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2的终极怪物:孔子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17:09:57

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着高尚者的行为。「仁」在有些时候可以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虽然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纳孔子的学说,然而在他死后,儒家成为显学。但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儒家学说遭到贬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采用法家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就可以整齐学术,统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始宣讲儒家学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度,始于汉朝。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孔子礼教的理解程度。由于科举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由汉朝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孔子的四书五经中打转。知识分子穷一生精力从事研究他的学说,一生都跳不出这个圈子。大大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熟记。古代哲人的教条,深深地植跟于人民的心中。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发展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追求智识崇尚智慧的狂热,以及稳健的文化。中国虽经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绕,而且还能同化异族。但是,儒学并不是万能灵药。他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剂有效的灵药,能使他们的王朝尽量避免混乱和衰落的来临。但是,对于在求变求新的国际竞争压迫下,对于一国的发展,是个阻碍,那些维系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礼教,几乎使人无法动弹,而造成一套用不改变的模式。孔子的教条。彻底的限制了人类自然而充沛的冲劲。孔子的那些礼教实在太完美了,以致显得过分的严肃。在孔子的教条下,简直没有豪放和冒险,爱情和友谊也过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妇女一味服从,贬低了自己。他使国家一味保守,阻碍了进步。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前551 - 前 479)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着高尚者的行为。「仁」在有些时候可以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虽然当时的统治者没有采纳孔子的学说,然而在他死后,儒家成为显学。但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儒家学说遭到贬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采用法家的建议,下令「焚书坑儒」。以为这样就可以整齐学术,统一思想。然而,秦始皇的努力并不成功,在秦朝灭亡前夕,儒生们又开始宣讲儒家学说。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说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中国科举制度,始于汉朝。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们对孔子礼教的理解程度。由于科举制度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所以由汉朝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国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在孔子的四书五经中打转。知识分子穷一生精力从事研究他的学说,一生都跳不出这个圈子。大大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四书五经》成了学校的教科书,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熟记。古代哲人的教条,深深地植跟于人民的心中。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发展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追求智识崇尚智慧的狂热,以及稳健的文化。中国虽经常遭受侵略,旦其文化不但能屹立不绕,而且还能同化异族。但是,儒学并不是万能灵药。他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剂有效的灵药,能使他们的王朝尽量避免混乱和衰落的来临。但是,对于在求变求新的国际竞争压迫下,对于一国的发展,是个阻碍,那些维系个人和社会秩序的礼教,几乎使人无法动弹,而造成一套用不改变的模式。孔子的教条。彻底的限制了人类自然而充沛的冲劲。孔子的那些礼教实在太完美了,以致显得过分的严肃。在孔子的教条下,简直没有豪放和冒险,爱情和友谊也过分的受到桎梏。他使妇女一味服从,贬低了自己。他使国家一味保守,阻碍了进步。

孔子(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委吏、乘田等。后来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教出许多有才干的学生。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胜任司寇。后曾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游说诸侯,未被任用。在哲学上、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中。

回复人:念奴娇 回复时间:2005-11-10 10:00
孔子: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思想家、教育家

--------------------------------------------------------------------------------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圣人。他的学说、思想一直被看作是治学为人的标

准 ,在封建社会里,他的学说曾教育和影响了多少代人。即使在今天,人们虽然

已不把他作为偶象崇拜,但他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等等,仍为人们所继承。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

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时候各学堂里都挂有孔子的

画像,学生们入学上课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像磕头行礼。那时孔子被尊奉为"至

圣先师",连皇帝每年也要到孔庙里祭拜他。

孔子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礼就是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等级

界限的典章制度。他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提出"已所不欲","勿

施于人"等观点。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求统治者之间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

