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房地产排行榜:糖尿病一般有什么前兆或症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5 10:24:45

通常来说,糖尿病并没有太多明显易察的症状,民众往往是经由医师检查后才得知自己得病。而在血糖逐渐升高后,糖尿病病人才会有尿多、口渴、饥饿、疲劳、视力模糊、体重减轻或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的出现。

1 剧渴、多饮、饮水量大幅度增加,多饮多尿,每天排尿达10-20次,每次尿量很多。
2 饮而多食,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多嗜甜倾向
3 身体倦怠乏力,腰膝酸软、两腿乏力,饭后思睡困怠。
4 视力障碍,视力明显减退,看书报眼睛易疲劳。
5 牙齿炎症,牙齿松动脱落,常发生牙周炎和牙龈炎。
6 四肢有麻木感,以足部为多,夜间小腿常抽筋。
7 皮肤瘙痒,女性患者会阴部瘙痒,皮肤受伤易发生感染。
8 体重减轻,体重短期内急速减轻。
9 性欲减退,男性表现的更为明显。
10 妇女月经不调,月经不规律或闭经

糖尿病症状

不同类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轻重不同的症状,轻者可以毫无感觉,重者可以影响生活,可以是典型的症状(三多一少),也可以是非典型似乎很难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症状。典型的症状是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减轻,按发生机制讲是应按这个顺序发生,但也可以仅仅突出某一个症状。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时可达20多次,尿量可达2-3升以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渍发白、发粘。多尿是由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8.9~10mmol/l),排入尿中的糖多,于是尿次数与尿量增多。

多饮: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

应当指出的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明显低于肾糖阈,所以在未出现多尿之前可能就已确诊为糖尿病了。另一方面,老年人肾血管硬化,而使肾糖阈升高,所以血糖很高,而尿中无糖,也不会出现多尿;再者,老年人中枢神经感受性减弱,尽管体内水分丢失明显,而口渴中枢无感觉,也不思饮,这也就是老年人常见、死亡率很高的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原因。

多食: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

应当注意的是在II型糖尿病早期,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使血糖利用加快,而出现餐前的明显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这往往是II 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

消瘦: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如有多尿症状,体内水分的丢失更会加重消瘦症状。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其它症状:

1、疲乏无力: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致。据报告2/3的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

2、容易感染:糖尿病影响免疫功能,以致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皮肤疥肿,呼吸、泌尿胆道系统的各种炎症,且治疗困难。

3、皮肤感觉异常:感觉神经障碍引起四肢末梢部位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尤其女性外阴瘙痒可为首发症状。

4、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至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5、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6、X综合征:II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的情况,故可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粘稠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水、盐、酸碱代谢紊乱及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结果,表现为:⑴多尿:是血糖升高,身体努力通过尿液排除糖分的结果;⑵多饮:是因为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丢失的水分的结果;⑶多食: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的结果;⑷体力和体重下降:这是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消耗所致。以上四跸肮呱媳怀莆?quot;三多一少";⑸皮肤瘙痒: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由于尿中有糖,加上泌尿系感染机会增多,外阴部瘙痒更加明显。患者容易发生疥、痈等皮肤感染;⑹视力下降:高血糖及眼科并发症所致;⑺其它:如手足麻木、心慌气短、腹泻便秘、尿潴留和阳萎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多尿多饮?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人有多尿多饮,这里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有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原因,多饮是多尿的结果。也就是说糖尿病人不是"喝得太多,不得不尿",而是"尿得太多,不得不喝"。糖尿病人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对人体损害很大,人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多排尿以便通过尿液排出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人如果尿得太多,体内损失了大量的水分,就会感到口渴难忍。多尿多饮的临床表现为,口唇干燥,舌头发粘,每天饮水量超过一个5磅暖瓶,白天、夜间尿次和尿量都多,特别是夜间尿多。有的人喝了很多水,肚子都胀了,仍感到口渴。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人有此多尿多饮症状,也就是说,还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没有多尿多饮或者多尿多饮的症状不太明显。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劳动的减少,应激状态的增多,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糖尿病及并发症所导致的残废率也较高。然而,由于糖尿病不易早期发现,临床误诊、漏诊较多,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危害性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足够的重视,因而使许多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延误治疗,防治糖尿病的工作因此显得更加重要。

