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画室:《西游记》的内容梗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5 08:49:45

讲的是有一个和尚受皇命去西天取经,路上他收了四个 有前科的徒弟,他如何在金钱、美色面前不折腰,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以身作则教育徒弟,感化妖精,其徒弟也在其教育之下,多次出色完成平妖任务,保护师傅度过如来设置的八十一次考验,取得真经的故事。故事中的妖怪多为神仙、菩萨、佛祖的亲戚、仆人、坐骑、宠物,如来为了不把经书传给他,也是费尽心机,多次谋杀未果。这四个徒弟也是各个身负冤假错案,在取得真经后方得昭雪。
此书值得一读,书中大有反腐工作难度为何如此巨大的答案。

西游记》

吴承恩
作者介绍
吴承恩(约1504—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祖为江苏涟水人,后徙淮安山阳。他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而没落为小商人家庭,曾祖和祖父曾做过小官,父亲虽治官无计,经商无术,家境贫苦,但学问渊博,为人正派,对时政不满,对吴承恩影响很大。吴承恩自幼就聪敏颖异,“幼即以文名鸣于淮”,很受乡人喜爱和赏识。青年时代他博览群书,四处游历,八方交友,看似风流闲雅,而实际他是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正直的儒生。他虽有学识,但屡试不中,直到中年才补为岁贡生,曾任长兴县丞,次年即“耻折腰,拂袖去”。晚年退居乡里,放浪诗酒,贫老以终。吴承恩一生疏狂自傲,不合时流。
《西游记》四幻
《大唐西域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
辩 机 慧主、彦琮
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南宋 说唱底本
《西游记》
吴承恩
续书三种:
《续西游》、《西游补》、《后西游》。
仿作三种:
《三宝太监西游记》、《四游记》、《郑和下西洋》。

《西游记》主题问题
1、明清两代,众说纷纭,集中起来:
“阐明理法”
或佛或道或儒,或佛道兼具,或佛道儒兼
有的形象化的传道之书。
2、梁启超提出“言哲理”(近代)
胡 适提出“玩世主义”
3、农民斗争说、反传统说、市民斗争说、
造反说。
《西游记》的内容梗概
《西游记》从内容来看,大至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写石猴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重点是“大闹天宫”。(1-7回)
二、写如来派观音入东土寻取经人,而唐太宗因为答允要救泾河老龙却未能救老龙之命,被老龙索命来到地府,幸得判官崔珏相救回阳,建水陆大会超度一众冤魂,由玄奘主持大会,菩萨显圣,要玄奘去西天取经,写取经的原由。(8-12回)
三、写唐玄奘赴西天取经,一路收猴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又得小白龙化作白马背驼,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返回东土,“五圣成真”是全书的骨干。(13-100回)

取经故事是西游记的重头戏。着重描绘了孙悟空的无比执着,一往无前,百折不回的精神。如黑风山的黑熊精偷走唐僧的袈裟,被悟空打得不敢恋战,“闭洞不出”;一棒打灭了狡诈百端的白骨精的灵光;那黄袍怪是天上奎木狼下凡被悟空打得无影无踪。这里表现了悟空的无畏无惧,英勇无比,让妖魔闻风丧胆。但在取经途中,悟空也遭遇了千难万险、百般挫折,如被黄风怪的怪风吹得眼睛酸痛不堪;被黄眉童子压在金钹下无法脱身;被蜈蚣精叮得头红肿,疼痛难禁……等,这里表现悟空英勇顽强,疾恶如仇的大无畏精神。