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众、民力,不能过分地剥削和压迫平民百姓。孔子提

出"仁"的含义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如何处理贵族与平民百姓两大阶级

之间的关系问题。"仁"的内容包括孝悌和忠恕。这反映了社会上的政治关系,即对

上要"忠",对同级和下级就要"恕"(宽容)。孝悌和忠恕加到一起,就是"仁者爱

人"。

孔子首先在我国开创了私人讲学,在我国古代,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各教育

机关都由官府控制,普通百姓是不准受教育的。孔子开办了私人学校,向社会敞开

了大门,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响亮口号,他招收的学生没有阶级、等级、贫富、贵

贱之分,孔子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只要主动要求入学,他都将他们收下。

孔子讲学大部分在家中,有时带领学生周游列国,沿途仍不停的讲学,遇到问题时

,师生一起讨论,学习空气很浓,关系融洽。他对学生是"悔人不倦",对自己是"学

而不厌",他集中精力读书时,有时忘记了吃饭。孔子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一

套很好的教学经验。他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到的东西就及时应用

,反复体会,加深理解,就可以推陈出新。他主张学习与思考要结合起来。只读书

不去思考问题,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不读书,就无所成就。孔子还提出"因材施

教"的原则,注意启发诱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

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是非常卓越的

。他打破官办学堂拢断教育的局面,开办私人办学的形式,先后收弟子3000多人,

有成就的就有72位贤人。为了向他的学生传授知识,把古代保存下来的皇家文献、

民间诗歌和历史大事记加以整理,作为教材。保存下来的有《尚书》、《诗经》等

。孔子周游列国14年,亲自整理和编订过《诗》、《书》、《易》、《礼》、《乐

》、《春秋》等古代文献。

公元前479年,中国这位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

在他73岁时病逝。他的弟子们为了寄托对他的哀思,将他一生的言语、行事、思想

编写成《论语》一书,倍受尊奉。这些书籍都是儒家学派的经典,成为后人研究早

期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对后代有重大的影响。孔子提倡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

