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堂用餐管理制度:硬盘难学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3/29 02:56:46

硬盘通常就是存放东西的盘,即是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也叫外存。
硬盘现在的主流技术主要也只有sata,串口技术,通常分为2种,sata150,sata300,150和300是说的传输速率。
以前的硬盘都是用的ide接口。
这些也就是硬盘能够学的了

你。。。这个问题,
你想学硬盘的什么“?
是制作方法?
还是修理?
还是工艺?

你的问题有见地
难··
要学习硬盘,
你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数据存储结构
物理结构,盘道的结构
读盘的过程
.............
难就一个字

硬盘知识

硬盘是整个电脑系统中存储数据的主要地方,如果硬盘的性能差,或多或少影响对文件的运行.

怎样衡量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速度是系统的瓶颈之一,它会拖慢整个系统的速度。影响硬盘速度的技术指标很多,如转速、磁头形式、数据传输率、寻道时间、缓冲区容量等。
1、硬盘的转速(Rotationl Speed)有3600rpm、4500rpm、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理论上,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可是转速越快发热量越大,不利于散热。目前笔记本电脑上的专用硬盘的转速一般不超过4500rpm。重申一点,硬盘的速度有不少因素决定,转速仅仅是提高速度的一个方面,所以转速快的性能不一定比慢的要好很多。现在的主流硬盘转速一般为5400rpm以上。
2、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与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 Time)、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 Latency Time)。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以毫秒为单位,一般在7ms-14ms之间。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平均潜伏时间是指相应磁道旋转到磁头下的时间,一般在2ms-6ms之间。平均访问时间是平均寻道时间与平均潜伏时间的总和,平均访问时间最能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一般在11ms-18ms之间,建议选择在15ms以下的硬盘。
当硬盘找到某数据后,要求迅速将数据内容传送至CPU进行处理。我们用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来描述此过程的快慢,单位为MB/s(兆字节每秒),它也被称为吞吐率(Throughput Rate)。

3、数据传输率分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Rate)和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计算机通过接口将数据交给硬盘的速度与硬盘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的速度相比,前者比后者要快好多。前者是外部数据传输率,后者是内部数据传输率,两者之间有一块缓冲区以缓解速度差距。通常我们称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 Transfer Rate)为外部传输率,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度。目前普通EIDE硬盘,理论上的传输率已经达到16.6MB/s。采用新的UltraDMA/33技术后,传输率瞬间可达33.3MB/s。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或最小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的速度,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目前的主流硬盘在容量、平均访问时间、转速、价格等都差不多,然而在内部传输率上的差别比较大,因而内部数据传输率成为硬盘的一个“硬”指标。现在的销售商,嘴里都较少地提及内部传输率,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有的把两者混淆,不过一般我们在资料宣传单上可以找到。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内部传输率要向外部传输率靠拢,提高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性能,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位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位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内部传输速率也就越大,从而加快硬盘速度。所以建议留意硬盘的单碟片容量,容量大的优先考虑.

前面所说缓冲区(硬件缓冲)是指高速缓存(Cache),它能提高硬盘性能。高速缓存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存取速度很快的内存DRAM,分为写通式和回写式。写通式指读硬盘时系统先检查请求,寻找所要求的数据是否在高速缓存中。如果在,则称为命中,缓存就送出相应的数据,不必再向磁盘访问数据,从而明显改善性能。但是写通式只读数据。现在多数硬盘使用可读/写数据的回写式高速缓存,它比写通式高速缓存更能提高性能。它在内存中保留写数据,当硬盘空闲时再写入。一般硬盘带有128kB、256kB或512kB的高速缓存,有的高档硬盘甚至达1MB、2MB,高速缓存的容量当以越大越好。Maxtor的DiamondMax钻石六代,在高速缓存上采用在速度上比DRAM更快的同步内存SDRAM,以明显地提高性能。随着硬盘的容量的增大,高速缓存就显得相当重要。

3、硬盘 接口
接口界面标准也是影响硬盘速度的一个因素,硬盘的接口分为EIDE(Enhanced Intel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和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界面)两种。早期的EIDE接口硬盘,采用PIO(Programmed Input/Output) Mode 4模式可达到16.6MB/s,当采用UltraDMA/33(或称ATA-4)技术可达到33.3MB/s。现在新一代Ultra DMA/66的硬盘界面已获得Intel与世界八大主要个人电脑制造商以及其他硬盘制造商的支持。不久的未来Ultra DMA/66技术将被采用,数据传输率比UltraDMA/33翻一倍,高达66MB/s。SCSI接口的硬盘,最基本的数据传输率是20MB/s(8bit,50线);使用Ultra WIDE标准可以达到40MB/s,采用Ultra2 WIDE SCSI标准时更可达到80MB/s(16bit,68线),采用Ultra 160/m SCSI标准时还高达160MB/s。还有一种使用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接口的硬盘可以达到100MB/s的数据传输率。对比EIDE接口硬盘和SCSI接口硬盘,EIDE的价格便宜,性能好,容易安装;能增加的外设较少;CPU占用率低则为33%,高则达50%以上,SCSI的性能则更好,速度更快,能增加的外设更多(EIDE能提供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可挂两个EIDE设备,SCSI能连接7个SCSI设备),CPU占用率为4%到6%,提供更多的CPU资源。但其安装较复杂,价格贵,还要购买一块几百元的SCSI卡。普通用户应该选择EIDE接口的硬盘,不用为钱担忧的发烧友可选择SCSI接口的硬盘,享受速度的快感.