孙悟空的睿智机敏是战胜众妖魔的关键所在。在“降伏平顶山金、银角大王”,“除乌鸡国假国王”,“三调芭蕉扇”三个故事集中表现尤为出色。
与平顶山妖魔的 斗争,是《西游记》写得十分激烈精彩的篇章。事先有告警:金、银角大王狡诈奸刁,他们“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假惹怠慢了些几,西天路莫想去得”。还出示唐僧图形便于捉拿;两妖变成跌折腿的道士,专等悟空,又移三座山压在孙悟空身上,再捉拿唐僧三人,……
取经“队伍”简历
唐僧:前世为如来之二徒,不听说法,转生东土。取经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无前世,然“三闹”,压于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放。取经途中 能炼魔降怪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斗战胜佛。
八戒:前世为天蓬元帅(水神),因酗酒戏仙娥,下界投胎。取经途中,“色情未泯”,然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为净坛使者。
沙和尚:前世为卷帘大将,因打碎玻璃盏,贬于下界。取经途中因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白马:前世为“广晋龙王之子”,因违逆父命,被贬,取经中,因驼负有功,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三藏真经:
法一藏,谈天;
论一藏,说地;
经一藏,度鬼。
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 × ×
取经:历时十四年(贞观十三年——二十七
年),行程十万八千里,取经五千零
四十八卷。
人物剖析
孙悟空:形象特点为诙谐滑稽,勇敢顽强,机
敏睿智,乐观进取,嫉恶如仇。
石头缝里迸出来的石猴,无父无母,无根无基。然而他却是:“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成,使其具有深厚的根基。孙悟空特殊的出生方式,特殊的身世履历,预示了他非凡的经历成就,也暗示了其不同寻常的禀赋和气质。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常用的手法,而吴承恩用得别具一格。

外出求道学法,师父须菩提祖师,花三年学得“七十二般地煞变化”,“通体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腾云驾雾之法。
须菩提祖父在给徒弟排号的“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中,他轮到“悟”字,“悟空”不仅仅指出其今日之悟性,也暗藏天机,预言他皈依佛门的归宿。

“龙宫借宝”,“地府销册”是为了“长生、长久、长远的自由。”
闹龙宫闹地府引发了大闹天宫。这是孙悟空形象成长史上的一大转折,也是最精彩之处。这是孙悟空凭着通天法力和一条金箍棒,将十万天兵天将打得溃不成军,连哪吒三太子都受了重伤;二郎神出马,孙悟空腾挪变化,与之恶斗不息,天庭几乎所有人围堵助战,还有观音帮忙,方才将他擒住,推上斩妖台关进八卦炉,刀砍剑剁火炼,依然不能奈何他,开炉之日,他蹬倒八卦炉,又一路反下天庭,直到最后被如来施法,压在五行山下。这里竭力渲染了孙悟空的勇力神通,也表现了他对权势、地位、秩序的蔑视,同时还写出了玉帝与其臣僚们的无能。

第二次“招安”时,孙悟空指名要封“齐天大圣”,且说:“若不依,时间打上灵霄殿,教他龙床定做不成!”。他反天庭的理由:是“玉帝不会用人。”天宫文武,文不能运筹帷幄,武不能决胜千里,多是一批庸才。这里吴承恩似乎把他对当朝的不满,全化在对天庭的揶揄之中,以消胸中的垒块。

第七回有诗: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伦。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这首诗是作者对前七回中孙悟空所作所为的总体评价。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进一步展示了孙悟空那种机敏睿智、勇敢顽强,乐观进取,疾恶如仇的精神的无比执着,抒写地淋漓尽致。

如黑风山他打得那得那趁火打劫,偷走唐僧袈裟的黑熊精不敢恋战,“化陈清风,转回本洞,紧闭石门不出”;宝象国公主被黄袍怪摄去,那黄袍怪 却是天上的星宿奎木狼。孙悟空深入虎穴,一路棍棒,将此妖打得无影无踪;降伏平顶山妖魔,是写得最激烈精彩,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机智睿智,作者先写妖魔的狡诈奸刁,绘出唐僧师徒的图形,妖魔知晓悟空手段高强,二魔扮成两腿浓血淋津、口哼叫“救人!救人”,骗得唐僧同情,让悟空驮他,二妖又使妖术,移了三座山压在孙悟空身上,将唐僧、八戒、沙僧拿进洞中,又派两小妖持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来装孙悟空。孙悟空脱身后,扮着老道,将金葫芦换到手,变成苍蝇,跟着小妖进了洞,探得洞中有几件宝,并得知幌金绳在老母处。二魔派小妖去请老母来吃唐僧肉。悟空打死小妖,化作小妖,将老母九尾狐狸精打死,取得幌金绳,变作老妖进入洞府,不料八戒一句走漏了风声,变成老妖,走进洞中,欲用幌金绳缚妖。结果反被妖擒。后悟空与妖斗智。又将“三宝”取得,吸二妖于葫芦中,将唐僧等救出,最后将大妖装入羊脂瓶中,获得全胜。这场智慧与狡诈的较量,作者施展了汪洋恣肆的想象,使悟空形象更加流光溢彩。
猪八戒(西游记中一出色人物)
一、好色。他本是天河总督水军的天蓬元帅,因戏嫦娥仙女,被贬下凡,又投错了胎成妖。
当了高员外女婿,经观音劝善,又被孙悟空降服,成为取经队伍中的一员,临别时还嘱咐丈人:“看待好浑家……好来还俗.”

