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去照片里的部分:谁有齐人求贤的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3/29 05:57:30

鬼谷子有四家学问。
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古往察来,言无不验;
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在阵行兵,鬼神莫测;
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
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引导,祛病延年,冲举可俟。
虽然,鬼谷子却屈身世间借鬼谷栖身,专心修身养性,顺便度几个聪明的学生。偶尔到市井里为人占卜因为非常灵验,渐渐有人慕名,跋山涉水来到这鬼谷学艺。鬼谷子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看的只是学生的资质适合哪家学问,然后倾囊授之。一来造就些人才为七国所用,二来造访仙骨,共理出世之道。而其中最有名的四个学生,乃齐人孙宾,魏人庞涓、张仪,洛阳(当时属于周室)苏秦。这四人,孙庞结义,共习兵法,苏张约为兄弟,同学游说。
一天庞涓下山汲水,听到路人说魏国正在求贤,访求将相,动了心,意欲前往魏国。鬼谷子马上察觉,便对庞涓说:“你时运已至,何不下山以求富贵。”一言正中庞涓之怀,忙问此去能否得意。鬼谷先生让他摘取山花一朵为其占一卦,庞涓领命下山寻花。然而时值六月,百花开过,庞涓只找到一朵草花,于是连根拔起。但转念一想此花质弱身微,不为大器,便弃掷于地。又往他处寻觅了一回,可怪绝无他花,只得转身将先前所取,藏于衣袖之中,回复先生说山中无花。鬼谷子笑问他衣袖中为何物.庞涓不能再隐瞒,只能把袖中的草花取出来呈上。然而此花离土太久,已经半萎。鬼谷子见花,笑言:“此花名乃马儿铃,一枝开花十二朵,是你荣盛之年数。采于鬼谷,见日而萎,鬼委乃魏,意为魏国必定是你得意之地。”庞涓暗自称奇.鬼谷子继续说:“但是你欺人在先,今后必定被人还欺,不可不戒。我有八字,你牢记在心:遇羊而荣,遇马而瘁。”庞涓领受。
孙宾送庞涓下山,庞涓说:“你我有八拜之交,发誓共同富贵。我这次如果能够受赏识,必定推荐你。若失信,死于万箭之下.”孙宾非常感动,与庞涓挥泪而别。
鬼谷子见孙宾泪容,问道:“你惜庞涓之去么?”孙宾说:“同学之情,何能不惜?”鬼谷子又问:“你觉得庞涓做的好大将军吗?”孙宾说:“承蒙老师教导多年,怎能做不好?”鬼谷子却道:“不一定,不一定。”孙宾想问,鬼谷子却不再言语。
次日,鬼谷子找孙宾,给了他一本《孙武兵法》,对他说:“这是你祖父孙武当年进献给吴王阖闾的十三篇兵法,吴王凭其大破楚师,后来吴王死时不愿意把此书广传于人,藏于姑苏台,后越王勾践破吴,此书随姑苏台一起被焚,故世上不传。我和你祖父早年有些交情,他曾经给了我一本,现在我亲自为它注解。因为此书关系到行军秘密,所以我没有轻易传授给别人。我见你心地忠厚,所以今天特地把这本书给你看一下。”孙宾欣然,说:“我从小就没了父母,家族又遭到排挤,自己也听闻祖父曾经写了这本书,但是从未见过。老师既然已亲自注解了此书,为什么独给我看而不给庞涓看呢?”鬼谷子道:“此书善用为天下利,不善用为天下害。庞涓并非善类,我岂能轻易给他看?”