技术指标

1)S.M.A.R.T技术(Seif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我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使用S.M.A.R.T技术,可有效地保护用户的硬盘。因为硬盘十分重要,其出现故障可以让用户提心吊胆。不过,S.M.A.R.T技术能够预测量某些硬盘的特性。如硬盘磁头的飞行高度,如果磁头开始出现飞得太高或太低,硬盘可能要出错,即它是一种对硬盘故障预先发出报警的廉价数据保护。可预测的硬盘故障是硬盘性能恶化的结果,其中约60%为机械性质的,S.M.A.R.T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预测。S.M.A.R.T技术可以减少数据丢失,预先报警能让用户掌握硬盘的性能状况。

2)MR(Magneto-Resistive Head),磁阻磁头技术。磁阻磁头是基于磁致电阻效应工作的,核心是一片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磁阻元件连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放大器,可以测出微小的电阻变化。所以越先进的MR技术可以提高记录密度来记录数据,增加单碟片容量即硬盘的最高容量,提高数据传输率。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读取技术,它能是盘片存储更多的信息,即增加容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读取和数据传输率。

3)Ultra DSP(超级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及接口技术。应用Ultra DSP进行数学运算,其速度较一般CPU快10到50倍。采用Ultra DSP技术,单个的DSP芯片可以同时提供处理器及驱动接口的双重功能,以减少其它电子元件的使用,可大幅度地提高硬盘的速度和可靠性。接口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把数据从硬盘直接传输到主内存而不占用更多的CPU资源,提高系统性能。

硬盘知识

硬盘是整个电脑系统中存储数据的主要地方,如果硬盘的性能差,或多或少影响对文件的运行.

怎样衡量硬盘的速度?
硬盘的速度是系统的瓶颈之一,它会拖慢整个系统的速度。影响硬盘速度的技术指标很多,如转速、磁头形式、数据传输率、寻道时间、缓冲区容量等。
1、硬盘的转速(Rotationl Speed)有3600rpm、4500rpm、5400rpm、7200rpm、甚至10000rpm。理论上,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可是转速越快发热量越大,不利于散热。目前笔记本电脑上的专用硬盘的转速一般不超过4500rpm。重申一点,硬盘的速度有不少因素决定,转速仅仅是提高速度的一个方面,所以转速快的性能不一定比慢的要好很多。现在的主流硬盘转速一般为5400rpm以上。
2、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与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 Time)、平均潜伏时间(Average Latency Time)。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在盘面上移动读写头至指定磁道寻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时间,描述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以毫秒为单位,一般在7ms-14ms之间。当单碟片容量增大时,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加快硬盘速度。平均潜伏时间是指相应磁道旋转到磁头下的时间,一般在2ms-6ms之间。平均访问时间是平均寻道时间与平均潜伏时间的总和,平均访问时间最能够代表硬盘找到某一数据所用的时间。越短的平均访问时间越好,一般在11ms-18ms之间,建议选择在15ms以下的硬盘。
当硬盘找到某数据后,要求迅速将数据内容传送至CPU进行处理。我们用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来描述此过程的快慢,单位为MB/s(兆字节每秒),它也被称为吞吐率(Throughput Rate)。

3、数据传输率分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Rate)和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计算机通过接口将数据交给硬盘的速度与硬盘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的速度相比,前者比后者要快好多。前者是外部数据传输率,后者是内部数据传输率,两者之间有一块缓冲区以缓解速度差距。通常我们称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 Transfer Rate)为外部传输率,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度。目前普通EIDE硬盘,理论上的传输率已经达到16.6MB/s。采用新的UltraDMA/33技术后,传输率瞬间可达33.3MB/s。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或最小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的速度,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目前的主流硬盘在容量、平均访问时间、转速、价格等都差不多,然而在内部传输率上的差别比较大,因而内部数据传输率成为硬盘的一个“硬”指标。现在的销售商,嘴里都较少地提及内部传输率,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有的把两者混淆,不过一般我们在资料宣传单上可以找到。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内部传输率要向外部传输率靠拢,提高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最直接、最明显的提升。目前,各硬盘生产厂家努力提高硬盘性能,除了改进信号处理技术、提高转速,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位密度。由于单碟容量越大的硬盘位密度越高,磁头的寻道动作和移动距离减少,从而使平均寻道时间减少,内部传输速率也就越大,从而加快硬盘速度。所以建议留意硬盘的单碟片容量,容量大的优先考虑.