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珠化成美女试唐僧四人禅心。只有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欲留在庄上做女婿;到了女儿国想招赘;蜘蛛精在涤垢泉中洗澡,八戒变成鲇鱼,在女怪们的“腿裆里乱钻”。之后在白虎岭、西梁国等都是色咪咪。

二、谗嘴:只要有吃的,他都“勇往直前”,白骨精化美女前来斋僧,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不肯吃,他拱翻食盒,“就要动口”;在高老庄,他早点就吃百十个烧饼,一顿饭能吃三五斗米,尤其是过女儿国,不管好歹,食品上来“罄尽”,喝酒要大杯。他还特别懒,常为多做点事计较;尤其平顶山巡山时,他用钉耙筑个地铺,呼呼大觉。

三、自私。他攒“私房钱”;遇到事时就闹着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他遇事处处为我自己考虑,是取经队伍中的“离心力”。
四、拔弄是非。他常对唐僧说悟空的坏话,如三打白精等。

猪八戒尽管那么多缺点,但在《西游记》中,他不是一个被否定的形象,在取经途中他也做了不少事。如八百里荆棘岭,立下了“这场臭功”,此功,乃取经途中的大功。如果从“宽容”角度出发,他好色,但从来未用过强,来过硬,没有真正犯戒;拔弄是非,有时只是对大师兄“找弄人”,来个小小的报复。所以,我们说八戒的形象是一个性格多面而复杂的典型形象。

《西游记》

吴承恩
作者介绍
吴承恩(约1504—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祖为江苏涟水人,后徙淮安山阳。他出身在一个世代书香而没落为小商人家庭,曾祖和祖父曾做过小官,父亲虽治官无计,经商无术,家境贫苦,但学问渊博,为人正派,对时政不满,对吴承恩影响很大。吴承恩自幼就聪敏颖异,“幼即以文名鸣于淮”,很受乡人喜爱和赏识。青年时代他博览群书,四处游历,八方交友,看似风流闲雅,而实际他是一位有着忧国忧民情怀的正直的儒生。他虽有学识,但屡试不中,直到中年才补为岁贡生,曾任长兴县丞,次年即“耻折腰,拂袖去”。晚年退居乡里,放浪诗酒,贫老以终。吴承恩一生疏狂自傲,不合时流。
《西游记》四幻
《大唐西域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
辩 机 慧主、彦琮
师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
南宋 说唱底本
《西游记》
吴承恩
续书三种:
《续西游》、《西游补》、《后西游》。
仿作三种:
《三宝太监西游记》、《四游记》、《郑和下西洋》。

《西游记》主题问题
1、明清两代,众说纷纭,集中起来:
“阐明理法”
或佛或道或儒,或佛道兼具,或佛道儒兼
有的形象化的传道之书。
2、梁启超提出“言哲理”(近代)
胡 适提出“玩世主义”
3、农民斗争说、反传统说、市民斗争说、
造反说。
《西游记》的内容梗概
《西游记》从内容来看,大至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写石猴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重点是“大闹天宫”。(1-7回)
二、写如来派观音入东土寻取经人,而唐太宗因为答允要救泾河老龙却未能救老龙之命,被老龙索命来到地府,幸得判官崔珏相救回阳,建水陆大会超度一众冤魂,由玄奘主持大会,菩萨显圣,要玄奘去西天取经,写取经的原由。(8-12回)
三、写唐玄奘赴西天取经,一路收猴王——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又得小白龙化作白马背驼,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取得真经,返回东土,“五圣成真”是全书的骨干。(13-100回)

