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师战斗集锦:黄河周围的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19 20:40:11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
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
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
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
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
级阶梯。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位于著
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
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如北部的祁连山,南
部的阿尼玛卿山和巴颜喀拉山。黄河迂回于山原之间,呈“S”
形大弯道。河谷两岸的山脉海拔5500~6000米,相对高差达
1500~2000米。雄踞黄河左岸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
6282米,是黄河流域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冰峰起伏,景象
万千。
黄河流域的日照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充足的区域,全年日照
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大多在50%~75%
之间;仅次于日照最充足的柴达木盆地,而较黄河以南的长江
流域广大地区普遍偏多1倍左右。
黄河流域的太阳总辐射量在全国介于中间状况,北纬37o以北地
区和东经103o以西的高原地带,为130~160千卡/平方厘米?
年;其余大部分地区为11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虽然不及
国内西南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强,但普遍多于东北地区和
黄河以南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
(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
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
水的主体。上述三个不同来源区的洪水,组成花园口站三种不
同类型的洪水:一是以三门峡以上的河龙间和龙三间来水为主
形成的大洪水(称为上大洪水)。如1933年洪水,陕县站实测洪
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1843年大洪水,据调查估算陕县站洪
峰流量为36000立方米每秒。这类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
大的特点,对下游防洪威胁严重。二是三门峡以下三花间来水
为主(称为下大洪水)。如1958年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
方米每秒和调查的1761年花园口站32000立方米每秒洪水。这类
洪水的特点是涨势猛、洪峰高、含沙量小、预见期短,对黄河
下游防洪威胁最大。三是以三门峡以上的龙三间和三门峡以下
的三花间共同来水组成(称为上下较大洪水)。如1957年及1964
年洪水,花园口站流量分别为13000立方米每秒和9430立方米每
秒。其特点是洪峰较低,但历时较长,对下游堤防威胁也相当
严重。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
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
低。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每年约有4亿吨泥沙淤
积在下游河道内,以致河床日益升高,使其一般高出两岸地面
3~5米,最高达10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洪水时
常有漫堤或冲决的危险。1933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
秒洪水,水大沙多,边涨边淤,水位特高,洪水一出峡谷,从
温县、武陟到兰考、长垣,两岸堤防共决口61处,不少是洪水
漫过堤顶决口成灾。由于泥沙淤积,还导致河床宽浅,溜势多
变,一旦大溜顶冲大堤,也常发生冲决。黄河决口后,如长期
不能堵合,即形成河道迁徙改道。
河道整治是人们为了防治水害、兴修水利而采取的控导水流、
稳定流势的措施。黄河的河道整治源远流长。由于河道两岸历
来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因此从古代开始就采用了一些整治
河道的措施。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前,大禹利用顺水之性、
因势利导、疏川导滞的办法,将漫流洪水排泄入海。西汉时期
在竣县一带的黄河上,于水流严重淘刷的弯曲段,修筑石堤御
流,以防破堤决口。东汉时在原阳一带修建了“八激堤”,即
用石料在受溜淘刷严重的堤段修建石垛,以托溜外移,类似现
代险工的坝、垛。明代潘季驯在多年治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
“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
势猛则沙刷,沙刷河深”关于水沙相互关系的科学论断,并提
出了稳定河道,坚筑堤防,束水攻沙,借清水刷黄的治河方
策。他主张修筑由缕堤、遥堤、月堤、格堤组成的堤防系统。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都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指导实践意义。
历代采取的整治河道措施,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黄河管理的传统模式可以概括为:
黄河管理主要着眼于人类安全与经济;在管理措施中主要着眼
于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中主要着眼于坝、库建设。这一模式
固然有着其历史合理性。但根据黄河及流域的现时水资源、生
态、经济、社会状况,根据对黄河的现代需求,根据上述伦理
框架,这一传统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忽视了黄河生
态,黄河文化;第二,由于偏重工程,轻视制度,偏重坝库,
轻视其它工程措施(如配水、环保等),因而未能更为有效地
提高水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扩展水资源的服务功能,改善水
经济收益分配的公正性。
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黄河水利委员会将从以
下方面着手落实: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有效管理流
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
案研究;建设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
的治理方略;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
塑造;满足降低污径比;治理黄河河口。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膨胀,废污水
排放量与日俱增。据统计,70年代后期年排放废污水18.5亿
吨,80年代初为21.7亿吨,90年代初已达32.6亿吨,10年间
增加50%以上。其中工业废水23.3亿吨,占流域废污水总量的
71.5%,生活污水9.3亿吨,占28.5%。从1993年黄河水资
源保护局组织流域各省区水利部门进行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结果
看,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以下,以及部分流经城市、工矿区的
主要支流,日排废污水5000吨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就达1500多
个,其中直接排入黄河干流的近150个,约占10%。仅调查范围
内,废污水年入河量已近32亿吨。由此可见,目前全流域废污
水实际年排放量远高于统计值32.6亿吨。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随地形三级
阶梯,自西向东由冷变暖,气温的东西向梯度明显大于南北向
梯度。年平均气温为-4℃左右的最低中心处于河源的巴颜喀拉
山北麓,流域极端最低气温出现于河源区的黄河沿站,曾有过-
53.0℃的记录(1978年1月2日)。年平均气温为12~14℃的高值
区则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流域极端最高气温的记录出现
在河南省洛阳地区的伊川站,其值达44.2℃(1996年6月20
日)。
发源于甘肃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上游就被重度污染。
出甘肃后,流经陕西 18 个县市,在为西安、宝鸡、咸阳、渭
南等省内中心城市补给水源的同时,接纳了至少 3 亿吨工业废
水,其中,铬 21.2 万吨,从而使渭河成为黄河污染最严重的
支流之一。造成污染的“名副其实”的主力是造纸业。均没有
任何环保设施,制浆时产生的黑液,漂白时产生的白液,都全
部直接排入渭河。在工业污染居高不下的同时,沿黄生活污染
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流域内的大城小镇,竟然绝大多数都没有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排放的约 20 亿吨污水,仅有
8.8% 经过处理,达标则只有可怜的 5.5%。80 年代初期,黄
河水污染主要发生在枯水季节,而进入 90 年代以后,丰水与
枯水季节污染程度不相上下,丰水季节污染显著加重,干流的
污染范围从兰州、包头等老工业基地往中下游扩展,在老污染
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原来水质较好的潼关、石嘴山、
花园口等河段,水质明显恶化。
也许到未来,再看不到忙碌的采沙船,代替他们的是先进的过
滤器,他们可以不分昼夜的工作大量采集泥沙,让黄河更清澈
更美丽,如果人类还不警觉,还是无止境的开采,造成了恶性
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希望大家一起保护黄河,让她更美丽、更辉煌!