孙宾接过了书,在房间里攻读了三天,这兵书篇法,真通天彻地之才,神出鬼没之机,加之注释精详,心无阻滞留难,孙得之,如获珍宝,昼夜研诵。三日之后,鬼谷子向孙宾索取原书。孙宾从袖中拿出,双手缴还先生。先生逐篇盘问书中内容,孙宾对答如流,一字不遗。先生喜悦道:“你能如此用心,你祖父也能瞑目了。”
说到孙武,祖先原是陈国的公子完,因避乱来到齐国。公子完在齐国定居后,改姓为田。田完的五世孙名田书,因为战功被齐景公赐姓孙。田书的孙子便是孙武。到孙武的年代,齐国发生了贵族之见的党争,孙武由于是田氏的后裔,自然受到排挤。无奈之下,孙武离开家乡,来到了吴国。作为普通的云游之士,孙武在吴国避世隐居,潜心研究兵书,同时观察政治形式。在这期间,孙武结识了从楚国流亡而来的伍子胥。后来孙武和伍子胥看中了吴国的贵族公子光。伍子胥帮助公子光募得勇士专诸,刺杀了王僚,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即后来的吴王阖闾。伍子胥在得到重用之后,向阖闾举荐了孙武。孙武向阖闾呈递了十三篇兵法后,阖闾深为赏识。后来孙武帮助吴国大破楚国,兵临楚国都城郢,楚国国势大衰,阖闾也成为了当时的中原霸主。但是后来阖闾死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杀掉了伍子胥,孙武便辞去官职,隐居到了山林之中,认识了鬼谷子,将兵法留给了他。机缘巧合之下,孙武留在齐国的孙子孙宾来到鬼谷子处研习兵法,鬼谷子便把《孙武兵法》十三篇悉数传授。
再说庞涓到了魏国投奔了相国王错,王错见他是个用兵奇才,于是向魏惠王举荐。恰有庖人烹羊,庞涓自知是得用之兆,倾尽所学陈于魏王。魏王大喜过望,立庞涓为元帅,庞涓的儿子和侄子也都封了官位。后来庞涓领兵攻打下了卫国和宋国,名声大燥,宋、鲁、卫、郑等国都来朝拜魏国。
时墨翟云游四方,来到这鬼谷,顺便访友,见到孙宾,与之相谈,甚为欣赏;又得知庞涓侍于魏国,孙宾和庞涓定过同荣之约,于是下山去了魏国察探庞涓之意。魏王早慕墨翟之名,降价迎入。墨翟向魏王举荐了孙宾。魏王问孙宾和庞涓谁比较厉害,墨翟说孙宾得到祖上的秘传,魏王便差庞涓去鬼谷迎孙宾。庞涓口虽应语,心下踌躇:魏国兵权,只在我一人之手。若孙宾到来,必然夺宠。既魏王有命,不敢不依,还是先把他叫来,然后生计害他,阻其进用之路。遂修书一封,书曰:“涓托兄之庇,一见魏王即蒙重用。临岐援引之言,铭心不忘。今特荐于魏王,来即驱驰赴召,共图功业。”呈上惠王。惠王用驷马高车、黄金、白璧,遣人带了庞涓之书,来到鬼谷迎接孙宾。
孙宾将书呈给鬼谷子,问老师此去吉凶。鬼谷子知到庞涓受到器重,而今修书,书中竟无一字问候其师,必然是忘本之人,又知庞涓生性骄妒,孙宾若去,岂能两立?但见孙宾行色匆匆,不好阻挡,便也要孙宾去拾取山花一枝为其占卜。此时是九月天气,孙宾见到老师案几上的瓶中供有黄菊一枝,就拔出来呈递给老师看了,然后又重新放回瓶中。鬼谷子见后断言:“此花现被残折,不为完好,但性耐岁寒,经霜不落。虽有残害,不为大凶,且喜供养瓶中,为人爱重。瓶乃范金而成,钟鼎之属,终当威行霜雪,名勤
