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海铁路局徐建宁:《红楼梦》里“三春过后”的三春是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杭州交通信息网 时间:2024/04/26 01:44:33

秦可卿的“三春去后诸芳尽”一句里的“三春”,不大可能是选出元、迎、探为坐标而排除掉惜春,她似乎要说“四春去后诸芳尽”才合乎以人为坐标的逻辑;更深一步想,“诸芳”里如林黛玉,也未必是在元、迎、探、惜中的“三春去后”才“尽”的,她很可能在元、迎两春死后就先于探、惜而“尽”了。

  其实,从字面上看,“三春”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三度逢春”,也就是“三年好日子”的意思。“三春争及初春景”,就是说三年的好日子里,唯有头一年最好,后来是一年不如一年。“勘破三春景不长”,则是说看破了好日子也就是短暂的三年。“三春过后诸芳尽”,更明明白白地指出,三年的好日子过完后便有大难临头,不仅所有美丽的女性都会失掉幸福陷入惨境,而且贾府所有的生灵也都会“家亡人散各奔腾”,“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三春”这个语汇在《红楼梦》中除上述各例外,还一再地出现过,如宝玉题大观园“蘅芷清芬”诗:“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薛宝琴咏柳絮的《西江月》:“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而与曹雪芹关系密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合作者的脂砚斋,在“三春争及初春景”旁批“显极”,“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后旁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还有一条署名梅溪的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都说明他们对“三春”二字有着特别的敏感性,一提到那三个短暂而梦境般消失的年头,便不禁心裂肝痛,这也都说明“三春”不是从书内任选出三个姐妹来便可解读的,必须从书内延伸到书外,从笼罩在曹雪芹家族及其姻亲们荣枯与共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所遭受的命运打击,所形成的创作心理、审美情绪诸方面去综合分析,方可了然。

  请看刘心武的红学著作。各位喜欢《红》的朋友多提些问题我们讨论一下!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魂托梦凤姐,预言元妃省亲的“泼天喜事”和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贾府结局。甲戌本和庚辰本均有朱笔旁批:“此句(白)令批书人哭死!”由此可知,“三春过后”是触动批者隐痛的关键所在。

“三春”与“元春”密切关联的情节见于第五回元春“情榜”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判词末句“虎兔相逢”隐喻什么?“三春过后”潜藏何意?作者和批者到底要“辨”什么“是非”呢?

曹玺夫人孙氏是康熙乳母,康熙自幼丧母,视乳母为生母,故对曹氏一族恩宠有加,只要康熙在世,曹家地位便无可动摇。这三代4人显赫荣耀的地位足以和顺治时代即已任职于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运使的曹玺之父曹振彦相媲美——此是“三春争及初春景”的典出所在。

但是在康熙末年出现了激烈复杂的夺嫡斗争,致使曹家遭受毁灭性打击,结束了曹玺、曹寅、曹頫和曹顒三代(即‘三春’)“赫赫扬扬,已将百载”的繁华之“梦”——这即是“三春过后诸芳尽”、“虎兔相逢大梦归”的隐秘涵义。

传统意义上说是指元春、迎春、探春三姐妹
但是贾府共有四位春字辈的女性
惜春最后的结局也不好
所以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刘心武先生的观点
虽然它的理论不为正统红学家支持
但他将三春过后解为-三个春天
我认为还是更有说服力的

百家讲坛上刘心武认为这“三春”是指三年时间。但是刘心武的观点不被红学的主流所承认。

但是我也觉得如果“三春”是指三个人的话用“三春过后”很难讲通。

而曹雪芹家是雍正上台后虽然遭受了重大打击,但还没有毁灭,在乾隆上台后曹家还一段短暂的“中兴”之后用于乾隆初年的政治斗争才彻底败家。《红楼梦》第16回写的是雍正豹王暴亡,从第18回到80回写的都是乾隆前3年的事。而这“三春”很可能指的是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年。

所谓“三春”,并不一定是特指某个人或是某几个人,有可能是作者在暗示着什么,也许和四春中的三春有关,但要注意的是三在古汉语中是一个虚数,并不一定真的是三个人啊,也许指的只是贾府的一时虚荣呢?

三春是指: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

就是元春以外的三春嘛