风萧萧兮易水寒,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人认为,这是造化之功,与那里的水土
即自然环境大有关系;近代一些地质地理学家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道
理。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能产生影响:居住在背靠高山,水寒风劲,气候变化
剧烈,景色单调的黄土原野上,易养成坚强质朴,粗犷豪放的性格感。当然,我们更应
看到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但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形成,虽不为自然环境所决
定,却仍必定受到它的制约。象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就明显地需要适宜的地质地理环境
为基础,欧洲名城伦敦、巴黎的兴起,便与地质条件的有利分不开:那里地盘的构造像
一个盆,地层朝四周翘起,中间凹下。在这种地质构造中的地下水,能在低处的井中自
动涌出,取用方便,所以很早就有人在都有地利上的优势。在我国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文化,自也不能不存在这方面的影响,因此对黄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清楚的认识,认
识它所处的地质环境就是必要的了。通常,地形、土壤、江河、井泉、气候这些因素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比较容易看出的,而深究起来,那里的地质条件对他们有着控制甚至
决定的作用。因此认识形成黄河文化的地质环境就是很有意义的了。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表面现象开始,现在我们就先来看一看黄河的外在形象。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以下简称黄土高原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阴山,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50个地(市),317个县(旗),总人口 8742.2万人,农业人口 6907.7万人。全区总面积64.2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5.4万km2(水蚀面积33.7万km2、风蚀面积11.7万km2),多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达16亿t,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从东南到西北降雨、土壤、植被等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依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土石山区等九个类型区。
水资源