鼎钟矣。但此花再经提拔,恐一时未能得意,仍旧归瓶,汝之功名,终在故土。吾为汝增改其名,可图进取。”遂将孙膑宾字左边加了一月为膑。今鬼谷子改孙宾为孙膑,明明知后日有膑足之事。但天机不肯泄漏。有诗云:山花入手知休咎,试比蓍龟倍有灵。却笑当今卖卜者,空将鬼谷书占形。
这鬼谷子见孙膑临行,又授以锦囊一枚。吩咐一定要在非常紧急的时刻,才可打开。孙膑受领,拜辞先生,随魏王使者下山,登车而去。
孙膑来到魏国,果不其然受到庞涓毒计陷害,在魏王面前进谗说孙膑有归齐之意,魏王大怒要杀孙膑。但庞涓觊觎孙膑的《孙武兵法》,劝魏王赐孙膑膑刑,意在让其永远不能回齐。魏王纳之。孙膑受此大辱,自知如果不给庞涓兵法,必定难以生计,若给了他,日后还是会遭其毒手。无奈之下,打开锦囊,上书“诈风魔”三字。孙膑假装发疯,骗过了庞涓。后来墨翟云游到齐国,得知孙膑之苦,自责不该在魏王面前举荐孙膑。于是将孙膑之才,及庞涓妒忌之事,转述于田忌。田忌遂奏于威王道:“国有贤臣,而令见辱于异国,大不可也。”威王道:“寡人发兵,以迎孙子,何如?”田忌道:“庞涓不容孙膑仕于本国,肯容仕于齐国乎?欲迎孙子须是密载以归,可保万全。”威王用其谋。孙膑来到齐国,作为了田忌的门客,先是帮田忌赢了千金的赛马比赛,后又围魏救赵,既而大破庞涓于马陵,庞涓身受箭伤,已不能脱,于是自刎。自庞涓仕魏至身死,刚十二年,应验了花开十二朵之兆。魏国国力大减,只好朝于齐。孙膑大仇既报,家人又全无音杳,无了继续留仕的意向,功成之后,把《孙武兵法》默写下来献给了齐宣王。又向齐王讨了闲山一片,童子一名,安养终老。日间无事,便乘小车命童子推车代步,遍游山林溪壑,访友寻师。一天晚上月色皎亮,来至山顶观玩,忽见涧东树上龙蛇般飕动,命童子近看何物,童子往观,见一何首乌,硕大无比,孙膑知是补阴圣品,取了拿回家。翌日,正在将此物抚视,忽童子报,门外有一老人,孙膑正想来着何人,正欲接请,见老人手执方竹杖,已至庭中。原来不是别人,正是鬼谷先生。原来鬼谷先生自从苏秦、张仪去后,他便邀游山水,炼性采药。偶至齐国,闻孙膑不愿乐仕,辞居山水,特意来此。孙膑遂延入上坐,倒身再拜。鬼谷子见孙膑屈膝不利,叹道:“不必行礼。”茶罢,孙膑将所得何首乌,呈与先生观看。先生看罢,大喜道:“你的两条腿可以复矣。”孙膑问:“恭骨已去,腿肉俱消,何能可复?”先生笑道:“你认得这东西吗?此物吸取日月精华,人吃了有返老还童之功效。你一定是做了善事,故天地不惜灵丹,此真山情也。”然后教给了孙膑食用方法,就要离去。孙膑道:“弟子感先生恩授,无以为报。今适至此,甚为多幸,何遽欲去乎?”鬼谷先生附耳低言,又赠以药物,孙膑点头受领。于是送先生离去后,他便按照鬼谷先生所述方法把灵药吃了。第二天,童子取车来,见孙膑已能自己走路了。又过了一天,孙膑不见了人影,漫山到处寻觅不得。实为鬼谷子度之出世造访仙骨去了。
再说苏秦和张仪,自从见到孙膑出谷之后,一同来到鬼谷先生处,也想辞去,以求功名。鬼谷先生言道:“天下最难得的是聪明的人。凭你们两个人的资质,如果肯潜心学道,可至神仙。何苦要为功名利禄奔波呢?”二人却说:“良材不朽于岩下,良剑不藏于匣中。日月如流,光阴不再。我等受先生的教化,只想乘时建功,图个昭扬后世。”先生强之不得,叹道:“仙才之难如此哉!”于是为之各占一卜,断道:“苏秦先吉后凶,张仪先凶后吉。秦说先行,仪当晚达。吾观孙膑、庞涓二人势不相容,必有吞噬之事。你们二人他日宜互相推让,以成名誉。勿伤同学之情。”二人稽首受教。先生又将书一本分赠二人,苏秦、张仪观之,乃《太公阴符篇》。问道:“此书弟子久已熟诵,先生今日见赐,有何用处?”先生道:“你们虽然熟诵,并没有得其精髓。此去如果没有得意,只就此篇探讨,自有进益。我亦从此逍遥海外,不复留于此谷矣。”苏秦、张仪既去,鬼谷子便从谷中消失了。