取经故事是西游记的重头戏。着重描绘了孙悟空的无比执着,一往无前,百折不回的精神。如黑风山的黑熊精偷走唐僧的袈裟,被悟空打得不敢恋战,“闭洞不出”;一棒打灭了狡诈百端的白骨精的灵光;那黄袍怪是天上奎木狼下凡被悟空打得无影无踪。这里表现了悟空的无畏无惧,英勇无比,让妖魔闻风丧胆。但在取经途中,悟空也遭遇了千难万险、百般挫折,如被黄风怪的怪风吹得眼睛酸痛不堪;被黄眉童子压在金钹下无法脱身;被蜈蚣精叮得头红肿,疼痛难禁……等,这里表现悟空英勇顽强,疾恶如仇的大无畏精神。

孙悟空的睿智机敏是战胜众妖魔的关键所在。在“降伏平顶山金、银角大王”,“除乌鸡国假国王”,“三调芭蕉扇”三个故事集中表现尤为出色。
与平顶山妖魔的 斗争,是《西游记》写得十分激烈精彩的篇章。事先有告警:金、银角大王狡诈奸刁,他们“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假惹怠慢了些几,西天路莫想去得”。还出示唐僧图形便于捉拿;两妖变成跌折腿的道士,专等悟空,又移三座山压在孙悟空身上,再捉拿唐僧三人,……
取经“队伍”简历
唐僧:前世为如来之二徒,不听说法,转生东土。取经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无前世,然“三闹”,压于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放。取经途中 能炼魔降怪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斗战胜佛。
八戒:前世为天蓬元帅(水神),因酗酒戏仙娥,下界投胎。取经途中,“色情未泯”,然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为净坛使者。
沙和尚:前世为卷帘大将,因打碎玻璃盏,贬于下界。取经途中因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白马:前世为“广晋龙王之子”,因违逆父命,被贬,取经中,因驼负有功,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三藏真经:
法一藏,谈天;
论一藏,说地;
经一藏,度鬼。
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
× × ×
取经:历时十四年(贞观十三年——二十七
年),行程十万八千里,取经五千零
四十八卷。
人物剖析
孙悟空:形象特点为诙谐滑稽,勇敢顽强,机
敏睿智,乐观进取,嫉恶如仇。
石头缝里迸出来的石猴,无父无母,无根无基。然而他却是:“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而成,使其具有深厚的根基。孙悟空特殊的出生方式,特殊的身世履历,预示了他非凡的经历成就,也暗示了其不同寻常的禀赋和气质。这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常用的手法,而吴承恩用得别具一格。

外出求道学法,师父须菩提祖师,花三年学得“七十二般地煞变化”,“通体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腾云驾雾之法。
须菩提祖父在给徒弟排号的“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中,他轮到“悟”字,“悟空”不仅仅指出其今日之悟性,也暗藏天机,预言他皈依佛门的归宿。

“龙宫借宝”,“地府销册”是为了“长生、长久、长远的自由。”
闹龙宫闹地府引发了大闹天宫。这是孙悟空形象成长史上的一大转折,也是最精彩之处。这是孙悟空凭着通天法力和一条金箍棒,将十万天兵天将打得溃不成军,连哪吒三太子都受了重伤;二郎神出马,孙悟空腾挪变化,与之恶斗不息,天庭几乎所有人围堵助战,还有观音帮忙,方才将他擒住,推上斩妖台关进八卦炉,刀砍剑剁火炼,依然不能奈何他,开炉之日,他蹬倒八卦炉,又一路反下天庭,直到最后被如来施法,压在五行山下。这里竭力渲染了孙悟空的勇力神通,也表现了他对权势、地位、秩序的蔑视,同时还写出了玉帝与其臣僚们的无能。

第二次“招安”时,孙悟空指名要封“齐天大圣”,且说:“若不依,时间打上灵霄殿,教他龙床定做不成!”。他反天庭的理由:是“玉帝不会用人。”天宫文武,文不能运筹帷幄,武不能决胜千里,多是一批庸才。这里吴承恩似乎把他对当朝的不满,全化在对天庭的揶揄之中,以消胸中的垒块。