典型糖尿病容易确诊,但早期和特殊病人不够典型,无三多一少症状,根据中医理论"病发于内而形于表",一旦发现下列信号,就应注意或做糖耐量试验,以便早期发现。

(1)有糖尿病家族史,因有的糖尿病与遗传有关,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的人患病可能性大。

(2)曾分娩过巨大胎儿(超过4公斤)的妇女。

(3)不明原因的多次流产或胎死宫内,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因糖尿病引起微血管病变和供血不足,影响胎儿发育。

(4)明显肥胖,进食后2-3小时有心慌、出汗、手抖和乏力、饥饿等低血糖反应症状者。低血糖反应是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5)皮肤瘙痒,外阴瘙痒,皮肤疖、疮、痈等化脓性感染经久不愈,肺结核进展较快,消瘦明显,手足末端发麻,排尿不净,下肢脉管炎、溃疡、白内障、浮肿、冠心病,无痛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不可忽视。

(6)乏力、虚汗、阳痿、嗜睡。
参考资料:http://www.zzqdm.com/expert/02.htm

这里就有本医学书: (来源:《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机体不能正常释放或利用胰岛素,而使血中葡萄糖(一种单糖)水平不适当升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

血糖(葡萄糖)水平整天处于变化之中,餐后血糖升高并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经夜间空腹后,晨起血糖水平正常在70~110mg/dl。通常,在进食或饮用糖水或其他碳水化合物后血糖应低于120~140mg/dl。50岁以后的老年人,尤其是活动较少者,血糖轻度进行性升高。

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的一种主要物质。胰岛素促使血糖转入细胞内,产生能量或贮存葡萄糖,供需要之时用。餐后血糖升高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阻止血糖进一步升高,并使血糖逐渐下降,由于肌肉将葡萄糖作为能量,故体育活动也可使血糖下降。 病因

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致。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腺产生的胰岛素很少或者完全不产生胰岛素。虽然糖尿病患者约占美国人口的6%,但其中仅10%为Ⅰ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患者大多于30岁以前起病。

科学家认为,在儿童或青少年中环境因素,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营养因素引起免疫反应,破坏胰腺内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还可能与基因易感性有关。无论为何种病因,90%以上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的细胞(β细胞)受到永久性损害。胰岛素缺乏是严重的,为了生存患者须有规律地注射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胰腺能继续产生胰岛素,有时甚至胰岛素水平超过正常人。然而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导致胰岛素相对缺乏。Ⅱ型糖尿病可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中,但多见于30岁以后,并随年龄增加而进行性增加。大约15%70岁以上的老人患Ⅱ型糖尿病。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此型患者80%~90%有肥胖。某些种族和文化背景也是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黑人及西班牙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2~3倍。Ⅱ型糖尿病有家族遗传趋向。

其他少见的糖尿病病因有:皮质类固醇水平异常升高、怀孕(妊娠糖尿病)(见第246节),药物及干扰胰岛素产生或作用的毒物均可使血糖水平升高。

症状

糖尿病的首发症状与高血糖水平的直接作用有关。当血糖水平升至160~180mg/dl以上时,葡萄糖进入尿液。当血糖水平继续升高时,肾脏排出额外的水以稀释尿中丢失的大量的葡萄糖。由于肾脏产尿增多,故糖尿病患者常排尿增多(多尿)。多尿导致口渴(多饮)。由于大量的热卡从尿中丢失,引起体重下降,为了补偿此种变化,患者感到异常饥饿(多食)。其他症状还有:视物模糊、嗜睡、恶心及体力下降。此外,糖尿病控制不佳者易患感染。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Ⅰ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几乎总有体重下降。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无体重下降。