张仪回到了魏国,苏秦回到了洛阳家中。
先说苏秦,回家一年有余,期间到周显王处游说,希望讨了进身,但周围大夫见其农户出身,不肯保荐。无奈之下,倾尽家财,来到了秦国。时秦孝公已薨,商鞅被秦惠文王车裂,秦王心里非常厌恶游说之士,苏秦虽然详陈厉害,终不为用。苏秦只好离开。临走写下万字之书,尽详天下之术。苏秦回到家中,身无分文,妻嫂都不肯理他。在不得志的情况下,苏秦想起了先生给的《太公阴符篇》,日夜研读,夜倦欲睡,则引锥自刺其股,血流遍足。然后又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势如在掌中。乃自叹道:“而今我已有了相国之才,应该出去谋取一份功名了。”于是向他的弟弟借了钱,去了赵国。然而因为身份卑微,大夫不肯引见。无奈苏秦又去了燕国。适值燕文公出游,苏秦在路边请求一见。文公问其姓名,知是苏秦,大喜道:“闻先生昔年以十万言献秦王,寡人心慕之,恨未得能读先生之书。今先生幸惠教寡人,燕之幸也。”遂回车入朝,召他入见,鞠躬请教。从此苏秦从燕国开始,以其合纵之术,会盟赵、楚、魏、韩、齐,陈述秦之虎狼之心,建议六国合力御秦。六国欣然,立苏秦为纵约长,配六国相印。苏秦入住赵国。
再说张仪,求事魏王不成,后见魏国屡败,转投楚国。楚相国昭阳君留他做了门客。时昭阳领兵大破魏军,取下七城,楚王犒其功劳,赏其和氏璧。一日昭阳君宴请宾客,把和氏璧传下出观赏。突然池塘中有大鱼跃出水面,众人皆去看,等回来的时候和氏璧已不知传到谁手中去了。昭阳君大恐,思前想后觉得张仪家贫,最有可疑偷璧,于是把他叫来,一番拷打,张仪垂死,仍不说和氏璧的下落。其实根本就不是张仪所窃,又如何能打的出来下落?昭阳君无奈只能放了张仪。张仪受此大辱,愤然离楚归魏。其实盗和氏璧者另有其人,此人将璧卖给了赵国内侍缪贤,璧落到了赵惠文王手中。
张仪走投无路,忽然听闻苏秦在赵国做了相国,便想去投奔。苏秦当时也正在寻找张仪,当时秦国正欲攻打赵国,一旦秦兵出,苏秦的合纵之谋必当受阻。因为那时侯苏秦正要去游说韩、魏,赵国若是告急,合纵之事便要搁置。于是苏秦派人化名舍,装扮成商人去了魏国,自己则留在赵国。张仪来到赵国,苏秦故意在宴席上当众凌辱他,张仪一气之下离开了赵国,舍则帮助张仪来到了秦国。秦王正在为当年痛失苏秦而懊恼,闻听苏秦的同学来此,降价相迎,拜张仪为客卿。张仪感激舍的帮助,舍告诉他这都是苏秦的计谋,意在怕张仪志困于小国,特意激他,张仪果然投奔秦国。张仪听后大惊,自叹不及苏秦。此时舍又言,苏秦有一事相托,让张仪能在秦王面前劝阻其伐赵,以成就苏秦合纵之谋。张仪自然应诺。
