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张自忠路在几环:那儿有篆书和隶书的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5 08:20:50

篆书

凡甲骨、大篆、小篆、钟鼎款识,从它们的形体来说,都可以归属篆书一类。现分两相加以说明。

甲骨文

古甲骨的发现 从前论书法追溯原始时,只能上升到大篆为止;大篆前身的古文就很难探索了。自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最初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地当殷代故都)发觉出许多古龟甲,才使埋没了几千年的殷、周古文又重新出现。这一发现,对考证我国古代的史实十分重要。

甲骨文字,就是殷周之间的古文。它的字体,有些是象形一类,在古文以前就有的;另外与小篆相近、和金文相同的也不少。甲骨文字体的变化非常大常常一字有很多不同的写法。

由甲骨文演变为大篆,在书体上可以说是第一次改革。经过这一次改革之后字体统一了,通用起来也方便了。

甲骨文的书法 甲骨文的书法,和后来的篆书同属一种类型;但在结构、笔法上则是另外一个体系。它的结构是长、短、大、小略无一定,这是与大、小篆显然不同的地方。在一幅之中,或疏疏落落,极为错综;或密密层层,十分严整。每字的结构和整幅的排比,较之钟、鼎、盘、彝之类的款识,更觉得精神爽朗,古趣生新。

它的笔法有方有圆,有肥有瘦。很小的字纤细如毫发;也有在一寸以上的大字。笔画是方笔居多;其作圆形的,有如草书的“游丝体”,回环婉转,几乎不象是用刀刻成的。看它的细瘦笔画似为刀尖所做,大字之底极平,象是凿成的。从书法的整体来看,又有雄伟、谨殇、劲峭、严谨等种中不同的风格。

契刻文字究竟是先书后刻,还是直接凭刀刻出,还难以判定。据专家考证,骨板上曾经发现有朱笔书写而漏刻的字迹,好象是用毛笔写的。如果这一推断不错的话,那就在殷代已经有了毛笔,但至今还没有其他可供考据的资料,足以证明。

到现在为止,出土的甲骨大约在十万以上。因为时代太久远,还有许多字不认识,各专家的释义也各有异同。近代书法家临摩甲骨的很多。甲骨文的字体,特别是结构的错综变化,的确是很美妙的。

总之,甲骨书法的资料十分丰富,并且又都是原刻;它对研究我国书法源流和书法艺术,,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大篆

石骨文是大篆体系 大篆十五篇久已遗失,无从得见。从前的人说石鼓文是留所写,那时把石鼓文作为周宣王的《猎碣》,所以作了这样的推测。其实,石鼓是秦物,已有定论,相见郭沫若著的《石鼓文研究》。石鼓文虽然不是史留缩写,但其书体确是未变小篆以前的文字,属于大篆的体系.石鼓既为我国最古的刻石,也是大战唯一的法则,保存至今,确实是很难得的.

钟鼎款识 钟鼎上的铭文,字凹下的为款,凸出的为识.里面包括的书体很多,由象形文字、古文、大篆、六国异文等。

小篆

源流和名称 小篆即秦篆,秦丞相李斯所创,是从大篆省改而来。据王国维推测,秦人本用留文;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宗周故地咸阳,已经归属与秦,故秦人九用周人的留文。以后更改为小篆。小篆是与大篆相对来说的,即把留文称作大篆,于是把秦篆称为小篆。

小篆的历来流派 秦篆遗刻 ,汉篆,三国魏、吴篆书,唐人小篆,宋人小篆,元人小篆,明人小篆,清代篆书
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cl=3&rn=10&ct=0&lm=0&word=%D7%AD%CA%E9

隶书

秦始皇时代有个人叫程邈,在狱中研究文字的改进,想把篆书中的圆

匀对称,而做平正,以求书写时的快捷,以利于一般公文的操作,所

以称之为隶书。隶书用笔不同于篆,横书起笔收笔特异。笔法又可分

古隶、八分等。
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ie=gb2312&bs=%D7%AD%CA%E9&sr=&z=&cl=3&f=8&wd=%C1%A5%CA%E9&c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