第七回有诗: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伦。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这首诗是作者对前七回中孙悟空所作所为的总体评价。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进一步展示了孙悟空那种机敏睿智、勇敢顽强,乐观进取,疾恶如仇的精神的无比执着,抒写地淋漓尽致。

如黑风山他打得那得那趁火打劫,偷走唐僧袈裟的黑熊精不敢恋战,“化陈清风,转回本洞,紧闭石门不出”;宝象国公主被黄袍怪摄去,那黄袍怪 却是天上的星宿奎木狼。孙悟空深入虎穴,一路棍棒,将此妖打得无影无踪;降伏平顶山妖魔,是写得最激烈精彩,为了突出孙悟空的机智睿智,作者先写妖魔的狡诈奸刁,绘出唐僧师徒的图形,妖魔知晓悟空手段高强,二魔扮成两腿浓血淋津、口哼叫“救人!救人”,骗得唐僧同情,让悟空驮他,二妖又使妖术,移了三座山压在孙悟空身上,将唐僧、八戒、沙僧拿进洞中,又派两小妖持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来装孙悟空。孙悟空脱身后,扮着老道,将金葫芦换到手,变成苍蝇,跟着小妖进了洞,探得洞中有几件宝,并得知幌金绳在老母处。二魔派小妖去请老母来吃唐僧肉。悟空打死小妖,化作小妖,将老母九尾狐狸精打死,取得幌金绳,变作老妖进入洞府,不料八戒一句走漏了风声,变成老妖,走进洞中,欲用幌金绳缚妖。结果反被妖擒。后悟空与妖斗智。又将“三宝”取得,吸二妖于葫芦中,将唐僧等救出,最后将大妖装入羊脂瓶中,获得全胜。这场智慧与狡诈的较量,作者施展了汪洋恣肆的想象,使悟空形象更加流光溢彩。
猪八戒(西游记中一出色人物)
一、好色。他本是天河总督水军的天蓬元帅,因戏嫦娥仙女,被贬下凡,又投错了胎成妖。
当了高员外女婿,经观音劝善,又被孙悟空降服,成为取经队伍中的一员,临别时还嘱咐丈人:“看待好浑家……好来还俗.”

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珠化成美女试唐僧四人禅心。只有八戒“眼不转睛,淫心紊乱,色胆纵横”,欲留在庄上做女婿;到了女儿国想招赘;蜘蛛精在涤垢泉中洗澡,八戒变成鲇鱼,在女怪们的“腿裆里乱钻”。之后在白虎岭、西梁国等都是色咪咪。

二、谗嘴:只要有吃的,他都“勇往直前”,白骨精化美女前来斋僧,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不肯吃,他拱翻食盒,“就要动口”;在高老庄,他早点就吃百十个烧饼,一顿饭能吃三五斗米,尤其是过女儿国,不管好歹,食品上来“罄尽”,喝酒要大杯。他还特别懒,常为多做点事计较;尤其平顶山巡山时,他用钉耙筑个地铺,呼呼大觉。

三、自私。他攒“私房钱”;遇到事时就闹着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他遇事处处为我自己考虑,是取经队伍中的“离心力”。
四、拔弄是非。他常对唐僧说悟空的坏话,如三打白精等。

猪八戒尽管那么多缺点,但在《西游记》中,他不是一个被否定的形象,在取经途中他也做了不少事。如八百里荆棘岭,立下了“这场臭功”,此功,乃取经途中的大功。如果从“宽容”角度出发,他好色,但从来未用过强,来过硬,没有真正犯戒;拔弄是非,有时只是对大师兄“找弄人”,来个小小的报复。所以,我们说八戒的形象是一个性格多面而复杂的典型形象。
× × ×
如果我们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个理想化的神,那么八戒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世俗人”。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之一,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巨著。就其内容而言,是一部比较完美的神圣小说,具体而言。
一、寓真于幻,寓庄于谐。
二、超时空的叙事方式,超现实的内容,出乎寻常的想象力。
三、《西游记》重要艺术成就,塑造了唐僧和孙悟空等鲜明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