苏秦功成名就,然而在秦相国公孙衍的远交近攻之策下,魏、齐与秦和好。苏秦见势,离赵去燕国。适逢齐攻燕十城,苏秦又出使齐国,以合纵之盟说服齐王归还了燕国十城。秦惧,乃和亲于燕。后苏秦念燕、齐不相两立,便谏燕王使反间计于齐。燕王乃败其相印,苏秦假意离燕去了齐国。期间苏秦以声色腐蚀齐宣王,没几年宣王就死掉了。
话说张仪在秦国得知苏秦离开赵国之后,便知道合纵将败。于是进言秦王,愿亲赴魏国与之连衡。魏王果然中计。秦王赏识张仪,罢免了公孙衍,任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假装被秦王罢免了相位,相于魏国,暗中使人招秦兵伐魏,魏大败。时楚怀王即位,懊恼张仪为秦国用,得知乃当年昭阳君之过,于是面责昭阳,昭阳君愧极,回寓乃发病而亡。楚怀王惧怕张仪之才,于是自己做纵约长,约其他五国伐秦,意在取张仪之命。而此时,苏秦已身在齐国。
六国伐秦,齐国并不想真正出兵,但由于先前的盟约,不得已发兵。齐闵王命孟尝君带兵,孟尝君在行军时佯装染疾,迟迟不前。韩、赵、魏、燕四王,与楚怀王相会于函谷关外,哪知秦兵大开关门,五国之师均不敢前。秦军又偷袭楚军运粮之路,楚军无粮只能撤军。楚军一撤,韩、赵、魏、燕也散。孟尝君还未至函谷关,知五国已撤,速命班师回朝。齐闵王叹道:“差点因为听了苏秦的主意而犯错啊!”楚怀王见秦齐交好,只得也与齐交好。
齐宣王时,苏秦专贵宠用,左右之人多有妒其者。今见齐闵王不喜苏秦,乃募刺客行刺苏秦于殿上。刺客逃逸,匕首入腹。苏秦按住匕首,谓齐王曰:“臣死之后,愿大王斩臣之头,号令于市。道:‘苏秦行反间于齐,今幸诛死。有人知其阴事来告者,赏以千金。’如是则贼可得也。”说完拔出匕首,倒地而死。齐王依其言,悬苏秦之头于齐市中。须臾,有人路过其头下,见布告乃自夸于人:“杀苏秦者,我也。”士兵马上捉住了他。闵王施以严刑,迫其交代了幕后主使之人,诛灭了好几家人。苏秦虽身死,犹能用计自报其仇,可谓智矣。然而死于非命,这也许是遭到了反覆谗佞的报应吧。
再说张仪见六国伐秦无成,心中暗喜。又闻苏秦已死,乃大喜道:“今后就是我扬眉吐气的时候了。”当时魏王恐秦,函谷关又无功而返,心想抗秦已无好处,为求和好,把张仪还给了秦国。秦魏通好,张仪仍为秦相。
为了瓦解齐国,张仪出使楚国,言秦国欲把当年楚的失地六百里还给楚国以求和好。楚怀王听信了张仪的诡计,背齐而亲秦。齐王大怒,派使者去秦国,想和秦国共同讨伐楚国。楚怀王这边却迟迟没有得到失地,怀王便派使者问张仪何故。张仪道秦国当时说归还六里的土地,从未说过六百里。如果怀王愿意的话,张仪肯把自己的六里封地献给怀王。怀王大怒,自知上了张仪的当,没有办法,只能再次割两地给秦要求秦能帮楚攻打齐国,妄想能在与齐国的一战上补偿损失。于是怀王兴兵十万伐齐。谁料半路秦兵反戈一击,与齐军大破楚军,又取了楚国汉中的六百里土地。楚国大败,韩国、魏国也想趁机袭击楚国,怀王大恐,一面割城求和于秦,一面派屈原到齐国谢罪。秦王想要黔中之地,愿意用秦的商于之地来交换。楚怀王却说如果肯把张仪叫给自己,楚国可以不要商于之地。张仪自己向秦王请命去楚国。到了楚国后,张仪被囚,择日行诛。张仪遣人贿赂的楚王爱姬郑袖,郑袖在楚王面前劝说楚王如果厚遇张仪,张仪必定感恩为楚国所用,再加上张仪曾是秦国的相国,一旦事楚,楚国一定可以和秦国抗衡。而此时被张仪贿赂的靳尚也趁机说:“杀了一个张仪,对秦国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楚国却损失了数百里的土地,不如把张仪还给秦国求和。”但楚怀王舍不得黔中之地,不肯放张仪回秦,只是厚礼张仪。张仪表现出事楚的样子,对楚怀王说如果让他回到秦国,秦王肯定会让他继续做相国,那时侯他便可以暗中帮助楚国了。怀王中计,把张仪还给了秦国,要求两国通好。