,在我国教育史上久传不衰,应用了几千年,可见其影响之深。孔子的学说和教育

思想传遍了世界各地。

回复人:念奴娇 回复时间:2005-11-10 10:05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丘
千古文章一圣人
万世师表百代宗
孔丘是一个无冕圣人,却被后世追封为“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等名号,成为万世不易的“文皇帝”,他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创立者,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哪一朝的统治没存他的影子?又有多少文人学士不尊奉他为贤哲呢?他的言行录《论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他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
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了解中国文化,不可能绕开孔丘。
公元前496年的一天,一位年逾五十的长者率领一群弟子,路过一个叫匡(今河南长垣县境)的地方时被包围,匡人误以为是曾暴虐过他们的阳虎。匡人的包围越来越紧,弟子们有些恐慌,但年长者却镇定如常,并说,如果“天”不想毁灭文化的话,匡人不会把他怎么样。结果,匡人真的没把他们怎么样,但这不是“天”的拯救,而是匡人了解到他们确实不是阳虎后自动解围的,这位自称为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的长者,便是被尊为“圣人”的孔丘。
孔丘,习惯上称为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避乱逃到了鲁国。父亲叔梁纪,是鲁国的一位著名武士,晚年娶颜氏征在为妻,生了下孔子,因是次子,所以字仲尼。
孔丘幼年时,常爱模仿祭祀的礼仪。他“十五而志于学”,有积极向上的志愿。十七岁母亲去世,他把母亲和在他三岁时就已死了的父亲合葬在一起。为了能早日出头,身上还穿着孝服,就莽撞地跑到鲁国贵族季孙氏家去赴宴,被其家臣阳虎赶了出去。此后,孔丘更加发愤求学,没几年,他就以博学多才而声名大震。他年青时作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畜牧的“乘田”。而随着学业的长进,求教的人也多了,三十岁左右时,孔子便开始收徒讲学,第一批弟子中有颜回、子路等。
孔丘生活在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政治法典“周礼”已开始动摇,孔丘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难免对旧的统治有所留恋,但他主要以教学为业,且广泛接触社会实际,因此他采取改良主义的办法,认为对“周礼”应有所“损益”,这样才可以巩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统治秩序。由于鲁国内“三桓”(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互相征讨,他的这一政治主张无法实现。公元前517年,孔子率弟子赴齐国,想在那里有所作为。当时的齐国相对稳定,他先是做高昭子的家臣,经高昭子的推荐得见齐景公。当齐景公询问治国道理时,孔子谈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政见。他认为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于要象子,君、臣、父、子要名符其实.各按其等级身份行事。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只有正名才能恢复周礼,维持统治。齐景公听了颇为满意,以后齐景公又问政于孔子,孔子针对齐国统治者奢侈浪费的情况,提出了“政在节财”的政治主张。齐景公听后很高兴。当他准备重用孔子时,遭到齐国政治家晏婴的反对,齐景公便打消了这念头,以“吾老矣,不能用也”为借口,婉言辞谢了他。于是,孔子在齐国呆了一年多时间后,又回到了鲁国。虽然在政治上无获而归,但在齐国听到的韵乐(舜乐),竞令他痴迷到三月不知肉味。
回到鲁国后,孔子主要从事教育事业,经常和弟子们讲有关“仁”的道理。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他提出的“仁”学包含的内容很广,几乎包含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但主要要求是“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两个方面,即克制自己的欲望以符合周礼,维护宗法等级的上下尊卑关系的是礼;爱护别人,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及与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的是仁。他还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意思是帮助别人而不伤害别人,作为“爱人”的内容,或言说是“为仁之方”。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不仁的人是不能实行周礼的。这就把“仁”用作推行“礼”的保证。“礼”规范了“仁”的内容。所以他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视、听、言、动都符合周礼,才能做到真正的“仁”。
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时,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他当上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做了一年的中都宰很有成绩,又晋升为鲁国的司空,管理工程建设,后又由司空而迁司寇,管司法工作。不久,他参加了齐景公提议的齐鲁两君夹谷会议,当鲁定公让孔子同去时,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请求让指挥军事的司马同去,得到鲁定公的允诺。当他们到齐国后孔子发现了齐人的阴谋并当场揭穿,使齐国劫持鲁定公威胁鲁国的计谋失败,还退还了以前齐国侵占鲁国的三座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孔子的声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公元前498年,鲁定公接受孔子的建议,拆毁了费城和邱城,消除了季孙、叔孙两家隐患。公元前496年,孔子56时,又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据史料记载,孔子摄相后,便杀了“乱政”大夫少正卯,仅“闻国政三月”,鲁国风俗就大变。但由于鲁定公消除了季孙和叔孙两家隐患后,思想上松了劲,加上齐国的离间之计,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冷淡了,最后孔子只得率领弟子辞职出走。
孔子出走后,在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之间奔波游说,竭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末被采纳。于是,公元前484年,他六十八岁时,又回到了鲁国。
孔于回到鲁国后,曾向鲁哀公提出过一些治国的建议,然而他对参与政治已经看得很淡薄了,主要还是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他早年培养弟子的目标是参加政治活动,晚年则侧重培养弟子做学问的能力。
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之分,持“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在他看来“生而知之”的是圣人,一般劳动人民是“下愚”,只有被圣人奴役的命运,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唯心的,荒谬的。但他在教育实践中,并不主张“生而知之”,而是肯定“学而知之”,强调知识来源于学习,认为只有认真学习才能获得知识。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认为自己获得的知识是通过勤奋学习得来的,不是天生的。故而,他热心教育,一生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活动。同时他也肯定一般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他都来者不拒。他以学“礼”为主要内容,着重孝悌等道德的训导,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鄙视“学稼”、“学圃”等生产劳动。虽然他的教育思想是为恢复和保持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也培养了不少有才干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教学态度,主张“不愤不启,不诽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强调学习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对于学过的东西,要“学而时习之”,经常重复学习,加深印象,才能“温故而知新”,获得新的知识。“学” 和“思”还要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才能有“所得”。反对道听途说,赞成“多闻”、“多见”,对存有疑问的地方,也不要乱解或盲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臆断、不主观、不固执,不自以为是。相传他教过的弟子有三干,著名者有七十二人。
孔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古代的诗歌、历史都曾加以整理讲习,作为教学用课本。到了晚年,孔子主要是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他收集夏、殷、周的文献资料,编订或整理出了《诗》、《书》、《易》、《礼》、《乐》等文化典籍。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这些典籍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我国古代的政治、宗教、哲学、文学、史学、以及文化制度、社会情况和历史事迹的记载,保存了很多珍贵的史料,并系统地表达了儒家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孔子在积极从事教育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的晚年生活今,体验到了以前在政治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安宁和愉快,感到“得英才而教之”的快乐。但也遇到了厄运,他六十九岁时,唯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了,隔年,他的大弟子颜回也死了。第二年,他最亲密的弟子子路不幸也死于非命。这些接二连三的噩耗对孔子自然是沉重的打击,公元前479年,即子路死后的第二年,七十三岁的孔子离开了人间。
孔于是我国春秋末期最突出、最有成就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因此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在教育方面,他顺应“学术下庶人”的历史趋势,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的认识论。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