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减速器图片:电影《蝴蝶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4 18:50:50
上次看了一部电影叫《蝴蝶效应》。觉得很不错
但是不明白为何给这部电影起这个名字?
和故事有什么联系么?
请帮忙解答。

要理解好这层意思,先要理解“蝴蝶效应”这个专业术语的由来。

蝴蝶效应指的是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芝(Lorenz)于1960年代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他说,亚马逊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洛伦芝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而这与电影剧情中密切相关:伊万在过去改变的每一件事,当他回到现在时都发现它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而且损害更加严重,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为了弥补错误,伊万又再次返回过去试图消除痕迹,但事与愿违,他的所作所为只能再次导致现实世界的渐趋崩溃。于是反反复复,他奔波于日益混乱的过去与现实之间,直到不可挽回的结局。伊万试图改变过去,希望能与他暗恋的凯蕾一起幸福生活的梦想,也成为了泡影……

合二为一,你就不难发现以上二者的共通之处。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

导演/编剧:埃里克·布雷斯Eric Bress
J·麦凯伊·格鲁伯J. Mackye Gruber
主演:艾什顿·库奇Ashton Kutcher 饰 埃文·泰瑞博
艾米·斯马特Amy Smart 饰 凯勒·米勒
凯文·施密特Kevin Schmidt 饰 少年兰尼
米罗娜·沃尔特斯Melora Walters 饰 安德里亚·泰瑞博
类型:剧情/科幻/惊悚
级别:R级(暴力,性内容语言和轻微毒品使用)
片长:113分钟
发行:新线New Line Cinema
上映日期:2004年1月23日
官方网站:www.butterflyeffectmovie.com

[剧情简介]

一只蝴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小黄花上扇动了一下翅膀,于是东京掀起风暴电闪雷鸣……
也许人的一生就会被当年一点点不经意间细枝末节改变,从此走上不同岔口不能回头……
拓扑学中说这叫蝴蝶效应,你相信吗?

埃文·泰瑞博(艾什顿·库奇饰)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唯一和普通人不同的是从童年时代起,就有心理学家不停记录他每日生活中的全部细节。某天,埃文忽然读到了那些记录中的一部分,顿时,那些已经被他自己埋葬在内心最深处许多年的黑暗记忆又再次被唤醒,那是改变了他整个少年时代的不堪回首往事。
机缘巧合,埃文忽然发现自己可以通过一直搁在床下那些写着当年记录的笔记本回到过去,进入自己当年的身体。也许这些落满灰尘的笔记本可以让他从此摆脱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抱着这样的想法,埃文回到过去,力图改写历史,以为这样就可以治愈他受伤的记忆,让他和所爱的人们能从此之后幸福生活。

“如果你某天早上醒来发现也许你可以按照一个全新的方向重新生活,你会选择改变吗?”
埃文说:“是。”

他制定出无懈可击计划,执行起来也小心翼翼。但等他一旦回到现实,却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失惨重的改变,而他最亲密的那些朋友的生活已经南辕北辙。特别是他的初恋女友凯勒·米勒(艾米·斯马特饰),他们是儿时玩伴,在经历了长久的漠然以对之后,发现彼此还是相爱。
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埃文只好一次次的回到过去,但每次总有些小事件在他不注意时层出不穷地发生,之后一连串连锁反应,到底让他和他朋友们的生活更加彻头彻尾的改变。于是埃文一次次尝试,他们的生活也就像高速火车一般刹那间从山顶冲下,树林或者河流在窗外一掠而过。凯勒从女招待到学生会主席再到落魄吸毒者。她的命运和他一样不停改变。
一团糟的现实最后到底要怎么收场?他们真的还会坚持对彼此的爱么?
埃文真的能得偿所愿,让每一个人幸福吗?