屈原从齐国回来后,听闻张仪之事,告诫楚王说:“大王已经被张仪骗过一次了,这次又被他骗,不但没有讨好秦,反而弄的楚国四面无援。”怀王醒悟,派人追张仪,可是张仪已经连行两日回到了秦国。有诗云:张仪反覆为嬴秦,朝作俘囚暮上宾。堪笑怀王如木偶,不从忠计听谄人。
张仪回到秦国,又建议秦王把先前占领的汉中土地的一般归还给楚国并且和楚国联姻,暂且和楚国和好,以牵制其他五国。秦王诺。楚怀王也以张仪不己欺也。
然后张仪出使五国,以连衡之术游说,骗齐闵王说韩、魏、赵都已经献地给秦,事秦者安,背秦者危,齐若不献,难以为安。又以同样的话欺骗赵王、燕王。张仪远交连衡已成,在回秦的途中得知秦惠文王薨。而此时齐闵王听闻仪张游说齐国之后,又去游说赵国,知道被张仪骗了,大怒。又闻秦惠文王之薨,乃使孟尝君写信给五国,相约再次合纵讨伐秦国。闵王自为纵约长,结连诸侯,约能抓到张仪的人赏给他十城。张仪听说此事,对秦武王说:“齐王很憎恨我,我在哪里,齐王必定出师到哪里。我想请辞大王前往味国大梁,待齐兵至魏,大王可以乘机伐韩。”秦武王答应了张仪的要求,把他送到了魏国。魏哀王竟然立张仪为相国,齐王大怒,兵至大梁。魏王问张仪该怎么办,张仪派手下伪装成楚国人,见闵王道:“张仪从咸阳出来的时候,曾经和秦王说过,大王你因为憎恨张仪,张仪在哪里大王必定兴师攻打哪里。所以张仪才会去魏国,目的就是为了挑器齐国和魏国的战争,秦国就可以趁机攻打北面的韩国和燕国了。齐闵王遂罢兵不伐魏。魏哀王非常高兴,厚待张仪。第二年,张仪病死在了魏国。
正应了鬼谷子的那句话:“苏秦先吉后凶,张仪先凶后吉。秦说先行,仪当晚达。”张仪在楚受昭阳君之辱,几乎被打死,后来受到苏秦的激将,入秦为相,名重六国,并得无伤,最后仍死在故土,先凶后吉,晚达之言一毫不爽。苏秦虽在秦受挫,失志时研究鬼谷太阴,后来挂六国相印,荣显非常,而当时张仪仍在困苦,岂不是正如鬼谷子所言先行乎?后来苏秦在齐国被刺杀,凶之言亦应验。鬼谷子又云:“汝二人异日宜互相推让,以成名誉。”后来果然是苏秦荐张仪于秦,张仪暗中把持秦政,使秦不伐苏秦所在之国,以报汲引之情,互相成名又验。然张仪凭其诈,竟能善终,真乃大狡黠也。苏秦因为反间于齐,反被齐人所杀,后来虽然凭其智慧在死后为自己报了仇,终究不得善终,此乃小狡黠。
鬼谷四友,庞涓欺人而后被人欺,仅仅荣华了十二年;苏秦前期声名显赫,后期被自己的计谋所害,却也比庞涓好不到哪里去;张仪虽然早先生活困顿不得志,然而后来凭其三寸不烂之舌,连衡六国,成就了功名,也善终了自己;唯有孙膑,尝尽人间痛苦,亲手雪耻,立下汗马功劳,之后谈泊名利,随鬼谷先生一起神游四方去了,结局是最完美的一个。
我找到以上这篇,你看看是不是

没听过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