邢部尚书——大司寇 兵部尚书——大司马
工部尚书——大司空 左都御使——总宪
右都御使——副宪 通政使——银台

(地方官部分)
总督——制军,制台,制宪,都宪,部堂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学政——学台,学宪 布政使——藩台,方伯,东司
按察使——臬台,廉访,西司 知府——太守,皇堂,五马
知州——牧,刺史 知县——令,令尹
(武官部分)
提督——军门,提台 总兵——总镇,镇台
副将——协镇,协台

九品中正制

自汉代创立察举制度以后,对於人才甄拔,己粗具规模。但察举重在考察,而德行难有客观准则,弊端由是而生。其后曹操用人,不择品格亦只是一时之计,非长久之策;加上天下大乱,一切制度完全废弃,乡举里选亦无从进行。魏文帝黄初元年,尚书陈群乃建议改行「九品中正制」,以代替两汉的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考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有下列各项:
第一,改进汉末察举制之流弊: 汉代察举制,既行之日久,弊端逐生。汉代察举由郡国长官把持,东汉顺帝时,已有「郡国举考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的不公平现象。虽有左雄建议「郡国举孝廉,限年在四十以上,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的改革,但从后汉书的记载:「权门请托」与「矫情窃名」的流弊,依然存在。所举的大多名不乎实,至桓帝时,更相滥举,人为之谣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蝇。」人才缺乏,全由虚伪的贡士风气造成,曹操欲救此弊,乃有用人「重才不重德」的措施,曾三次下诏令,徵救无德有才之人,甚至明言廉士不足用。然此乃一时矫往过正的措施实,未可用作常典。故察举制度实不得不变,在兼顾乡举里选的旧传统下,遂有九品中正制的产生。

第二,抑制后汉名士浮华标榜之风: 东汉末年由於纲纪废弛,仕途猥滥,於是激荡风气。故品评人物的风气日盛,及其末流,一些企图在政治上获得名位的士子,大多依靠这些主持清议的名士,倘得好评,进可从政,退也不失为名流。名士领袖为了扩张影响力,也多标榜交游,与「臧吾人物」这种风气。其后更渐变质,而流为沽名钓誉的浮华滥风,故王苻在《潜夫论》指出东汉末年:「贡士者不得依其贤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以致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曹魏得国,为矫正东汉晚年察举制度徒以名德标榜而不务实际之病,於是综合才德,分人才为九品,遂有九品中正之制。

第三,曹魏欲将九品中正制以巩固其政权: 东汉末年,品评人物的风气日盛,渐形成舆论力量,致郡国察举往往取决於地方少数人的评议,如《郭泰传》称:「泰之所名,人品乃定。」曹魏以法家立国,推行中央集权政策,自然要收地方评论人才之权於中央,加强中央的人事权,故柳诒徵於《中国文化史》曰:「东汉之季世,重清议而薄朝政,贵贱荣辱,朝野相反,故至魏晋,有九品官人之法。」

同时,当日中央有两朝廷,一是架空的汉献帝的朝廷;一是魏王国的幕府政权。故论史者认为「九品官人法」之设立,即在篡位前对「亲魏派」和「亲汉派」之间作最后的调整。(郑钦仁:九品官人法六朝的选举制度)

第四,汉末丧乱察举制无法推行: 自东汉末叶,黄巾、董卓之祸以后,天下大乱,战祸蔓延全国,百姓颠沛流离,转辗播迁,过去西汉所实行的察举制度,选举多据乡评,人民既远离乡土,则乡评无所依据。并连平时主持月旦评的乡闾人望也因战而不存在了。曹魏政权为了补偏救弊起见,乃改行「九品中正」之制,以取代之。故《宋书‧恩伟传》云:「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九品十八级

九品中正制

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