前面所说缓冲区(硬件缓冲)是指高速缓存(Cache),它能提高硬盘性能。高速缓存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存取速度很快的内存DRAM,分为写通式和回写式。写通式指读硬盘时系统先检查请求,寻找所要求的数据是否在高速缓存中。如果在,则称为命中,缓存就送出相应的数据,不必再向磁盘访问数据,从而明显改善性能。但是写通式只读数据。现在多数硬盘使用可读/写数据的回写式高速缓存,它比写通式高速缓存更能提高性能。它在内存中保留写数据,当硬盘空闲时再写入。一般硬盘带有128kB、256kB或512kB的高速缓存,有的高档硬盘甚至达1MB、2MB,高速缓存的容量当以越大越好。Maxtor的DiamondMax钻石六代,在高速缓存上采用在速度上比DRAM更快的同步内存SDRAM,以明显地提高性能。随着硬盘的容量的增大,高速缓存就显得相当重要。

3、硬盘 接口
接口界面标准也是影响硬盘速度的一个因素,硬盘的接口分为EIDE(Enhanced Intel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和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界面)两种。早期的EIDE接口硬盘,采用PIO(Programmed Input/Output) Mode 4模式可达到16.6MB/s,当采用UltraDMA/33(或称ATA-4)技术可达到33.3MB/s。现在新一代Ultra DMA/66的硬盘界面已获得Intel与世界八大主要个人电脑制造商以及其他硬盘制造商的支持。不久的未来Ultra DMA/66技术将被采用,数据传输率比UltraDMA/33翻一倍,高达66MB/s。SCSI接口的硬盘,最基本的数据传输率是20MB/s(8bit,50线);使用Ultra WIDE标准可以达到40MB/s,采用Ultra2 WIDE SCSI标准时更可达到80MB/s(16bit,68线),采用Ultra 160/m SCSI标准时还高达160MB/s。还有一种使用FC-AL(FibreChannel-Arbitrated Loop)光纤通道接口的硬盘可以达到100MB/s的数据传输率。对比EIDE接口硬盘和SCSI接口硬盘,EIDE的价格便宜,性能好,容易安装;能增加的外设较少;CPU占用率低则为33%,高则达50%以上,SCSI的性能则更好,速度更快,能增加的外设更多(EIDE能提供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可挂两个EIDE设备,SCSI能连接7个SCSI设备),CPU占用率为4%到6%,提供更多的CPU资源。但其安装较复杂,价格贵,还要购买一块几百元的SCSI卡。普通用户应该选择EIDE接口的硬盘,不用为钱担忧的发烧友可选择SCSI接口的硬盘,享受速度的快感.

技术指标

1)S.M.A.R.T技术(Seif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我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使用S.M.A.R.T技术,可有效地保护用户的硬盘。因为硬盘十分重要,其出现故障可以让用户提心吊胆。不过,S.M.A.R.T技术能够预测量某些硬盘的特性。如硬盘磁头的飞行高度,如果磁头开始出现飞得太高或太低,硬盘可能要出错,即它是一种对硬盘故障预先发出报警的廉价数据保护。可预测的硬盘故障是硬盘性能恶化的结果,其中约60%为机械性质的,S.M.A.R.T技术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预测。S.M.A.R.T技术可以减少数据丢失,预先报警能让用户掌握硬盘的性能状况。

2)MR(Magneto-Resistive Head),磁阻磁头技术。磁阻磁头是基于磁致电阻效应工作的,核心是一片金属材料,其电阻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磁阻元件连着一个十分敏感的放大器,可以测出微小的电阻变化。所以越先进的MR技术可以提高记录密度来记录数据,增加单碟片容量即硬盘的最高容量,提高数据传输率。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读取技术,它能是盘片存储更多的信息,即增加容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读取和数据传输率。

3)Ultra DSP(超级数字信号处理器)技术及接口技术。应用Ultra DSP进行数学运算,其速度较一般CPU快10到50倍。采用Ultra DSP技术,单个的DSP芯片可以同时提供处理器及驱动接口的双重功能,以减少其它电子元件的使用,可大幅度地提高硬盘的速度和可靠性。接口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最大的益处在于可以把数据从硬盘直接传输到主内存而不占用更多的CPU资源,提高系统性能。

硬盘学他的维修?维修有难度,自己一般是无法维修的,其次好像没什么可以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