Ⅰ型糖尿病起病突然,可迅速进展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尽管血糖水平升高,但大多数细胞在缺乏胰岛素时不能利用葡萄糖,于是,这些细胞转向其他能源,脂肪细胞开始分解,产生酮体,此类毒性化学复合物可使血液变酸(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发症状为极度口渴和大量排尿,体重下降、恶心、呕吐、疲乏、腹痛,尤其在儿童多见。呼吸常变深变快,以纠正血液酸度。患者呼出的气味像指甲油清除剂,如不进行治疗常会在数小时内出现昏迷。

Ⅰ型糖尿病患者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如中断胰岛素注射或遭受感染、意外事故或严重疾病打击,仍可发生酮症酸中毒。

Ⅱ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数年或数十年无任何症状。当胰岛素缺乏加重时可出现症状。最初,多尿及口渴较轻,数周或数月后逐渐加重。酮症酸中毒少见。如果血糖显著升高(常超过1000mg/dl),通常是由于感染或药物等重叠应激作用的结果,患者可出现严重脱水,导致精神错乱、嗜睡、抽搐,此种状态称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并发症

长期高血糖损害血管、神经及其他内脏结构。复合的糖基物质堆积在小血管壁,使其变厚和易渗漏。血管壁变厚,血管供血量越来越少,尤其是支配皮肤和神经的血管变化更明显。血糖控制不佳亦可引起血中脂肪物质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壁形成斑块)(见第26节)。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为非糖尿病者2~6倍,男女两性均可发生。大、小血管的循环血量不足可损害心脏、大脑、双下肢、眼、肾脏、神经、皮肤等,使创口愈合缓慢。正因为以上的原因,糖尿病患者易合并许多严重慢性并发症。心脏病发作及卒中很常见。眼睛的血管损害可引起视力丧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肾脏功能异常,导致肾衰竭,需透析治疗。神经损害有数种表现。如果是单一神经病变(单神经病),一侧上肢或下肢可突然无力;如果双手、双下肢、双足神经受损(糖尿病性多神经病),可出现感觉异常及针刺或烧灼样疼痛,四肢无力;如果皮肤神经受损,病人不能感觉挤压或温度变化,使皮肤可能反复受伤。皮肤血流供应不足也可导致溃疡形成,伤口愈合缓慢。足部溃疡可较深、感染、愈合不良,甚至需要截肢。

最近的证据显示,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可预防、推迟或减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其他未知因素如遗传因素也决定着病情的发展过程。

诊断

如患者血糖水平异常升高,糖尿病的诊断即可成立。每年一次的就业或参加运动会之前的常规检查或体检通常需要检测血糖。当病人出现明显口渴、多尿、饥饿或存在典型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反复感染或任何一种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时,也应检测血糖。

血糖测定常在空腹8小时后进行,也可测定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是正常的,但不应很高。超过65岁的老人,最好检测空腹血糖,因老年人餐后血糖升高较明显。

某些情况下,如怀疑孕妇有妊娠糖尿病时,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具体方法是:病人空腹时,测空腹血糖,然后饮入含标准量葡萄糖的溶液,再分别检测进食后2~3小时的血糖水平。

治疗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要尽可能将病人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要维持血糖完全正常较难,但血糖越接近正常,发生糖尿病短时或长期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小。严格控制血糖的主要问题是发生低血糖症的机会增加。

糖尿病治疗需要注意控制体重、体育锻炼及饮食控制。大多Ⅱ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如果能降低体重及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不必采用药物治疗。但降低体重、增加锻炼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难以做到,因此胰岛素替代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往往是必要的。体育锻炼直接降低血糖水平,常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饮食调整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不应吃太多甜食,应规则进食。早晨或晚间注射中效胰岛素者,睡前或傍晚加些点心有助于预防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患者也常有高胆固醇血症,需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最好途径还是控制血糖和体重。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通过了解他们所患疾病及如何控制这种疾病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有关这方面的教育最好由专门接受过糖尿病教育培训的护士负责。所有糖尿病患者必须懂得饮食及锻炼如何影响自身血糖水平,了解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检查皮肤有无溃疡形成,也必须特别注意避免足部感染。每年进行眼科检查很有必要,能尽早发现可致失明的血管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为防万一受伤或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随时携带能证明病情的卡片或医疗预警手镯。提醒医务人员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来源:《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上面的回答十分详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