黄土高原地区天然径流量为559.2亿m3(花园口站1919~1975年系列资料),其中,内流区11.9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60.0亿m3。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有:

1 水量贫乏

该区面积占全国的6.7%,而年径流量只占全国的1~2%。区域内人均水量527 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2%;耕地亩均水量294 m3,仅为全国的16%。

2 地区分布不均

兰州以上地区的面积仅占全区的34%,径流量占55.6%,年径流深100~200mm;兰州到河口镇,年径流深10~50mm;河口镇到三门峡,年径流深20~50mm;龙门至三门峡区间面积占25.4%,径流量只占全河的19.5%。

3 年内、年际变化大

该区河川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60%~70%;而非汛期10月至次年6月来水不足40%。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的3~4倍,花园口最大年径流量为940亿m3,最小年为274亿m3。

4 含沙量高,利用难度大

黄土高原地区的径流多以暴雨洪水形式出现,含沙量高,加上复杂的地形,水资源难以利用。据观测,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含沙量35kg/m3,多条支流洪水含沙量300~500kg/m3,甚至达1000kg/m3以上。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绝大多数地区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

政区及人口
黄土高原地区涉及7省(区)的50个地(市),317个县(旗),2000年的总人口87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08万人,农业劳力3191万个。该区39条支流(片)涉及七省区的42个地(市)、246个县(旗),总人口68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22万人。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东部相对稠密、西部相对稀少,平原阶地区密度最大,塬区和丘陵区次之,山区、风沙区密度最小。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地区农耕地约1300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0%;林地约1200万hm2、占18%,草地约1400万hm2、占22%。农耕地中,坡耕地约800万hm2,占62%,基本农田约500万hm2,占38%。不同类型区和不同省区的土地利用差异明显。

经济社会
1、黄土高原地区主要工业企业集中于西安、太原、兰州等大中型城市,其他多数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该区石油产量约占全国的1/4,原煤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例如,晋陕蒙接壤地区形成了神府、东胜、准格尔、河东四大经济增长中心。但黄土高原地区大多属于资源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还相当落后,工业产值、经济效益均低于全国水平。
2 、黄土高原地区的绝大多数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产值中种植业占58.7%,林牧副业仅占41.3%。宁蒙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历史悠久,汾渭平原是我国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农业相对发达。广大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80%以上的耕地经常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威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3、自然灾害频繁,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之人口增长过快,黄土高原地区的群众生活仍然贫困,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区,贫困县约占全国贫困县的1/5,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之一。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表现是收入低下,人居环境恶劣,生活艰难。
局部地区温饱问题没有得到稳定解决,宁夏南部、甘肃中部和陕西北部的丘陵沟壑区经常要从外地调粮。黄土高原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还缺少燃料、饲料、肥料,存在人畜饮水困难。

我希望大家都来参与“保护母亲河”的活动!!

希望大家一起保护我们的黄河---母亲河!

社会各界人士如何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
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就近就便参加宣传教育、植绿护绿和治理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捐款资助工程建设,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将代为植树、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捐款标准是“5元捐植1棵树”、“200元捐植1亩林”、“200元捐建1亩坡地改梯田”。个人捐赠2万元、机构捐赠10万元,可以捐赠者的名义为捐植的树林或捐治的流域命名;捐赠100万元,可建立以捐赠者名义命名的“保护母亲河一一绿色希望工程基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管理条例》,企业捐款可以申请免税。

一片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