[评 论]

有些人的童年是不堪回首的,尽管当时的情景已经渐渐模糊,可是那一块多雨的低压云层一直积压在视线的某一个角落,触景伤情,或者夜半惊悸。比如《蝴蝶效应》中的男主角埃文,一连串糟糕的儿时记忆,迫使他强烈地想要搭乘时间的飞行器,回到日记中记录的那些惨痛经历,试图在顺时针前行的时间河流上疏理出一段沉重的淤泥。这样的人生是一块质地柔软的橡皮擦,不满意的错处可以随性涂改,直到字迹迷乱,纸张破烂。

拥有一项可以修补人生的特异功能,是无数童年大梦中一个最值得重视的部分,因为心中有所愧歉,才会想要跨越时空去拯救如今后悔不已的过失。我希望能够回到一九八几年的某个早晨,坦然承认一杯打翻的牛奶,回到木棉花坠落的街道,追赶数度错过的一辆公共汽车,回到三天前一个闹哄哄的酒吧,我在那里丢失了我的第一支手机,那是一个生日礼物。我一定是大步流星,行色匆匆,根据蒂姆·波顿导演的《大鱼》中的时间定律,你让某一部分时间停格重播,就会让未来的时间以数倍的速度快速前进。这个世界果然公平得让人心灰意懒,我不愿意一目十行如此省略未知的人生,也许这个过程也悄悄埋伏着不安定的错漏百出。

《蝴蝶效应》提供的是一系列没有明确答案的不定项选择题,每改变一次主意,就会带来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局。埃文的后续人生也就在这对对错错的选择中,衍生出随机反应的结果。他阻止了一起爆炸事件,却失去了一对健壮的胳膊,他抢救了一条狗的生命,却让一个好朋友死于非命。他入过狱,流过浪,时而飞黄腾达,时而一败涂地。原本只是想清洗童年记忆中一个不起眼的小污点,却像误杀了一个人,血迹溅上了白色衬衣,鞋底踩脏了半个现场,临走前关门,还把一枚带血的指纹留在了把锁上。惊悚片的恐怖有时是微弱的,一阵风吹过,泛起眼底隐隐的绿色磷光,有时又是一浪接一浪的汹涌,还没有从上一个噩梦中醒来,又被推入了另一个更黑暗阴森的所在。埃文的手在颤抖,日记本上的字在颤抖,就像一只蝴蝶起飞前扇动的翅膀。我知道,穿梭时空的体验,也像火车驶入了隧道,闷重的耳鸣使得整个身体失去了平衡。

通常这类在时空中腾挪跳跃的把戏,都是为了一段已经逝去无法追回的感情。埃文也不例外,那位名叫凯莉的儿时玩伴,从陌生人的队伍中慢慢突显出来。她的命运在整个电影中变得最为离奇,有时候是文艺片淡淡哀伤的甜蜜蜜,有时候是《美国派》般粗俗夸张的两情相悦。更致命的是,她的堕落与毁灭,都来自埃文轻轻的手指抖动。凯莉是被动的,从童年开始,她就是埃文所有事件发生时的一个背景资料,一个胆小怯懦的目击者。不管埃文如何反复地做出选择,凯莉的结果都是不甚美妙的。原来,埃文一直想要清洁的童年阴影,就是这个名叫凯莉的女孩。在一切恢复平静的时候,回到他们两个人初相识的同一地点,这一次,埃文选择了逃避的擦身而过。

这个电影似乎可以在任何一个段落结束的时候剧终,它的不完整,看上去是理所当然的。我会选择与影片开头相同的精神病院代表整个电影的完结,埃文躲在主治医生办公室的桌底,固执地写下一个白日梦患者的胡言乱语,门外是一片吵闹与叫嚷,这个世界彻底疯狂了。《蝴蝶效应》变成了一个精神病人善良的人生回顾,他无法确定那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与他想象部分相互交错的迷茫,他要的那只蝴蝶,其实根本没有来过他的世界。
参考资料: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movie/film/040201/040201_217210.html

谓蝴蝶效应?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幺能大大远离呢。desperate 的理解可能放在整体上,可是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而恰好就是这一点让人很难理解。

这部电影也叫<雷霆万钧>,讲的是几个人乘坐时间机器回到恐龙时代,因为一个人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蝴蝶,引起了时间上以及进化上的一系列变动,因为一只蝴蝶而引起的这一系列故事,所以电影起名叫<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